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蓝玉恐惧沐英迷茫(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八叔乐呵呵笑道:“咱们村酿酒不要凭证!”  

蓝玉、沐英眉头微挑,因为燕王这层关系,所以土桥村人这么放肆,无视朝廷纲纪?  

“八叔,可不敢瞎说!”夏时敏脸色变了变,忙制止。  

他知道乡亲们肯定不是因殿下而放肆。  

这些年,村里开米铺,一直秉承良心做生意,除了乡亲们本身心不黑,就是不想给殿下抹黑。  

“没瞎说!”苏六叔从旁边箩筐抓出一把东西,递到夏时敏面前,“时敏,你看看,这是粮食嘛?”  

蓝玉、沐英、方孝孺都凑过去。  

像是某种植物秸秆。  

经过了发酵,闻着还有一股酒糟味。  

“玉米秸秆?”方孝孺狐疑看向苏六叔。  

如今,玉米在江宁已经不算新鲜事物。  

江宁的旱地、坡地经常可见。  

“对,就是玉米秸秆。”苏六叔笑着点头,“俺们去年堆肥时,发现玉米秸秆…”  

去岁秋收后,村里就按照四郎在时,形成的传统,把牲口吃不了的各种秸秆铡碎堆肥。  

玉米秸秆铡碎后,大伙儿有其他事,就放置了一天,没有掩埋。  

掩埋时,就闻到有股酒味。  

去岁开始,老八就搞来各种酒曲,全村悄悄试验。  

还真能酿出酒。  

一百市斤玉米秸秆,能出十市斤酒。  

虽然比起粮食酿酒,出酒很低。  

可这完全是白来的。  

大伙儿无非就是出点力气。  

他们别的没有,就有一把子力气!  

而且,村里的玉米秸秆每年都有很多,酿酒后,也不耽误堆肥。  

最终,经过试验,挑选出一种口味最好的酒曲。  

蓝玉、沐英都麻木了,看着土桥村村民,乐的合不拢嘴,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是百姓本身就有能力?只是以往没有发挥空间,还是,土桥村沾了老四的气运?  

“方大人,俺们已经酿了五十坛酒,再等一天,就能凑够一百坛,你们能把这些酒,给四郎带去吗?”  

八叔的话,把蓝玉、沐英惊醒。  

二人对视一眼。  

蓝玉点点头,“可以。”  

路上,带一批酒,坛坛罐罐肯定不方便。  

但朱老四若是收到这份礼,绝对高兴。  

因为这是土桥村人,自主做出来的东西。  

以朱老四的性格,这比他自己带领土桥村人做出来都高兴。  

沐英笑道:“我们今天在土桥村住一天,明天返程时带上。”  

他想继续在村里看看。  

回去后,把所看所闻,告诉陛下、太子爷。  

老四离开土桥村后。  

众人全都忽视了土桥村!  

这一天,蓝玉、沐英在土桥村看了很多很多。  

夏时敏、方孝孺则帮着乡亲们给朱棣、孩子们写信。  

翌日。  

五架马车,装满了一百坛酒,跟在蓝玉、沐英等人身后,启程前往金陵。  

蓝玉扭头看了眼,架着马车,跟在后面的杨老八几人,笑的很苦涩,“这些酒带回去,陛下尝一尝,恐怕都要震惊…”  

何止陛下。  

朝堂同僚,听闻这几年,被忽视的土桥村,竟取得如此成就。  

恐怕也会震惊!  

玉米秸秆酿出的酒,味道还不错。  

单单这个发现,创造财富同时,还能节省不少粮食。  

陛下恐怕都要奖赏土桥村。  

这也就罢了。  

土桥村乡土村社模式下,迸发出的力量,更让人震惊!  

甚至,让人感到害怕!  

一路拼杀,身居高位后。  

他以为,是自己能力最优秀,是自己受上天眷顾。  

天下大多数百姓贫穷,那是他们不够优秀,不够聪明。  

可昨天土桥村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这种认知。  

杨老八一个追随陈友谅的失败者。  

和一群安置民。  

竟然把一个村子,搞成现在这等蒸蒸日上光景。  

扪心自问。  

他除了会打仗,去管理一个村子。  

能凭本事,把一个农村,建设成土桥村这等光景吗?  

他没信心!  

颠覆认知的现实,让人莫名恐惧、害怕!  

沐英沉默不语,抬头看着日头。  

变了!  

去土桥村后,就会发现,大明变了!  

而这一切,都是老四带来的。  

未来会如何?  

日头高悬,他却对未来十分迷茫。  

土桥村如此。  

建安呢?  

闽县呢?  

福建呢?  

会给大家带来多少冲击?  

会为未来,带来多少迷雾?  

就当沐英、蓝玉带着一百坛玉米秸秆酿造的酒,折返金陵时。  

朱棣在鸡笼屿一待十个月,也动身启程,返回福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