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别怕,朱四郎新军实战经验少(6/7)
朱棣的小心思。
而且,这个当娘的很没原则。
儿子小名叫什么不重要。
只要四郎喜欢就成。
“他是咱们儿子,他没有选择权,只有接受的义务!”
于是,金豆子这个未来让朱高煦又气又好笑的小名,就这样,被不负责任的小夫妻两敲定。
朱棣笑的十分灿烂。
金豆子现在还小,看着阿爹笑的灿烂,也高兴拍手。
徐妙云好奇问:“秦淮河发生了什么,你给我讲讲…”
于是,朱棣把回来的经过,讲给徐妙云听。
当听闻,朱棣和朱标短暂的摩擦时,徐妙云有些心疼宽慰道:“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
她知道,四郎不是个理想主义者。
任何东西,都只是四郎做事的手段。
理想也是。
可如果,天下的上位者、掌权者,都能如四郎这样。
无论是大明,亦或是四海之上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鸡笼屿期间,她也和四郎去过巴拉望岛。
去过民都洛岛。
太清楚,吕宋王朝统治下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四郎或许不是忠贞的理想家。
但四郎做的事情,将来可以让千千万万百姓,少被压榨剥削,过上好日子。
大明因四郎而改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实话,四郎就是效仿始皇帝、成吉思汗,又能如何!
朱棣笑道:“我没事。”
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
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何况,为了在四海立足。
他也的确不会心慈手软。
不接受他理念的。
屠百万!
他都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这个家,将来大概率是没有退路。
失败了,退回大明?
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
多少人想要他们死?
父皇、母后不在的大明,庇护不了他们一家五口。
徐妙云确定朱棣没有受影响,不由笑了,微微侧身,轻轻靠着朱棣肩头,“洪武大道检阅,对抗演练你都知道了吧?陆军第一镇,要全力以赴吗?”
“当然!我们的将士,训练流血流泪流汗,必须展现出最强一面!不然就是对将士们努力的背叛!辜负!军中,荣耀就应该属于真正的强者。军中,容不得半点人情世故!”
“而且,朝廷也需要!”
东宫。
太子妃寝宫。
“四叔说,读书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以利治国,天下尽小人,以德治国,天下尽是伪君子…”
朱标看着朱雄英侃侃而谈,微微皱眉。
常氏余光看到朱标神色,笑容微微凝滞。
朱雄英把父母的表情看在眼里,丝毫不受影响,“四叔说,治国其实难也难,简单也简单,无非是导利、倡德、循法,三者都是上位者手中的工具,可用,但不可迷信其中任何一种…”
许久后,朱雄英才结束,挠头笑道:“这些年,四叔教了很多,孩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朱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手拍了拍朱雄英肩膀,“不着急,慢慢讲给父亲和娘听,你们娘两吃吧,我吃好了。”
朱标笑着点头,起身离开。
朱雄英起身,目视朱标。
常氏默默叹了口气,然后拉住朱雄英的手,笑道:“雄英,你父亲只是一时冲击太大,但他心里明白,你四叔教你的,没有错。”
“本来就没错啊。”朱雄英笑着坐下,给常氏夹菜。
豁达笑道:“娘,我没事的。”
常氏看着朱雄英,试探询问:“今天,你父亲带着允炆…”
“娘,你太小看孩儿了,你也不看看,孩儿的老师是谁!”朱雄英夸张笑道:“是我四叔!”
“父亲有没有偏爱,尚不能贸然论断,可皇祖父偏爱父亲,可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四叔因此而记恨皇祖父、记恨父亲了吗?”
“没有!”
“相反,四叔还成了父亲他们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孩儿有个好榜样!”
常氏顿时开怀笑了。
舅舅说的不错,四弟和妙云把雄英教导的很优秀!
若是放在他们身边,哪怕有整个大明资源,都不可能把雄英教导的这般优秀!
她这辈子,不能生了。
就雄英和允熥两个孩子。
四弟和妙云把其中一个,帮她教导的这般优秀。
这个恩情,一辈子也还不清。
朱雄英见常氏高兴,眼珠子一转,拉住常氏的手,“娘,孩儿有个事情,需要娘帮忙…”
常氏含笑看去,“说!”
“孩儿喜欢一个姑娘,把皇祖父赐孩儿的玉佩,给了这个姑娘,孩儿就认定这个姑娘,只是这个姑娘家世…”
常氏神色渐渐凝重。
等朱雄英说完,好奇询问:“谁?”
“采绿师姐!”朱雄英紧张看着常氏。
这件事,父亲那边还得母亲去做说服。
母亲也最合适。
皇祖父、皇祖母他反倒不担心。
祖父并不看重出身,更看重,本身优不优秀。
采绿师姐优秀吗?
肯定的!
常氏微微愣怔,看着朱雄英紧张模样,不由被逗笑,伸手戳了戳朱雄英额头,“我家雄英长大了,都知道,给自己找媳妇了!”
采绿那丫头。
她以前就见过。
眼睛大大的,十分漂亮。
而且,这个当娘的很没原则。
儿子小名叫什么不重要。
只要四郎喜欢就成。
“他是咱们儿子,他没有选择权,只有接受的义务!”
于是,金豆子这个未来让朱高煦又气又好笑的小名,就这样,被不负责任的小夫妻两敲定。
朱棣笑的十分灿烂。
金豆子现在还小,看着阿爹笑的灿烂,也高兴拍手。
徐妙云好奇问:“秦淮河发生了什么,你给我讲讲…”
于是,朱棣把回来的经过,讲给徐妙云听。
当听闻,朱棣和朱标短暂的摩擦时,徐妙云有些心疼宽慰道:“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
她知道,四郎不是个理想主义者。
任何东西,都只是四郎做事的手段。
理想也是。
可如果,天下的上位者、掌权者,都能如四郎这样。
无论是大明,亦或是四海之上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鸡笼屿期间,她也和四郎去过巴拉望岛。
去过民都洛岛。
太清楚,吕宋王朝统治下的百姓,过的什么日子。
四郎或许不是忠贞的理想家。
但四郎做的事情,将来可以让千千万万百姓,少被压榨剥削,过上好日子。
大明因四郎而改变,就是最好的证明!
说实话,四郎就是效仿始皇帝、成吉思汗,又能如何!
朱棣笑道:“我没事。”
他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
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何况,为了在四海立足。
他也的确不会心慈手软。
不接受他理念的。
屠百万!
他都在所不惜。
因为他们这个家,将来大概率是没有退路。
失败了,退回大明?
这些年,得罪了多少人?
多少人想要他们死?
父皇、母后不在的大明,庇护不了他们一家五口。
徐妙云确定朱棣没有受影响,不由笑了,微微侧身,轻轻靠着朱棣肩头,“洪武大道检阅,对抗演练你都知道了吧?陆军第一镇,要全力以赴吗?”
“当然!我们的将士,训练流血流泪流汗,必须展现出最强一面!不然就是对将士们努力的背叛!辜负!军中,荣耀就应该属于真正的强者。军中,容不得半点人情世故!”
“而且,朝廷也需要!”
东宫。
太子妃寝宫。
“四叔说,读书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以利治国,天下尽小人,以德治国,天下尽是伪君子…”
朱标看着朱雄英侃侃而谈,微微皱眉。
常氏余光看到朱标神色,笑容微微凝滞。
朱雄英把父母的表情看在眼里,丝毫不受影响,“四叔说,治国其实难也难,简单也简单,无非是导利、倡德、循法,三者都是上位者手中的工具,可用,但不可迷信其中任何一种…”
许久后,朱雄英才结束,挠头笑道:“这些年,四叔教了很多,孩儿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
朱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伸手拍了拍朱雄英肩膀,“不着急,慢慢讲给父亲和娘听,你们娘两吃吧,我吃好了。”
朱标笑着点头,起身离开。
朱雄英起身,目视朱标。
常氏默默叹了口气,然后拉住朱雄英的手,笑道:“雄英,你父亲只是一时冲击太大,但他心里明白,你四叔教你的,没有错。”
“本来就没错啊。”朱雄英笑着坐下,给常氏夹菜。
豁达笑道:“娘,我没事的。”
常氏看着朱雄英,试探询问:“今天,你父亲带着允炆…”
“娘,你太小看孩儿了,你也不看看,孩儿的老师是谁!”朱雄英夸张笑道:“是我四叔!”
“父亲有没有偏爱,尚不能贸然论断,可皇祖父偏爱父亲,可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四叔因此而记恨皇祖父、记恨父亲了吗?”
“没有!”
“相反,四叔还成了父亲他们兄弟中,最优秀的一个,孩儿有个好榜样!”
常氏顿时开怀笑了。
舅舅说的不错,四弟和妙云把雄英教导的很优秀!
若是放在他们身边,哪怕有整个大明资源,都不可能把雄英教导的这般优秀!
她这辈子,不能生了。
就雄英和允熥两个孩子。
四弟和妙云把其中一个,帮她教导的这般优秀。
这个恩情,一辈子也还不清。
朱雄英见常氏高兴,眼珠子一转,拉住常氏的手,“娘,孩儿有个事情,需要娘帮忙…”
常氏含笑看去,“说!”
“孩儿喜欢一个姑娘,把皇祖父赐孩儿的玉佩,给了这个姑娘,孩儿就认定这个姑娘,只是这个姑娘家世…”
常氏神色渐渐凝重。
等朱雄英说完,好奇询问:“谁?”
“采绿师姐!”朱雄英紧张看着常氏。
这件事,父亲那边还得母亲去做说服。
母亲也最合适。
皇祖父、皇祖母他反倒不担心。
祖父并不看重出身,更看重,本身优不优秀。
采绿师姐优秀吗?
肯定的!
常氏微微愣怔,看着朱雄英紧张模样,不由被逗笑,伸手戳了戳朱雄英额头,“我家雄英长大了,都知道,给自己找媳妇了!”
采绿那丫头。
她以前就见过。
眼睛大大的,十分漂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