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朱元璋派出的文武、水陆观摩团(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他和徐妙云的住所。  

吱呀。  

推门声响起时。  

徐妙云托腮坐在婴儿床边怔怔出神,闻声忙转头,见朱棣回来,松了口气,起身同时,忙催促:“快来洗脚…”  

“没事。”朱棣笑着走到床边,看着已经摆放在床边的洗脚盆,无奈摇头。  

训练中,这点伤算什么。  

他以前,伤的比这更重。  

那时,可没人知冷知热关心。  

徐妙云瞪了眼,蹲在床边,帮朱棣脱掉靴子。  

靴中白鞋垫,已经完全染红。  

洗过后,看着朱棣脚底密集的血口子,有些里面还扎着木屑,低着头,眼睛瞬间蒙上水雾。  

“有些伤口有东西,我要帮你清理,忍着点…”  

闷闷声传出。  

朱棣不由后悔了。  

早知道,他就在营房处理后再回来。  

“我一个大老爷们儿,真不疼。”朱棣笑着安慰。  

徐妙云抬头瞪了眼。  

大老爷们儿受伤就不疼?  

把她当孩子了?  

徐妙云一边给朱棣处理伤口,一边询问:“吕珍和你说了什么?你别瞒着我,我能感觉到,刚开始,你情绪很压抑…”  

后来,随着训练反复进行,四郎虽然脚上伤势越来越重,可情绪却渐渐变好了。  

朱棣无奈笑笑,也不瞒着,“吕珍…”  

徐妙云不由微微皱眉。  

会是大哥吗?  

不是大哥,又会是谁?  

“那你准备怎么办?”  

“凉拌。”朱棣笑容渐渐消失,“我让吕珍担任这个锦衣卫百户,我想看看,到底是谁?”  

他十分想知道,背后主使之人。  

徐妙云沉默不语。  

如果真是大哥。  

大哥想要什么?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亦或,担心四郎的海军力量,未来过分壮大,希望吕珍在某些特定时刻,带着四郎积攒起来的海军战船,投效朝廷?  

若不是大哥,而是其他人,那就是离间四郎和大哥。  

可又是谁。  

竟然能指使动锦衣卫?  

蒋瓛?  

他就不怕,四郎直接回朝对峙?  

父皇对四郎的考验?  

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她也没头绪。  

但她知道,四郎绝不希望,秘密揭开时,这个人是大哥。  

所以,下午刚开始时,隐藏最深的情绪,才会十分压抑。  

‘希望不是吧。’  

夫妻二人,默契把此事压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不知道。  

年后。  

徐辉祖、沈至等人启程离开。  

朱棣、徐妙云带着孩子们,则留在鸡笼屿。  

孩子们除了学习知识,及跟着朱棣学习武术外。  

俞靖特鸡贼,知道这些孩子将来肯定是朱棣身边的中流砥柱,经常开着战舰,带孩子们出海。  

希望孩子们喜欢海军,将来在海军效力。  

学生在海军效力,朱棣作为老师,总得把资源偏向海军吧?  

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作响。  

金陵城都能听到。  

而朱棣,则大部分时间,泡在军营中。  

训练将士们。  

福建方面,叶茂带着一群士绅,春节期间,亲自来了一趟鸡笼屿。  

最终商议确定,今年福建批准搞一千个乡土村社。  

至于去年三百个乡土村社村庄,周围邻村,自发性搞乡土村社,布政使衙门不限制,采取默许态度。  

朱棣就是想看看,百姓自发搞,能干成什么样。  

与叶茂等人的悲观不同。  

他对此较为乐观。  

敢于自发主动搞的村子,一定有敢闯敢干,并且能组织起百姓的能人。  

他曾见过一个时代。  

农村涌现出许许多多这样的能人。  

这个时代,肯定也不会少。  

他也不怕这些能人,窃取乡土村社的全部利益。  

朝廷从律法上,已经确定,乡土村社股份不可转让,只能父子传承。  

这些能人,带领乡土村社发展起来,如果不满足乡土村社带来的财富,只能带着积累起的本钱,转变为商籍,前往城镇发展。  

按照他的规划。  

商人也必须施行雇工身股制。  

总之,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就是搞活民间,就如同乱世一样。  

民间越活跃。  

越容易在庞大的百姓群体中,筛选出有能力的佼佼者。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的模式,又规定了,这群有能力的佼佼者,可以更富,但必须分润一部分财富,直接在民间层面进行均富。  

带更多人富裕。  

商业模式传统,说到底是培养出来的。  

只要他坚定不移这么干。  

坚持时间久了。  

每个人都认同这种方式时。  

即便一小部分人,为了一己私利,想改变,也不敢犯众怒。  

培养全民共识至关重要。  

他就要在福建试验。  

他要看看,整个福建,大多数人形成这种共识后。  

等他离开福建,离开大明后。  

他留下的这套东西,能延续多久?  

如果大部分人的认同共识,最终能挡住小部分人贪得无厌的私欲。  

那就证明,这套东西,可以长久存在。  

所以,接下来,他要在整个福建,推动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同时,掀起一场,全福建,全民共识!  

这种共识,最终要像三纲五常,牢不可破,坚定不移!  

福建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