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越西蜀(2/3)
率先开口问道:
“九公子这么问,是还想做些什么吗?”
流沙一开始定下的计划,只是为天泽提供物资而已,其他的事不该再多考虑了。
韩非对此表示了肯定,“是有点其他的想法。”
“什么想法?”紫女紧跟着追问。
“也没什么,想加大一些对天泽的投资力度。”
张良皱着眉头对韩非说道:
“韩兄,从墨鸦发回的情报看来,百越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许多,但百越人的力量却也比我们预料的要弱小不少。”
“据墨鸦这份情报来看,整个百越能聚集起来的兵力,最多不过八万,尽管越民凶悍,但面对帝国的精锐士卒,恐怕也…”
韩非笑着反问张良道:“子房啊,依你看,这场战争,会是一种怎样的走向?”
张良沉思一会儿后回复道:
“倘若百越军队能够充分利用好他们的环境优势,也许在短时间,可以形成拉锯一般的僵持场面,不过时间一旦拉长,他们必然会被帝国的拖垮,实力的根本差距决定,百越必输。”
韩非抚手附和,“子房和我的看法一致。”
“所以,无论如何,天泽的计划都是一场空。”
“这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吗?”庄晓这时出声问道。
之前庄晓和韩非夜谈的时候,就已经说清楚了这个结局。
“是早就知道了没错,不过我现在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吗?”
“我想,尽可能地让百越多支撑一下。”韩非解释道。
“然后呢?”庄晓问道。
“然后卖个好价钱。”韩非一脸无害地说出了,要卖掉天泽这个盟友的话。
庄晓失笑,“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市侩了?”
“怎么能这么说呢?天泽兄这场戏注定唱不下去,我这是及时止损啊。”
“止损你还要加大投入?”庄晓故意反问一句。
“唉,话不是这么说的。”韩非摆了摆手,“不加大投入,怎么止损?”
“那韩兄打算卖给谁呢?”张良大致明白了韩非的意思,顺着他的话问道。
“这帝国的朝野上下,咱们流沙又能卖给谁呢?”韩非一摊手,说出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名字:“叶腾呗。”
“那看来,咱们要加大投资的,可不只是天泽那边啊。”张良意味深长的回了一句。
所谓卖给叶腾,说白了就是让他得到这场伐越之功。
这事很难,因为派谁去带兵攻越这件事,完全是由始皇帝嬴政作主,其他人都无权过问。
帝国三公之一的太尉,名义上负责兵事,可惜是个空衔,压根不存在人。
所以国家唯二的大事之一的戎,是由嬴政决定的。
但安排掌兵人选也不可能完全随嬴政的意,他同样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后,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而伐越是件很特别的事,岭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极为特殊,如果不熟悉的情况下,很可能吃大亏。
而帝国的诸多将领中,接触过岭南的却屈指可数。
像是平定山东六国的诸多名将,如王贲,杨端和,桓齮等人,都对岭南不熟。
自然不宜带兵。
而且他们身上已经背了足够的军功,再去伐越,对嬴政来说,不合适了。
而对岭南稍微熟悉一些的将领,就流沙所知,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任嚣。
几年前他奉命带兵进攻过百越,连个水花都没溅起,仗还没打,他和士兵就被大自然给放倒了。
对于失败过一次的任嚣,尽管责任不能完全算在他身上,但嬴政是否会再一次启用失败者,不好说。
按照他以往的习惯,概率不大。
而剩下的一个,就是叶腾。
其实叶腾不熟悉岭南,白甲军中倒是还有几个没退休的老将可能对百越有些了解。
这里指的是,以前的百越王国,而不是岭南一带的百越。
而叶腾本人对百越,可以说一无所知。
但是没有关系,流沙可以给他包装啊。
把他包装成一个,极为熟悉岭南,熟悉百越的将军。
这并非做不到,只是很麻烦,时间也有点紧而已。
但可以一试。
韩非在和庄晓谈过以后,一直在思考百越的事情。
他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帝国对闽中郡的处置方式。
闽中郡的越人部族非常多,大大小小的,密密麻麻的,管理起来很麻烦,甚至比过去的蜀郡还要麻烦,所以帝国采取了往昔对蜀郡的处置方式,羁縻之策。
简单来说,就是废昔日的百越王号,改为君长,然后区域自治,不设郡守。
当然这里的百越王不是天泽,而是以前楚国立的那个天泽口中的伪王。
羁縻政策是为了方便的管理这些边远地区的异族土地,归根结底还是要保证帝国的统治,就算立君长,也得立听话的,天泽这种刺头肯定不行。
而岭南地区相比闽中郡,其地理位置更加偏远,复杂程度只会更高,掌控难度只会更大。
帝国倘若打下这片地区,如何统治,肯定是个大问题。
类比闽中郡,韩非有些猜测,不过还不清晰。
但岭南,百越,恐怕会比他之前所想的,要重要一些。
而庄晓对这些,其实…也不清楚。
这部分历史他不清楚,只知道秦国打岭南废了不少劲。
其他的,一概不知。
“九公子这么问,是还想做些什么吗?”
流沙一开始定下的计划,只是为天泽提供物资而已,其他的事不该再多考虑了。
韩非对此表示了肯定,“是有点其他的想法。”
“什么想法?”紫女紧跟着追问。
“也没什么,想加大一些对天泽的投资力度。”
张良皱着眉头对韩非说道:
“韩兄,从墨鸦发回的情报看来,百越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许多,但百越人的力量却也比我们预料的要弱小不少。”
“据墨鸦这份情报来看,整个百越能聚集起来的兵力,最多不过八万,尽管越民凶悍,但面对帝国的精锐士卒,恐怕也…”
韩非笑着反问张良道:“子房啊,依你看,这场战争,会是一种怎样的走向?”
张良沉思一会儿后回复道:
“倘若百越军队能够充分利用好他们的环境优势,也许在短时间,可以形成拉锯一般的僵持场面,不过时间一旦拉长,他们必然会被帝国的拖垮,实力的根本差距决定,百越必输。”
韩非抚手附和,“子房和我的看法一致。”
“所以,无论如何,天泽的计划都是一场空。”
“这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吗?”庄晓这时出声问道。
之前庄晓和韩非夜谈的时候,就已经说清楚了这个结局。
“是早就知道了没错,不过我现在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吗?”
“我想,尽可能地让百越多支撑一下。”韩非解释道。
“然后呢?”庄晓问道。
“然后卖个好价钱。”韩非一脸无害地说出了,要卖掉天泽这个盟友的话。
庄晓失笑,“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市侩了?”
“怎么能这么说呢?天泽兄这场戏注定唱不下去,我这是及时止损啊。”
“止损你还要加大投入?”庄晓故意反问一句。
“唉,话不是这么说的。”韩非摆了摆手,“不加大投入,怎么止损?”
“那韩兄打算卖给谁呢?”张良大致明白了韩非的意思,顺着他的话问道。
“这帝国的朝野上下,咱们流沙又能卖给谁呢?”韩非一摊手,说出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名字:“叶腾呗。”
“那看来,咱们要加大投资的,可不只是天泽那边啊。”张良意味深长的回了一句。
所谓卖给叶腾,说白了就是让他得到这场伐越之功。
这事很难,因为派谁去带兵攻越这件事,完全是由始皇帝嬴政作主,其他人都无权过问。
帝国三公之一的太尉,名义上负责兵事,可惜是个空衔,压根不存在人。
所以国家唯二的大事之一的戎,是由嬴政决定的。
但安排掌兵人选也不可能完全随嬴政的意,他同样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后,选择最合适的人选。
而伐越是件很特别的事,岭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极为特殊,如果不熟悉的情况下,很可能吃大亏。
而帝国的诸多将领中,接触过岭南的却屈指可数。
像是平定山东六国的诸多名将,如王贲,杨端和,桓齮等人,都对岭南不熟。
自然不宜带兵。
而且他们身上已经背了足够的军功,再去伐越,对嬴政来说,不合适了。
而对岭南稍微熟悉一些的将领,就流沙所知,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任嚣。
几年前他奉命带兵进攻过百越,连个水花都没溅起,仗还没打,他和士兵就被大自然给放倒了。
对于失败过一次的任嚣,尽管责任不能完全算在他身上,但嬴政是否会再一次启用失败者,不好说。
按照他以往的习惯,概率不大。
而剩下的一个,就是叶腾。
其实叶腾不熟悉岭南,白甲军中倒是还有几个没退休的老将可能对百越有些了解。
这里指的是,以前的百越王国,而不是岭南一带的百越。
而叶腾本人对百越,可以说一无所知。
但是没有关系,流沙可以给他包装啊。
把他包装成一个,极为熟悉岭南,熟悉百越的将军。
这并非做不到,只是很麻烦,时间也有点紧而已。
但可以一试。
韩非在和庄晓谈过以后,一直在思考百越的事情。
他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帝国对闽中郡的处置方式。
闽中郡的越人部族非常多,大大小小的,密密麻麻的,管理起来很麻烦,甚至比过去的蜀郡还要麻烦,所以帝国采取了往昔对蜀郡的处置方式,羁縻之策。
简单来说,就是废昔日的百越王号,改为君长,然后区域自治,不设郡守。
当然这里的百越王不是天泽,而是以前楚国立的那个天泽口中的伪王。
羁縻政策是为了方便的管理这些边远地区的异族土地,归根结底还是要保证帝国的统治,就算立君长,也得立听话的,天泽这种刺头肯定不行。
而岭南地区相比闽中郡,其地理位置更加偏远,复杂程度只会更高,掌控难度只会更大。
帝国倘若打下这片地区,如何统治,肯定是个大问题。
类比闽中郡,韩非有些猜测,不过还不清晰。
但岭南,百越,恐怕会比他之前所想的,要重要一些。
而庄晓对这些,其实…也不清楚。
这部分历史他不清楚,只知道秦国打岭南废了不少劲。
其他的,一概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