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积攒班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老四喜欢上你,那咱就成全你,我们家老四很优秀,不是什么人都能配得上他…”  

朱元璋不敢替朱棣做主,而且刚刚才给朱棣上了一课,知道这会儿父子见面,肯定是吹胡子瞪眼。  

于是就开始对乌云琪格一本正经说瞎话。  

要不是瞧着这姑娘,性子似乎挺刚烈,一副就认准老四,非老四不嫁的样子。  

他就直接指配给其他儿子做侧妃了。  

可就怕这姑娘,做出什么刚烈之事。  

毕竟,敢直接挑明,拒绝给他做妃子,这勇气可不小。  

真闹出人命。  

影响朱家声誉,影响大明声誉。  

“要是我们家老四,实在瞧不上你,咱再选个儿子安顿你,你看如何?”  

还有这好事?  

她现在连朱粗鲁的妾室都算不上了?  

两人基本没什么关系!  

努力让朱粗鲁喜欢上自己?  

做梦吧!  

乌云琪格眼底笑意一闪而逝,随即,故作一副不服输模样,“父皇放心,儿媳一定让四皇子喜欢上儿媳。”  

父皇?  

朱元璋天才一住言情小说s23us愣怔。  

哈哈…  

随即,仰头大笑。  

他家这个混账老四就是优秀。  

前有妙云丫头自嫁。  

现在好了,又来了一个性子更野的草原白天鹅。  

为了缠着他家老四,这关系还没确定,就开始称呼他父皇。  

儿子优秀,他高兴啊!  

“来人,带乌云琪格去燕王府,把燕王府的牌匾摘了。”朱元璋随即笑着吩咐,那座宅子本来就是留给老四的。  

“儿媳谢父皇、母后成全。”  

乌云琪格谢恩后,带着娜仁托娅,跟随小太监离开。  

哈哈…  

朱元璋又一次忍不住,捧腹大笑。  

指着乌云琪格离开的背影,笑着摇头:“这个乌云琪格应该才是真正草原女子的性格,比老二家的野多了。”  

马秀英含笑瞪了眼,没好气戳穿:“你之所以没直接做主,是不敢吧?”  

心里知道就行了,用得着说出来吗?  

朱元璋脸唰的变黑,嘴角抽抽,瞥了眼马秀英,“咱要处理政事了,你今天在咱的御书房很长时间了!”  

马秀英笑着瞪了眼,起身离开…  

出宫的路上。  

乌云琪格满脸得逞笑意。  

娜仁托娅伸手在乌云琪格面前晃了晃,“王妃,你不会真喜欢上朱粗鲁了吧?”  

乌云琪格回神,含笑侧头,伸出白嫩食指,戳了戳娜仁托娅额头,“你的小脑瓜里,想什么天方夜谭!”  

喜欢朱粗鲁?  

她得多眼瞎!  

才会喜欢上一个,粗鲁打她的男人!  

就是当一辈子老姑娘,她都不会眼瞎喜欢上朱粗鲁!  

本来,给朱粗鲁做妾室,她就准备当一辈子老姑娘的。  

可如今,朱粗鲁就是她一块暂时的跳板!  

等草原和中原和解,或者明朝击败草原,总之两族归一时,她就回草原。  

‘不行,找机会,还得和朱粗鲁签一份君子协议,让他承诺,会放我离开,他那么宠徐家小姐,应该会同意吧?’  

当天夜里。  

东宫。  

常氏卸妆上榻前,见朱标还捧着孙子兵法钻研,走过去,笑着把书拿过来,合上,“即便学习,也不在这一朝一夕间,累一天了。”  

朱标笑笑,从善如流,“你说得对,不在一朝一夕,我是高兴,没想到父皇、母后能同意。”  

常氏含笑帮朱标脱去繁复外套,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忧虑。  

她知道丈夫,一直有个金戈铁马梦。  

也支持。  

丈夫活的太累,压力太大了。  

几乎就没做过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支持同时,也担心。  

看看四弟这回,要不是四弟本事大,就回不来了。  

朱标察觉到了,躺下后,笑着宽慰:“放心吧,父皇不会让我冒险,到时,肯定会给我配置最强的将领。”  

常氏笑笑,转而提醒,“今天四弟肯定很生气,找个机会,和四弟好好谈谈…”  

徐府。  

两个小家伙睡着后。  

朱棣从卧房出来,站在窗口,盯着屋中灯烛映照下,荷塘景色…  

某刻。  

身后突然被香软贴上来。  

腰被环抱住。  

“怎么了?”  

徐妙云下巴习惯性压在朱棣背脊,含笑揶揄:“我还想问你怎么了,是不是在想搬到燕王府的那位?”  

“你要是想纳妾,我是同意的。”  

燕王府的牌匾突然被摘掉。  

引起的轰动很大。  

议论声也很大。  

增寿、膺绪晚上回来时,气呼呼带回消息。  

说什么,到处都在议论,燕王再也不复存在,彻底成为过去。  

洪武一朝,再也不会有燕王芸芸。  

朱棣转身,紧紧把惹事精抱在怀中,含笑低头,“又想哭哭唧唧了是吧?”  

徐妙云含笑仰头,“要是我这个老赖欠债人,哭哭唧唧能让债主不想那些烦心事,我愿意啊。”  

我愿意啊!  

朱棣笑了,腾出一只手,捏了捏徐妙云琼鼻,把人抱着放在书桌上,笑而摇头,“我的确有些生气。”  

“我明正典刑杀冯胜,一,给兄弟们报仇,二、以儆效尤,我不是想插手朝堂之事…”  

朱棣一时语结。  

他忽然发现,解释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