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土桥村孩子,协助朱棣督查(3/3)
这个待遇…”
“人家这些兄弟本来就是第一波实验肩标的,再说了,就凭人家转进万里,从草原杀回来,人家就有资格!”
当谭渊等人出现在金陵城内时,街面上行走匆匆,开始为一日生计忙碌的百姓,顿时被吸引。
纷纷站在街面两边,惊讶议论。
“这是谁的兵?”
“北门迎接燕王凯旋你没去吗?这是燕王的兵,很好认的,看他们肩头的明黄牌牌就行。”
“燕王的兵入城?燕王这是要造反吗?”
“瞎说!肯定不是,可能有什么事情吧。”
朱棣的亲兵突然入城,让百姓十分震惊。
大明立国十年。
百姓还是第一次见,除京军、太子卫率,其他兵马进入金陵城。
百姓只知道,这支兵马跟随朱棣从草原凯旋。
并不知,这支兵马,现在就隶属京军。
只是归属朱棣罢了。
这是谭渊等人,第一次以京军,及朱棣亲军身份,出现在金陵城内。
谭渊带着兄弟们,一路经洪武大道,来到朱紫巷。
引得巷内各府家眷,纷纷出来查看。
蓝玉准备动身启程,听闻消息,也来到府门外观看。
嗒嗒嗒…
五百多人,排成五个纵队,牵马从府门前经过。
每个人昂首挺胸,目视前方。
“义父,是一顶一的精锐!”
“要是咱们的兵,就好了。”
蓝玉的几个义子,要跟随出征,瞧着眼热,凑到蓝玉身边低声议论。
蓝玉没好气瞪了眼。
他看不出来吗!
他不眼馋吗!
“有本事,你们去把朱四郎干趴下,把这支精锐抢过来!”黑着脸丢下一句话,转身回府去准备。
这几个义子,这次回来后,也该安排了。
以前不懂。
现在懂了。
朱皇帝可以认义子。
他不行!
几个义子讪讪跟着回去。
还是算了。
义父都差点把命丢了。
宋国公冯胜更惨,尸体正在运回金陵途中,冯家人连句牢骚话都不敢发,甚至连丧事都不敢大操大办。
担心其父做过的那些龌龊事,暴露出来。
队伍经过吕府,吕本黑着脸微哼一声,‘朱四郎,我要活着,看你能嚣张几时!’
登上马车,冷冷吩咐:“去东宫!”
徐府府门外。
谭渊靠近后,猛地抬手,兄弟们瞬间顿足。
然后他自己就小跑到朱棣身边,“朱先生,咋样,兄弟们精神饱满,没给你丢脸吧?”
早上收到命令后。
他就立刻让兄弟们洗脸,并且把进入京营后,配发的新军服都换上了。
不为别的。
就为给殿下争口气!
被贬咋了!
他们殿下,被贬,一样能带着兄弟们,打下赫赫威名!
朱棣黑着脸。
抬脚就往谭渊的屁股上踹了一脚,指着兄弟们,“我让你入城,没让你骚包!”
他要早知道这群货,这么不着调。
就不会让毛老六顺道去传令,会自己出去。
周浪等人瞧着谭渊挨揍,低头偷笑。
谭渊皮糙肉厚,被踢了脚,嘿嘿笑着,还给自己找理由,“朱先生,咱们这次是督查百官,要是不够威风,可镇不住这些人。”
朱棣瞪了眼。
不得不说,谭渊的歪理,也有几分道理。
而且,事情都让这群混蛋做下了,还能怎么办。
询问:“夫子庙学宫知道吧?”
谭渊忙点头。
“去夫子庙学宫旁的贡院,接下来,我们就在那里办事,去了后,锦衣卫如果派人送东西,就全部接收,记住,别和锦衣卫攀谈,不该说的话,一句也别说!”
目视谭渊等人离开。
朱棣转头看向徐妙云,“这群混账办事不靠谱,我去看看,其实你们就住在泰山家就行,没必要跟着我一起搬去贡院。”
“我也很长时间没见孩子们了…”徐妙云笑笑。
四郎忙起来,肯定不可能天天回这边。
两人团聚才几天,她不想分开。
“土桥村孩子!”
吕氏寝宫。
吕本抱着朱允炆,惊呼一声。
吕氏点点头,“太子爷今早早朝结束,回到东宫,这个消息就率从送东宫传开。”
吕本嘲弄冷哼,“朱四郎无人可用,竟然把他那些乳臭未干的学生都拉来帮忙…”
如此,吕家是不是真的可以瞒报一些。
长子提议时,他否决了。
可现在有些心动。
毕竟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允炆将来要做事,也需要银子。
他这个外公不准备。
难道就靠朱皇帝给皇孙那点俸禄?
“父亲,这是不是朱四郎故意的,就是让所有人轻视?”
吕本嘲弄笑道:“可除了这些乳臭未干黄口小儿外,他还能依靠谁?”
朱四郎在朝中没有根基。
不,在军中,除了那五百人也没有根基。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朱四郎。
从宫内调人,从外面招人,都不可能没动静。
“所以为父推测,此番,朱四郎大概率只能靠他这些学生,等着看笑话吧。”
明天恢复三章,这两章写完,感觉状态回来了。
厚着脸皮求一下
“人家这些兄弟本来就是第一波实验肩标的,再说了,就凭人家转进万里,从草原杀回来,人家就有资格!”
当谭渊等人出现在金陵城内时,街面上行走匆匆,开始为一日生计忙碌的百姓,顿时被吸引。
纷纷站在街面两边,惊讶议论。
“这是谁的兵?”
“北门迎接燕王凯旋你没去吗?这是燕王的兵,很好认的,看他们肩头的明黄牌牌就行。”
“燕王的兵入城?燕王这是要造反吗?”
“瞎说!肯定不是,可能有什么事情吧。”
朱棣的亲兵突然入城,让百姓十分震惊。
大明立国十年。
百姓还是第一次见,除京军、太子卫率,其他兵马进入金陵城。
百姓只知道,这支兵马跟随朱棣从草原凯旋。
并不知,这支兵马,现在就隶属京军。
只是归属朱棣罢了。
这是谭渊等人,第一次以京军,及朱棣亲军身份,出现在金陵城内。
谭渊带着兄弟们,一路经洪武大道,来到朱紫巷。
引得巷内各府家眷,纷纷出来查看。
蓝玉准备动身启程,听闻消息,也来到府门外观看。
嗒嗒嗒…
五百多人,排成五个纵队,牵马从府门前经过。
每个人昂首挺胸,目视前方。
“义父,是一顶一的精锐!”
“要是咱们的兵,就好了。”
蓝玉的几个义子,要跟随出征,瞧着眼热,凑到蓝玉身边低声议论。
蓝玉没好气瞪了眼。
他看不出来吗!
他不眼馋吗!
“有本事,你们去把朱四郎干趴下,把这支精锐抢过来!”黑着脸丢下一句话,转身回府去准备。
这几个义子,这次回来后,也该安排了。
以前不懂。
现在懂了。
朱皇帝可以认义子。
他不行!
几个义子讪讪跟着回去。
还是算了。
义父都差点把命丢了。
宋国公冯胜更惨,尸体正在运回金陵途中,冯家人连句牢骚话都不敢发,甚至连丧事都不敢大操大办。
担心其父做过的那些龌龊事,暴露出来。
队伍经过吕府,吕本黑着脸微哼一声,‘朱四郎,我要活着,看你能嚣张几时!’
登上马车,冷冷吩咐:“去东宫!”
徐府府门外。
谭渊靠近后,猛地抬手,兄弟们瞬间顿足。
然后他自己就小跑到朱棣身边,“朱先生,咋样,兄弟们精神饱满,没给你丢脸吧?”
早上收到命令后。
他就立刻让兄弟们洗脸,并且把进入京营后,配发的新军服都换上了。
不为别的。
就为给殿下争口气!
被贬咋了!
他们殿下,被贬,一样能带着兄弟们,打下赫赫威名!
朱棣黑着脸。
抬脚就往谭渊的屁股上踹了一脚,指着兄弟们,“我让你入城,没让你骚包!”
他要早知道这群货,这么不着调。
就不会让毛老六顺道去传令,会自己出去。
周浪等人瞧着谭渊挨揍,低头偷笑。
谭渊皮糙肉厚,被踢了脚,嘿嘿笑着,还给自己找理由,“朱先生,咱们这次是督查百官,要是不够威风,可镇不住这些人。”
朱棣瞪了眼。
不得不说,谭渊的歪理,也有几分道理。
而且,事情都让这群混蛋做下了,还能怎么办。
询问:“夫子庙学宫知道吧?”
谭渊忙点头。
“去夫子庙学宫旁的贡院,接下来,我们就在那里办事,去了后,锦衣卫如果派人送东西,就全部接收,记住,别和锦衣卫攀谈,不该说的话,一句也别说!”
目视谭渊等人离开。
朱棣转头看向徐妙云,“这群混账办事不靠谱,我去看看,其实你们就住在泰山家就行,没必要跟着我一起搬去贡院。”
“我也很长时间没见孩子们了…”徐妙云笑笑。
四郎忙起来,肯定不可能天天回这边。
两人团聚才几天,她不想分开。
“土桥村孩子!”
吕氏寝宫。
吕本抱着朱允炆,惊呼一声。
吕氏点点头,“太子爷今早早朝结束,回到东宫,这个消息就率从送东宫传开。”
吕本嘲弄冷哼,“朱四郎无人可用,竟然把他那些乳臭未干的学生都拉来帮忙…”
如此,吕家是不是真的可以瞒报一些。
长子提议时,他否决了。
可现在有些心动。
毕竟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允炆将来要做事,也需要银子。
他这个外公不准备。
难道就靠朱皇帝给皇孙那点俸禄?
“父亲,这是不是朱四郎故意的,就是让所有人轻视?”
吕本嘲弄笑道:“可除了这些乳臭未干黄口小儿外,他还能依靠谁?”
朱四郎在朝中没有根基。
不,在军中,除了那五百人也没有根基。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朱四郎。
从宫内调人,从外面招人,都不可能没动静。
“所以为父推测,此番,朱四郎大概率只能靠他这些学生,等着看笑话吧。”
明天恢复三章,这两章写完,感觉状态回来了。
厚着脸皮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