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奇袭辽阳纳哈出要倒霉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吗?”  

话罢,抬头看着朱棣,在青台峪,朱兄弟就让他化妆成蒙古人北上,刺探辽阳、本溪,当时,他就怀疑,朱兄弟胆大包天,盯上人家辽阳王的老巢了。  

可,这可能吗?  

张渠站在后面靠角落位置,暗暗观察朱棣,他很好奇,家主这位结义兄弟,到底有多大本事。  

朱棣看了看众人,食指重重点在图上辽阳的位置。  

众人瞬间明白朱棣想干什么,纷纷倒吸凉气。  

谭渊瞥了眼同袍,询问:“朱先生,为什么选辽阳?”  

朱棣知道谭渊是给他‘捧哏’,笑着解释:“之前咱们连续平推了十几个部落,其实,就是想激怒纳哈出。”  

让纳哈出急于调动兵力围剿他们。  

不曾想,这位辽阳王稳如老狗。  

普通部落也就罢了。  

青台峪堡、通远堡这些堡垒之地,可全都是纳哈出的嫡系。  

嫡系被灭,纳哈出依旧稳如老狗。  

大哥张玉送来的消息显示,纳哈出扎紧口袋后,才张开一张大网,铺天盖地碾压而来。  

而张麒带回来的消息,更加证明了这张大网多么严密。  

“不出意外,纳哈出是想把咱们往东边赶,东边走到最后就是鸭绿江,向南是大海,西北两个方向全都被纳哈出堵死了,到时候,地域狭窄,纳哈出的这张网只会更加密集。”  

众人立即明白,决不能往北走了。  

张麒微微皱眉,“只要能抵达辽阳,攻克辽阳倒是不难…”  

辽阳只有五千兵马。  

而且,辽阳方面似乎根本不担心他们这一千人偷袭。  

大军离开后,也十分松懈。  

辽阳方面的确有理由乐观。  

他们这一千人,根本没办法,隐藏行踪北上。  

从辽阳和本溪出来的两路大军,织成了一张网。  

一千骑兵的动静太大了!  

根本避不开!  

“朱兄弟,我们怎么才能抵达辽阳?”  

朱棣微微皱眉,眼盯地图,询问:“张大哥,从通远堡到辽阳,沿途的部落,你都知道吗?”  

张麒郑重点头。  

朱棣不由笑了,“那就好办,接下来去辽阳,咱们不骑马了,变为步军!”  

骑马就一定要走一些大道。  

步军就不同了,可以直接穿越一些丘陵、山林,小一千人藏在这些山林中,只要谨慎,就可以避开南下的两路大军。  

最主要。  

放弃骑马,只要不被牧民发现,一段时间内,纳哈出就无法追踪他们的行踪。  

骑马留下的痕迹太重了。  

“如果接下来,我们昼伏夜出,避开沿途的牧民,徒步奔袭行军,从通远堡到辽阳,大概有两百里,我们每晚走五十里,四天就能抵达辽阳…”  

每晚五十里是保守估计。  

大明军队的素质如何,能不能夜行百里,他不敢保证。  

但行进五十里肯定没问题。  

而按照纳哈出的速度,抵达通远堡至少还需四天。  

等纳哈出抵近通远堡,察觉端倪,再追查,他们大概率已经跳到辽阳一路大军背后,正在迅速靠近辽阳了。  

“纳哈出,乃至整个辽东,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咱们竟会、竟敢放弃战马!所以他们织的这张网,主要是防备骑兵的,步兵行军和骑兵行军的不同,大家都是军人,肯定明白,很多骑兵走不了的路,步军可以!”  

“在最早之前,咱们这些兄弟,可不是骑兵,而是实打实的步军,大家应该还没丧失,步军行军的脚力吧?”  

朱棣含笑看向众人。  

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别说纳哈出想不到。  

就是他们,也从未想过,深陷游牧民族环伺中,竟然放弃战马!  

一旦被发现,只靠两条腿,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就是这种连自己人都不敢想的法子。  

恰恰可以让成功率,增加很多倍!  

张麒综合所有条件分析琢磨,某刻,突然抬头,“综合朱兄弟所说的各种优势,这个计划的赢面,有六成!”  

别说是现在这种困局了。  

就是正常两军交锋,只要有六成赢面,这仗就能打!  

张麒随即起身,“所以我同意。”  

“咱也同意!”  

“同意!”  

“同意!”  

其他百户、把总纷纷附同。  

意见统一后,朱棣立刻下令,“那么,马上开始准备,今晚就出发!”  

谭渊等人领命离开。  

朱棣送张渠离开时,交代道:“你马上回去,让我大哥马上派一部兵马,连夜赶到通远堡,接管通远堡后,关闭通远堡,装作我们的人…”  

通远堡内的蒙古百姓,已经被驱赶离开。  

只要大哥的人进来不出去,关闭堡门,就不会被人发现。  

张渠深深看了眼。  

他今天才算真正见识了家主这位四弟的胆大包天。  

恐怕家主听了朱四郎的计划,都会惊掉下巴。  

郑重点头,“请朱先生放心,最多两个时辰,我会亲自带人来接管通远堡,我在通远堡,绝对不会让人发现,你们已经离开!”  

通远堡附近的牧民,早吓得逃到百里之外了。  

通远堡到青台峪的距离,骑兵快马加鞭,两个时辰足够了!  

“多谢!”  

朱棣郑重道谢后,目送张渠离开。  

半个时辰后。  

朱棣率兵,舍弃战马,改回步兵,悄无声息撤离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