第四百一十章内外夹击,身陷包围(3/4)
。
海童继续一边躲避着城下炮击,一边努力稳定军心,下达一道道命令。
一队队北元军,慌乱中,被各级将领驱赶向陆军第一镇在城头建立的一个个登城点。
他要给内城调整兵力部署,争取时间。
同时,既然这一万五千人要放弃。
那就发挥最大的效用。
哪怕十个换一个陆军第一镇士卒,都是有价值的。
王爷明天就会赶回来。
到时候,夺取外城的明四皇子陆军第一镇,就是肚包肉!
瓮中鳖!
想走都走不了了!
当朱棣率领第一营将士,从瓮城杀上外城城头时。
天色已经渐亮。
元军已经完成了内城兵力部署。
海童也在亲兵护送下,折返内城。
轰隆!
剧烈响动声传来。
朱棣扭头循声看去…
就见,内外城连接处,一段段通道,被元军炸塌。
朱棣脸色渐变凝重。
可南城段外城尚未肃清,他也来不及想其他。
此刻,也无力派兵去抢占通道。
随着坍塌声响起。
外城抵抗的元军,抵抗意志渐渐消沉。
半个时辰后,外城战斗结束。
前往西门、东门的谭渊等人返回。
脸色均都不好看。
“王爷,连接内城的几条通道,全都塌陷了。”坍塌的不严重,按照设计,坍塌了大约一人高,数米宽的缺口。
可将士们跳下去,再往对面攀爬。
等待将士的就是元军的刀林剑雨!
本来就狭窄的一条通道。
出现一个坍塌的豁口,进攻难度成倍增加!
朱棣默默琢磨片刻后,分析道:“守城元军,看样子是准备等纳哈出援兵回来,内外夹击我们…”
若真如此。
他们就成夹心饼干了!
现在退出外城?
伤亡这么大,好不容易攻克外城,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虽然通道被炸塌。
可毕竟夺取外城,再打内城就容易了。
“现在我们有两条路,一,在纳哈出赶回前,打下内城,二,若是打不下,就做好在外城坚守到主力赶来。”
话中,朱棣看向徐辉祖,“参谋团统计了吗?伤亡情况如何?”
徐辉祖痛苦之色一闪而逝。
随即立正道:“战死一千!重伤三百!”
朱棣闻言,瞬间紧握拳头。
指甲深深嵌入肉中。
这一战,伤亡太大了!
前面数次战争,包括张北,总计都没损失这么大!
谭渊看出朱棣难受,他也难受,可还是安慰道:“王爷,连这种仗咱们兄弟都能打得了,往后,咱们陆军第一镇,就没有打不了的仗!”
朱棣苦涩一笑。
很快恢复过来,再问:“俘虏呢?俘虏多少?”
“七千余人,战死元军大约六千余,还有部分逃往内城。”
朱棣点点头。
略微琢磨,吩咐:“马上派将士们,到城下的蒙古包中搜集一切可用物资,尤其是水和食物。”
他们的食物已经吃光了。
昨晚是最后一顿。
至于打内城。
无论如何,都得让将士们休息半天了。
千里奔袭,昨夜连夜攻城。
将士们本来就十分疲劳。
损失这么大。
和将士们疲劳也有很大关系。
没有恢复,就攻内城,仅剩的一万余人,恐怕得折损更多!
而且,未必能攻下内城。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将士们养精蓄锐。
“把咱们的炮车,搬到城头,马上瞄准内城元军火炮,想办法把元军火炮敲掉!”
内外城距离太近。
元军内城火炮,对他们威胁很大。
尤其若是被内外夹击时。
所以,必须在元军将领反应过来前。
尽可能多的打掉元军火炮。
“另外,把元军俘虏赶出城外,就地释放,把元军伤兵,派使节送到城内,让元军守城将领接收救治!那种快死了的,也送回去!”
谭渊等人纷纷皱眉。
伤兵送回城内的目的,他们明白。
首先,对元军展现他们陆军第一镇的仁义。
仁义这玩意儿,有用也没用。
若是元军势弱,注定战败时。
现在表现出的仁义,可以促使元军在战败时,迅速放弃抵抗。
其次,伤兵送回去,惨像必然影响士气。
尤其是那种快死的。
“姐夫,俘虏的七千多赶出城外,会不会去找纳哈出?若如此,他们又会拿起武器,成为我们的敌人!”
朱棣看向徐辉祖,又环视众人,不由笑了,“有这种可能,但他们回去,就会吧咱们陆军第一镇作战的英勇,传遍纳哈出军中,敌军必然受影响,而我们俘虏他们,却放了他们的行为,也能向整个北元军展现我们的仁义…”
“最主要,我们现在根本无力看押七千俘虏。”
他总共只有一万多兵力。
把七千俘虏放在身边?
太危险!
“杀俘我倒是不在意,可现在,当着整个内城北元守军的面杀俘,只会激起北元军的愤怒以及害怕,必然猛攻死守…”
现在的战争目的,就是尽可能迅速打下和林。
结束战争。
然后奔袭捕鱼儿海。
绝不能人为制造战争难度。
至于杀伤草原
海童继续一边躲避着城下炮击,一边努力稳定军心,下达一道道命令。
一队队北元军,慌乱中,被各级将领驱赶向陆军第一镇在城头建立的一个个登城点。
他要给内城调整兵力部署,争取时间。
同时,既然这一万五千人要放弃。
那就发挥最大的效用。
哪怕十个换一个陆军第一镇士卒,都是有价值的。
王爷明天就会赶回来。
到时候,夺取外城的明四皇子陆军第一镇,就是肚包肉!
瓮中鳖!
想走都走不了了!
当朱棣率领第一营将士,从瓮城杀上外城城头时。
天色已经渐亮。
元军已经完成了内城兵力部署。
海童也在亲兵护送下,折返内城。
轰隆!
剧烈响动声传来。
朱棣扭头循声看去…
就见,内外城连接处,一段段通道,被元军炸塌。
朱棣脸色渐变凝重。
可南城段外城尚未肃清,他也来不及想其他。
此刻,也无力派兵去抢占通道。
随着坍塌声响起。
外城抵抗的元军,抵抗意志渐渐消沉。
半个时辰后,外城战斗结束。
前往西门、东门的谭渊等人返回。
脸色均都不好看。
“王爷,连接内城的几条通道,全都塌陷了。”坍塌的不严重,按照设计,坍塌了大约一人高,数米宽的缺口。
可将士们跳下去,再往对面攀爬。
等待将士的就是元军的刀林剑雨!
本来就狭窄的一条通道。
出现一个坍塌的豁口,进攻难度成倍增加!
朱棣默默琢磨片刻后,分析道:“守城元军,看样子是准备等纳哈出援兵回来,内外夹击我们…”
若真如此。
他们就成夹心饼干了!
现在退出外城?
伤亡这么大,好不容易攻克外城,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虽然通道被炸塌。
可毕竟夺取外城,再打内城就容易了。
“现在我们有两条路,一,在纳哈出赶回前,打下内城,二,若是打不下,就做好在外城坚守到主力赶来。”
话中,朱棣看向徐辉祖,“参谋团统计了吗?伤亡情况如何?”
徐辉祖痛苦之色一闪而逝。
随即立正道:“战死一千!重伤三百!”
朱棣闻言,瞬间紧握拳头。
指甲深深嵌入肉中。
这一战,伤亡太大了!
前面数次战争,包括张北,总计都没损失这么大!
谭渊看出朱棣难受,他也难受,可还是安慰道:“王爷,连这种仗咱们兄弟都能打得了,往后,咱们陆军第一镇,就没有打不了的仗!”
朱棣苦涩一笑。
很快恢复过来,再问:“俘虏呢?俘虏多少?”
“七千余人,战死元军大约六千余,还有部分逃往内城。”
朱棣点点头。
略微琢磨,吩咐:“马上派将士们,到城下的蒙古包中搜集一切可用物资,尤其是水和食物。”
他们的食物已经吃光了。
昨晚是最后一顿。
至于打内城。
无论如何,都得让将士们休息半天了。
千里奔袭,昨夜连夜攻城。
将士们本来就十分疲劳。
损失这么大。
和将士们疲劳也有很大关系。
没有恢复,就攻内城,仅剩的一万余人,恐怕得折损更多!
而且,未必能攻下内城。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将士们养精蓄锐。
“把咱们的炮车,搬到城头,马上瞄准内城元军火炮,想办法把元军火炮敲掉!”
内外城距离太近。
元军内城火炮,对他们威胁很大。
尤其若是被内外夹击时。
所以,必须在元军将领反应过来前。
尽可能多的打掉元军火炮。
“另外,把元军俘虏赶出城外,就地释放,把元军伤兵,派使节送到城内,让元军守城将领接收救治!那种快死了的,也送回去!”
谭渊等人纷纷皱眉。
伤兵送回城内的目的,他们明白。
首先,对元军展现他们陆军第一镇的仁义。
仁义这玩意儿,有用也没用。
若是元军势弱,注定战败时。
现在表现出的仁义,可以促使元军在战败时,迅速放弃抵抗。
其次,伤兵送回去,惨像必然影响士气。
尤其是那种快死的。
“姐夫,俘虏的七千多赶出城外,会不会去找纳哈出?若如此,他们又会拿起武器,成为我们的敌人!”
朱棣看向徐辉祖,又环视众人,不由笑了,“有这种可能,但他们回去,就会吧咱们陆军第一镇作战的英勇,传遍纳哈出军中,敌军必然受影响,而我们俘虏他们,却放了他们的行为,也能向整个北元军展现我们的仁义…”
“最主要,我们现在根本无力看押七千俘虏。”
他总共只有一万多兵力。
把七千俘虏放在身边?
太危险!
“杀俘我倒是不在意,可现在,当着整个内城北元守军的面杀俘,只会激起北元军的愤怒以及害怕,必然猛攻死守…”
现在的战争目的,就是尽可能迅速打下和林。
结束战争。
然后奔袭捕鱼儿海。
绝不能人为制造战争难度。
至于杀伤草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