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陆军第一镇,天下第一强兵(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基础。  

像大明现在的现状。  

提出来,百姓会笑他是个疯子。  

士绅们会把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当然,为了维护和大明未来的关系融洽。  

他也不会直接把这种事情搬到明面上。  

不过,会在实际行动中,提高匠人的地位。  

农民在乡土村社建成后,财富和政治地位都会相应增加。  

雇工也是如此。  

对方孝孺等人说。  

是希望让他们接受点新鲜东西,最好能争取他们的认同。  

等将来他们身处高位,有权力有能力时,推动大明进步。  

彼此理念差距不大,双方才能合得来。  

同时,他也希望,大明更进一步,民间更繁荣活跃。  

当农民、雇工不对自己从事职业感到绝望,打心底里想逃离,想摆脱时。  

才能刺激产生更大创造力。  

否则,大家只是麻木为了生存、生计忙碌,所求所想,只是想逃离、摆脱这个职业时。  

那么,一定不可能产生创造力。  

创造力产生的动力,来源于热爱、专注、以及昂扬的精神。  

大明这艘船太大了。  

这种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可他已经种下了种子。  

乡土村社建成后。  

只要大明朝廷能坚定不移坚持下去。  

百姓依靠乡土村社,依靠土地产出的原料,可以把一个个村庄发展成小型经济体。  

从中致富。  

有钱了,政治地位提高了,官僚不敢随意欺压了。  

绝大多数百姓,会喜欢上农民这份职业。  

并且,一定愿意为自己身处的农村,更加繁荣,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八叔他们自发搞出玉米秸秆酿酒,就是最好的证明。  

朱棣看方孝孺几人全都陷入沉思,便不说了。  

腊月二十四。  

小年当天。  

大清早。  

众人吃过早饭后。  

朱棣带着观摩团众人以及豪强商贾,动身前往陆军大营。  

一路上,除了朱棣这边的人。  

其他人都十分激动。  

“王爷愿意给匠人更高地位,是不是也愿意给咱们商人更高地位?”  

“只要你肯搞雇工身股制,多半差不多!”  

“这几日参观太震撼了,终于,重头戏来了!”  

“可不嘛,今早五更天我就睡不着了。”  

激动紧张议论中。  

朱棣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进入大营。  

直奔观摩台。  

这回,观摩台比上次更大。  

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八百多人!  

同时,还邀请了东番许多村落的主事之人,村民。  

这个安排,自然是为了接下来,逐步统治东番做准备。  

众人看着空荡荡的校场,面面相觑。  

蓝玉猜到了什么,好奇询问:“殿下是准备从集结开始吗?”  

见朱棣点头。  

蓝玉看着摆放在观摩台东侧的鼓,主动请缨,“不知殿下可否让我擂鼓聚将?”  

朱棣见蓝玉跃跃欲试,笑道:“当然可以,将士们知道近期要演练,但并不知具体时间,就连谭渊、张武等高级将领都不知。”  

他也想真正检验这一年训练成果。  

至于会不会出纰漏丢脸之类,他并不在意。  

要展示,就展示最真实的陆军第一镇!  

蓝玉、沐英诧异。  

这话,别人说他们不信。  

朱四郎,他们信!  

无他。  

抵达福建后,朱四郎毫无保留的坦诚!  

蓝玉当即起身,在众人注视下,快步走到鼓前。  

咚咚咚!  

一通鼓响起。  

统制帅帐内。  

谭渊正和两个协统、五个标统,十六个营管带商量演练之事。  

突然听闻鼓声。  

所有人均都一愣。  

第二协协统温栋,朱棣原五百亲兵中一名把总,和张武一起转任陆军协统,闻声,皱眉问:“统制,是不是殿下搞突袭?”  

咚咚咚…  

温栋话音刚落,二通鼓响起。  

哗啦!  

谭渊猛地起身,当即吩咐:“所有人,马上返回各自营内,吹哨聚兵!”  

肯定是殿下搞突袭。  

“遵命!”  

众将领命后匆匆离开。  

嘟嘟嘟…  

很快,直接隶属镇统制管辖的炮营,骑兵标就传来哨声。  

哨声越来越密集。  

校场观摩台众人都能听到。  

蓝玉、沐英、徐达作为知兵人,全都侧耳倾听。  

渐渐皱眉。  

除了哨音,他们竟然听不到一点其他声音。  

在大明军中,每当这个时候,总是很乱,各种打骂声不绝于耳。  

嗒嗒嗒…  

好奇倾听中,步点声响起。  

众人循声看去。  

就见一个黑色方阵,踩着整齐步点,从远处成片大营后方跑步而来。  

为首领兵将领,他们都见过。  

管带孙元楚。  

对于孙元楚先出现,朱棣微微点头,唇角笑意一闪而逝,并不惊讶。  

步军十三个营管带中。  

其他都是老兵悍将。  

只有孙元楚以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爷。  

论勇武,孙元楚很清楚这辈子都不可能和其他管带相比。  

即便再努力也很难追上。  

但孙元楚知道自己的长处。  

利用学识,第一个在营中,偷偷搞识字,便于向麾下将士灌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