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朱棣的新军吕珍揭秘太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bixiashenghua翌日。  

鸡笼屿新军大营。  

朱棣、徐辉祖、徐妙云一群人抵达大营。  

五千人大营十分大。  

海湾内河堤后方,最平整,占地足足两百亩土地,全被规划成步军大营。  

俞靖和沈至骑马跟随在后,走入大营,随意扫了眼,就止不住眼红,小声嘀咕:“该死的蒋胖子,每次来步军大营,我都想刀了他!”  

步军是谭渊、张武等人管辖。  

他很怀疑,蒋胖子就是因先认识老谭等人,关系好,才特批了两百亩大营。  

要不然,在这四海之上,他们海军才是真正的主力,为什么,海军弄个造船厂,蒋胖子却只给一百亩?  

沈至哭笑不得,“老俞,你这可就没良心了。”  

步军用地不在海岸边,是海岸后面,这里的开阔地虽然也少,但不缺这两百亩。  

而且,燕王的私兵两万人员。  

这还只是现在。  

等燕王彻底出走大明后,发展多少军队,就不必顾虑大明的感受了。  

这处兵营,也会成为燕王步军的训练基地。  

现在留足足够使用的土地,很正常。  

造船厂在海岸边。  

优质的地段,还要留出来,分配给商行。  

而且海军也不止造船厂,战船不要停靠了?  

海湾处,最好的一块深水港,就单独划给了海军。  

殿下没提,蒋进忠已经为俞靖考虑好了,为实现商船和战船分离,将来还要给海军建设单独的水寨。  

确保敌人无法利用商船,袭击海湾内的海军战船。  

老蒋这一年,为了王爷在东番的基业,两百斤的胖子,都生生累掉了几十斤,他看着都感慨。  

这和他们沈家打听到的蒋进忠形象,完全不符。  

嘿嘿…  

俞靖厚着脸皮讪笑。  

吕珍、梁道明两方人跟在后面,听着两人议论,眼中惊色不时闪过。  

梁道明微微凑向吕珍,低语,“吕前辈,如今的鸡笼屿和陈祖义时期,完全不一样啊!”  

与陈祖义时期,海盗窝的混乱无序,声色犬马不同。  

现在的鸡笼屿,充斥着一股昂扬凝聚力,生机勃勃。  

他们比朱棣早到几天。  

朱棣腊月二十八抵达当天。  

他们一行人,征得蒋进忠同意后,沿鸡笼河谷往上游,去观摩了各个安置点。  

“我有种感觉,这股昂扬凝聚力,鸡笼屿海湾似乎快笼罩不住,总有一天,会发出一声龙吟,冲出海湾!”  

彼时,他们当如何自处?  

这一年,钱没少赚。  

可,对于未来前途命运,他还没琢磨好。  

吕珍梅花瓶老巢,就在鸡笼屿东北方。  

四皇子这条龙,腾势而起,冲出鸡笼屿海湾时,吕珍的老巢首当其冲。  

双方关系再好。  

四皇子恐怕也无法容忍,一支不属于自己的力量,侧卧身畔!  

吕珍沉默不语。  

有些话,不能与梁道明说。  

临近年关时,有锦衣卫驾驶小船出现在梅花瓶。  

自称代表太子朱标而来。  

希望他能效忠太子。  

潜伏在四皇子身边。  

这人还给他留下一块锦衣卫百户腰牌,一套百户官服。  

对方真是大明太子朱标的人?  

他无从验证。  

他甚至怀疑,对方报出的名讳,都是假的!  

若真是太子朱标的人。  

是不是就意味着。  

传闻中,大明太子和四皇子手足情深,都是假的?  

他这次来,就是想把此事告诉朱家老四。  

太子离他太远。  

朱家老四却在身边。  

而且,如今,他麾下数百兄弟,完全依赖大燕商行讨生活。  

大燕商行对他们也不错,至少,这一年,兄弟们从中赚了很多。  

即便现在不干。  

在东番岛当百姓,都能过上富裕日子。  

何况,相比朱元璋喜爱的太子,他更欣赏朱棣!  

众人一边议论一边想事。  

很快来到早已布置好的点将观摩台旁边。  

五千人,已经列阵而立。  

虽然基本都是一群新兵,少了点杀气。  

可横平竖直,一条条直线构成的整齐阵列,威严肃穆。即便老行伍,也都不由眼前一亮。  

吕珍、梁道明好奇打量同时,跟随朱棣一行人走上观摩台。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支新军。  

众人落座后。  

朱棣大踏步走到观摩台前方,脚踩在木板上,发出嗒嗒嗒步点声。  

所有人都清晰感觉到。  

此刻朱棣不同往日。  

徐妙云抱着小雍鸣、小祈婳,看着朱棣背影,低头,含笑低语,“看,阿爹是不是更威武了?”  

“稍息!”  

就在此时,朱棣的声音突然响起。  

吕珍、梁道明不解皱眉时,五千将士,左脚顺脚尖方向,同一时间伸出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梁道明、吕珍惊骇对视,下意识起身。  

他们太清楚,这小小动作,所有人都作对,且所有人同一时间做出,意味着什么!  

令行禁止的纪律!  

朱棣唇角也不由浮现笑容。  

谭渊、张武两人,带领三百海防将士,能用一年时间,硬生生把一群,大部分不识字的农家子弟,训练到如此程度,恐怕两人没少脱皮流汗。  

“拜见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