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压力转向朱标(4/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火力倒打未必就一定要埋伏…”  

随即,众人又开始争论。  

时间还比较充足。  

左右也就剩下十几里地。  

朱棣没有阻挠张武等人讨论。  

等众人讨论的差不多。  

最终,讨论出,类似谭渊、朱橚等人提出的办法后。  

朱棣笑了。  

火力倒打,未必能一举攻克元军驻守的三峡口阴山段。  

但绝对能给元军造成很大伤亡。  

不过,此刻朱棣也并未意识到,在谭渊的引导下。  

朱橚等人正在为实施这一战术,紧锣密鼓准备。  

“火力倒打的办法很不错,至少可以有效打击敌军有生力量,现在讨论结束,既然确定,很快,还有一场激战,那么,夺取三峡口,就在今晚!”  

只要拿下阴山一侧。  

他不信元军不撤。  

不撤他也不怕。  

让将士们,把炮营的大炮,运送到山梁上,直接对着东侧猛轰,配合步骑冲锋即可。  

炮营的大炮,不是海军用的那些粗壮黑的笨重玩意儿。  

通过滑轮组固定在山坡的树干上,一段一段,费力点,但能弄上来。  

朱棣一声令下。  

将士们再次趁着光线还充足,开始急行军。  

三峡口。  

天色已黑。  

马哈木陪着纳哈出站在山梁上。  

居高临下,观察着山脚远处,火光映照中,开始集结的明军。  

马哈木笑道:“看样子,诸皇子联军还要搞昨天那一套。”  

昨天的确十分凶险。  

若非他这个人做事喜欢留一手。  

留了五百预备。  

多半还真有可能,被明王朝,这群初出茅庐的皇子,一举攻克阴山。  

别说攻克阴山了。  

这群皇子,有人率军登上山梁。  

哪怕最终被赶下去。  

都是他的耻辱!  

纳哈出看了眼马哈木,笑道:“这群皇子背后站着明四皇子,少不了明四皇子的言传身教,甚至,昨天真正与你交手的,其实就是明四皇子,所以,你还是赢了的。”  

马哈木笑笑。  

他认为,明四皇子一直在锻炼诸皇子。  

还未拿出真本事。  

明四皇子面对阴山这个战场,若只有这点本事。  

三峡口就是明四皇子领兵以来的首次兵败之地!  

山脚下。  

“兄弟们!休息好了吗!”  

“好了!”  

“吃好了吗!”  

“好了!”  

“这一战,我们准备了一天,兄弟们有信心吗!”  

“有!有!有!”  

朱橚为首的皇子们,站在自己藩王卫抽调集中起的精锐前,左右走动,大声呼喊。  

将士们齐声回答。  

片刻后。  

朱橚带着兄弟们,快步来到徐达、谭渊面前,“三叔,我们请求开始!”  

徐达看着朱橚几人满脸的跃跃欲试、意气风发,笑笑,看了眼朱橚吊着的左臂,“还要继续参加进攻?”  

朱橚点点头。  

当初进攻张北城时。  

他可是亲眼目睹四哥,手臂中箭后,都率先登城陷阵。  

他肯定没四哥的勇武。  

可只要他还陪着将士们往山上冲,士气肯定就足够旺盛。  

徐达点点头,“开始吧!”  

“遵命!”  

朱橚等人领命后,转身来到各自阵列前。  

兄弟等人相互对视。  

猛地同时拔刀。  

扔掉刀鞘?,悍然举刀:“杀!”  

“杀!”  

将士们昂扬的喊杀声冲霄而起。  

一支支精锐,跟在朱橚等人身后,散开阵型,拉宽整个正宽面,靠向阴山。  

后方。  

陆军第一镇的炮营,三十六门火炮,在战马牵引下,迅速跟进。  

距离山脚三里左右停下。  

短暂忙碌后。  

“一棚装填完毕!”  

“二棚…”  

汇报声接连不断响起。  

“放!”  

炮营管带闻奇猛地挥手。  

砰砰砰…  

轰鸣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  

黑洞洞冰冷的炮口,猛地喷吐出一股股火焰。  

一颗颗弹丸呼啸冲出,沿着炮口高高昂起的角度,有的砸在靠近山梁的位置,有的飞跃山梁,直接落在阴山背面。  

山梁上。  

马哈木转身,视线跟随一枚飞跃山梁,砸断一颗树的炮弹,转移到山背面。  

看着爬在山梁后面,听到炮声就明显慌张的己方士卒,生气喝道:“怕什么!都转头看看!明军的火炮,都掉到你们身后半山腰了!”  

这群步军精锐。  

很多都见识过,陆军第一镇如何用火炮轰塌女墙。  

没见过的,被见过的以讹传讹,更加神化明军火炮。  

所以才会听到炮声就恐慌。  

士兵恐慌渐渐消除,纳哈出低语,“明军投入火炮吓唬咱们,看来今晚这一战,明军对阴山是势在必得。”  

话中,纳哈出抬脚踩了踩脚下土地。  

马哈木点点头,笑道:“那倒要看看,明四皇子还有什么高招,他明四皇子有准备,我也有准备!”  

昨天临近傍晚,明军拉宽宽正面一战后。  

他也做了准备。  

“杀!”  

“冲啊!”  

就在纳哈出、马哈木说话期间,朱橚兄弟们率领各自精锐,已经抵近山脚,沿着山脚开始往上冲。  

后方。  

数千将士,借着朦胧天色,抬着一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