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燕王新军、海军首次亮相(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面,最好让伱们家那位别在这件事上发言…”  

他是为了沈家。  

姐夫这人,他了解。  

好说话是真好说话。  

但谁要是觉姐夫好说话,就能闹腾。  

那又错了。  

姐夫一旦动手。  

一定毫不留情!  

沈至苦笑,“辉祖,我祖父十分赞同殿下的乡土村社和雇工身股制…”  

就连祖父都不知道,张真人到底想做什么。  

可祖父和张真人的关系。  

又不能稍微遇点事情,就舍张真人而不顾。  

这几日,祖父已经对父亲说了。  

无论发生什么事,沈家三房都必须坚定不移,全心全意追随燕王搞好雇工身股制。  

不用管他。  

祖父摆明了,就是年龄大了,根本不在乎生死,准备陪着张真人。  

可他作为孙儿,怎能看着祖父不管。  

他说这些,就是想通过徐辉祖,把祖父的对殿下所作所为,真实态度,转达给殿下。  

徐辉祖看了眼沈至。  

明白沈至的目的。  

点点头。  

这两年,他们两人早成了知交朋友。  

“回来了!燕王回来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心思各异时,一艘小船,在船夫拼命划动中,迅速靠近,站在船头的人,激动大喊。  

人群顿时动了起来。  

议论声更加热闹。  

旁侧。  

年近七十的大儒吴海,转身看着一群年轻读书人,满脸正义道:“杨朱、墨翟、释迦牟尼、老聃的学说,不是圣贤的正道;管仲、商鞅、申不害、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不是政治的王道;、野史不是正史;语言支离、文辞华美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这些都能诱惑人们的思想情感,引导人们走入邪道,今天,燕王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本为微末之术,却妄图将术化道,树立为等同于三纲五常的道!这就是邪道!”  

“我等读书人,必须拨乱反正!”  

一群年轻读书人,顿时如同打了鸡血。  

“捍卫正道,我等甘愿舍生取义!”  

“燕王若是不停止他的行为,学生愿血谏当场!”  

“一文先生…”  

“无耻!”  

沈仁冷哼一声,低语:“蛊惑一群思想单纯,冲动年轻人,到底谁是邪魔妖孽?咱看,陛下这些年,就是太仁慈了!”  

叶茂苦笑。  

这个吴海可不好处置。  

对方学识渊博,平身以教书为业。  

对邻里、穷苦人家子弟,不收学费。  

仅在案侧摆放一竹筒,学生来学日,就在竹筒中投掷一文钱,用于集中购买灯油,用于夜晚自学之用。  

因此被称为‘一文先生’。  

福建很多想读书,却无机会的农家子,成为吴海的学生。  

吴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现在大明官场,就有很多吴海的学生。  

此刻,跟随在吴海身后的读书人,很多就是受吴海恩惠的农家子弟。  

这些年轻人,感恩吴海。  

等同于燕王身边那群孩子,感恩燕王!  

在这一点上,两人还挺像的。  

现在,有着相似经历的两人,却要引发矛盾冲突。  

以何种方式收场,他不清楚。  

呜呜呜…  

就在此时,号角声响起。  

叶茂顿时精神一震,收起乱糟糟思绪。  

所有人与叶茂一样,循着声音看去…  

燕王的海军,自从早期配合迁徙百姓后,最近一年多,再也没出现在福建沿海。  

百姓不明白原有。  

天才一住言情小说s23us沈仁、叶茂等人却明白。  

这是为了避嫌。  

燕王的海军不是大明的。  

贸然出现在大明沿海,会引发朝中非议,燕王显然嫌麻烦。  

一艘艘十分奇怪的战船映入所有人眼帘。  

战船没有船楼。  

只有一根高高桅杆,挂着巨大风帆。  

甲板上,还有一个个黑乎乎的东西。  

为首一艘,船体腰线以上,侧面还有一排四个孔洞,有黑乎乎东西,从孔洞内探出。  

沈仁顿时吸气,惊呼低语:“殿下把火炮搬上战船了!”  

叶茂闻声,看了眼沈仁,他不懂战争。  

不过燕王水军,被称为海军,他听说过。  

且看沈仁惊讶的样子。  

很明显,这支海军和朝廷水师不同。  

“沈将军,为首一艘,和后面的战船,好像有些不同。”  

闻言,沈仁笑道:“据说,鸡笼屿造船厂一直都在改进战船,这艘战船应该是最新改进型。”  

沈仁不知。  

这艘并不是最新改进型。  

这艘船体结构太弱。  

战船两侧,只能每一侧布置四门火炮,加上甲板火炮,总共也才十二门。  

这是这艘战船最大承受力。  

多于这个数量。  

一旦同时开火,就会造成战船不可逆的损害。  

鸡笼屿最新改进型战船,要加装二十四门火炮。  

也是朱棣缴获海盗战船中,隶属陈家,最为坚固的一型战船。  

总共也就缴获三艘。  

一艘在实验中,已经造成了不可逆伤害。  

准备退役,成为留守鸡笼屿海湾战舰。  

剩下两艘全部在改造中。  

正在安装火炮,  

朱棣准备改装一百艘缴获战船,安装火炮。  

组成两只舰队。  

两艘二十四门火炮战船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