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御赐剑式肩标山海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ixsw御书房内很安静。  

李文忠感到一股莫名压力。  

不是来自皇帝舅舅。  

而是来自风波诡异的大势。  

同为武勋,他很清楚,奏章中那句,‘只认标识不认人’,看似平平淡淡,所产生的影响多么大!  

一旦整个大明军中,上下一致形成这个共识。  

就是给条狗,戴上相应的标识。  

将士们见了,也得回以军礼。  

将领对军队的控制力度,将会被极大削弱!  

虽然将领的威望、能力还会对掌控军队,发挥着很大作用。  

但标识的作用更大!  

标识的分发权,将被牢牢控制在皇帝、朝廷手中。  

军队标识化。  

就是一种,皇权、朝廷对军队更有力的控制。  

朱元璋越看越震惊,越看越激动,手都不由微微颤抖。  

反复好几遍后,抬头,“文忠,你认为,老四那个混账,能带着一群农民扛住马匪冲击,他搞得这个标识化,产生了很大作用?”  

思绪被打断,李文忠忙收敛思绪,十分肯定点头,“陛下,我们都是追随你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当初咱们招收百姓从军,新成立的新军,在战场上什么样子,我们都知道。”  

百姓组织起来,送到战场上。  

就是经过一次次淘汰,最终能活下来的,就成了老兵。  

可土桥村这些人明显不一样。  

第一次表现的就很好。  

“臣认为,对于土桥村的村民来说,标识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变得有组织、有秩序,在惶恐混乱的情况,即便找不到能信服的人,但可以跟随标识!没有变成一群无头苍蝇。”  

“一支军队,在战场上,保持秩序不乱、不崩溃,比个人勇武更重要!”  

朱元璋点点头,鼓励道:“继续说说,你对军中推广标识的看法。”  

李文忠其实不想说的。  

内心深处,也一直有些抵触。  

他贵为曹国公。  

也是大明军中巨头。  

搞标识后,狗戴上相应的标识,军中将士都得回以军礼。  

这种事情,想一想,就让人有些难受。  

可他深知,皇帝动心了。  

也深知,真这样做,的确利国利民,对于没有野心,没把朝廷军队,当做自己私人武装的将军们来说。  

军中搞标识。  

可以让领兵的将军们更安全。  

甚至,皇帝对将军们放心,文官就没有办法插手军队了!  

自从地位越来越高,他也开始勤于读书了。  

宋朝文官、太监骑在武将脖子上,拉屎撒尿,实在太恶心了!  

或许本朝可以杜绝这种情况。  

深吸一口气,李文忠首先摆明态度,“舅舅,说实话,臣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搞这种标识后,狗戴上相应的标识,都能在军中拥有相应的地位了。”  

李文忠笑着,改变了对朱元璋的称呼。  

接下来这番话,以亲人的方式说,比臣子的方式更合适。  

朱元璋很喜欢这种亲近,很喜欢这种掏心窝的话。  

笑着瞪了眼。  

笑骂:“继续说!”  

“但臣支持。”李文忠十分认真道:“类似标识会分散权力这些,折子内已经提到的,臣就不说了,臣说点丘福没有想到的。”  

“赋予将领标识的权力,未来只能掌握在舅舅手中。”  

“将领佩戴标识,在军中就拥有指挥权力、地位。”  

“扒掉他的标识,他就失去军中权力、地位。”  

“一旦能实现这一目的,等于皇权、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度,得到了一次有力加强!”  

“历朝历代,一直在探索加强中枢权威。”  

“秦朝的郡县制、汉朝消灭封藩制、宋朝以文官统御武将。”  

“前两者,是中枢对地方的收权,宋朝是对武将的收权,但宋朝的经验,很明显就不成功,以文御武,造成宋朝军事实力长期疲软。”  

“如果本朝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皇权、中枢有效有利的控制军队,就不需要搞以文御武这一套了。”  

朱元璋认真听着。  

他听出来了,外甥支持军中标识化。  

也以他武将的身份,反对宋朝那套以文御武。  

“臣以为,丘福奏章一定会对本朝,会对整个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力或许可以媲美郡县制、废除封藩制。”  

李文忠做了总结,结束了他对标识化的评价。  

朱元璋欣慰点头,十分满意。  

这番话,有好听话,也有比较刺耳的话。  

但都是难得的大真话、大实话。  

“这个丘福,能力还有待考察,但对朝廷是忠心的,接下来,伱好好关注一下这个小将。”  

“是!”李文忠忙应道,暗暗感慨,‘之前算是入了陛下法眼,这道奏章递上来,看来初步简在帝心了。’  

殿内突然又陷入安静。  

朱元璋皱眉思索着,某刻,指示道:“这道奏章先不公布,丘福不是请求在军中实验吗?”  

“准许他实验。”  

“并且,咱还要亲自给他设计标识。”  

话中,拿起笔,找来一张空白折子,略作沉吟,回想折子中描述的标识模样。  

随即提笔在折子上画了起来。  

片刻后,招呼李文忠,“你来看看,哪个好。”  

李文忠忙凑到御案旁。  

折子上有两种图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