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平阳重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饭桌旁,气氛十分沉寂。  

庄晓坐在弄玉的旁边,焰灵姬和紫女坐到了一起,四人相对而坐。  

这也是韩非有事走了,不然焰灵姬就没得吃,厨房根本没有准备第五个人的饭。  

卫庄早早的就走了。  

七绝堂没了,现在新郑城中的消息,需要他亲自去打探,也是很苦逼啊。  

剩下这四个人,虽然没一个是儒家弟子,不过还是默默遵循了食不言的习惯。  

很快四个人就都吃完了。毕竟是早饭,不会吃太多。  

饭后仆役过来收拾了餐桌,几人也各自离开。  

先前姬无夜来紫女是知道的,仆人慌慌张张的通报了她。  

不过当时韩非在院中,自然由他去和姬无夜对线,紫女也就没有出面。  

后来庄晓和焰灵姬过来,她一看也大致明白了姬无夜大动干戈所为何事。  

她和庄晓一样,不知道秦王赦令,但也相信韩非可以解决此事,没多忧心。  

之后庄晓要先吃饭,吃完饭再谈事。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紫女不会在这种小事上拂他的意,也就没急着问焰灵姬的事,而是先吃饭了。  

现在饭已用过,该聊聊正事了。  

“看来刚才的骚乱就是她引起的了。”  

庄晓的房间里,他和紫女相对而坐。  

“很明显。”庄晓一摊手,“昨晚上韩非见天泽你知道吗?”  

紫女颔首,示意知道。  

“这就是结果。”庄晓补充道:“具体细节,等韩非回头和你们解释吧。”  

紫女再次颔首,没有再追问。  

庄晓再次开口说道:  

“紫兰轩的重建已经开始了。”  

“我知道。”紫女微微颔首,“昨天农家弟子来通知我过。”  

接着问道:“你让他们扩建紫兰轩了?”  

“是呀,反正要重新盖,正好趁此机会做个整体扩大。”  

紫女柔声回应:“没必要,既浪费钱财,又浪费时间。”  

庄晓一摆手,“这钱由罗网出,我还顺便让司徒万里帮我额外要了三千金的精神损失费和紫兰轩的误工费。”  

“你找罗网要钱?!”紫女感觉庄晓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庄晓理所当然的答道:“紫兰轩被毁主要原因就在于玄翦,我不找罗网赔,找谁啊?”  

他不在乎这点钱,这番举动就是在单纯的恶心罗网,或者说在恶心吕不韦。  

紫女也明白,昨天庄晓敢出口万金,肯定不在乎罗网的赔偿,只是在出气罢了。  

于是苦笑一声:“这更没有必要了,罗网怎么会低头呢?”  

经过前夜的一战,紫女对庄晓的战斗力有了深刻的认知(但还是不完全的),知道他确实不用害怕罗网。  

可这样一个威慑江湖数十年的庞然大物,怎么也不会向一个人低头的。  

紫女想得不错,它确实不会向一个人低头,但会向两个人低。  

更何况庄晓这也不是在向罗网索赔,而是另一个人。  

“谁跟你说赔钱的是罗网了?我是找吕不韦要的钱。”  

“上回秦国使臣遇害后,五天李斯就赶到了新郑。我同样给了吕不韦五天,把钱送来。”  

“他要是不给会怎样?”紫女不由顺嘴问了一句。  

“不给?他不是送了个假阉人给赵姬吗,正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他搞了个假阴实阳的人,我就把他变成假阳实阴之人。”  

言下之意,阉了他。  

紫女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接这话。  

沉默半晌,最后说了一句:  

“威胁秦国相邦,更加危险。”  

“这就要看这位文信侯怕不怕死了。”  

紫女不解,“他要是怕你,又怎么会让玄翦对付流沙呢?”  

“很简单,他不知道我和流沙的关系。”庄晓双眸微沉,低声回道。  

“不知道?你是说姬无夜向罗网隐瞒了你的存在?”  

“当然不是,”庄晓否定道,“罗网办事,从来都不会盲目依从别人给的信息。”  

“是罗网内部有人故意隐瞒了我的存在。”  

紫女眼神中的疑惑更重。  

“罗网的诞生很复杂,它并非由某一个人或势力组建,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自行从七国天下的阴影中脱胎而出的。  

当它成型的时候,遍布七国的恐怖罗网就随之而生了。  

它不属于任何国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只有着罗网的集体意志。。  

选择秦国,依附于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发展壮大,就是罗网的集体意志所决定的,而非某一个人。  

而历代的秦国掌权者,也只掌握有罗网一部分的力量,更多的仍旧隐藏在七国阴影中。  

现在的文信侯吕不韦是名义上的罗网执掌者,但不代表罗网内部没有其他的声音。”  

听完庄晓的这段话,紫女一方面震惊于罗网的来历,另一方面,也大概明悟了,为什么吕不韦的这场行动会显得有些儿戏了。  

“所以,罗网只派出了一位天字一等,还是个精神有问题的疯子。  

弑杀国君为天下不容,吕不韦确实不敢大幅调动罗网的力量,但也不可能让一个疯子来送死。  

只是他被蒙蔽了而已。”  

“吕不韦真的如此简单就会被罗网欺骗吗?”紫女有些迟疑。  

奇货可居之事名传天下,吕不韦如此精明一个人,会随便让人骗吗?  

“当然不会,吕不韦肯定比我更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