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案中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林星夜兼程,来到了2000公里之外的农村里,他假装是收购古董的行贾,在一个叫鲁村的地方住了下来。  

他家的对面就是19年前家破人亡的宋爹家,现在他们家只有一个老人,已经90多岁了。  

一个孤苦的老人。  

儿子,孙子,老伴在19年前为了一根竹笋和隔壁的鲁雄发生争执。  

鲁雄是本村有名的无赖,别说挖你家一根笋,就算是挖你家祖坟,敢和他争执的人都不多。  

偏偏老人的孙子才12岁,不懂事,见鲁雄挖他家的笋,自然不干了,上前拦阻。  

小孩的父亲见鲁雄打儿子,哪里还能忍得住?  

你打我可以,打我儿子不行。  

于是他也上前。  

鲁雄什么人?你这种骨架子的人,三个都不是他对手。  

这时候,老婆婆出现了。  

老人手里有根拐杖,举手在鲁雄头上猛敲了几拐杖。  

然后,惨案就发生了。  

鲁雄操起杀猪刀连杀了三人,转身逃跑了。  

这个案子一直就没有破获。  

叶林听人家讲故事,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还讲了鲁雄很多其他的事。  

叶林在村里待了两天,然后又在县里待了一天。  

几天之后,安泰医院病房里来了几个干警,穿着便宜,偷偷调取了宋三乌的病历档案,关键是还获取了一管血液。  

宋三乌的病情好得很快,他很庆幸在这么大的车祸中幸存下来。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来了几个邻居,看望病人。  

宋三乌是清江市郊外张家村的居民,很多年前投奔亲戚住在了张家村,是个老实人,娶了张家村的一个女子,做了上门女婿,  

宋三乌很有能力,在张家村很有声望。  

一个人,既老实有威望就很难得了,一般说,这种人是德高望重才行。你一个50出头的人,既然老实,怎么又会有威望呢?  

在现实社会中不是很符合逻辑。  

宋三乌做到了。  

他确实是一个老实人,平常从来不和别人争执,有矛盾了,他都会主动让,吃得亏,公认是好人,老实人。  

不过,为了大家的利益,宋三乌可拼得了命。  

在很多年前,张家村和香柏桥村争渠道里的水打了一架,张家村眼见就要输了,谁知平日老实巴交的宋三乌疯了一般,冲进人群,擒贼先擒王,把对方的领头人打翻,又把他们的几个干将打伤。最后张家村大获全胜。  

特别是5年前,张家村拆迁,为了村子里的利益,村长被收买,村子人眼看就要吃大亏,宋三乌冒了出来,领头和商家对着干。  

在他的努力下,更准确地说,拆迁方和宋三乌接触几次之后,妥协了,他们多拿出了5000万,最后,村子里每家平均多了64万的补偿款。  

从此后,张家村的村长之位就是宋三乌莫属了。  

不过,干了两年,他辞了村长的职位,做一个普通的村民。  

但是,不做村长了,村里面有什么事,都会来请示他。  

宋三乌除了是一个威望很高的人之外,还是一个财主。刚来张家村的时候,他很勤劳,贩卖鸡蛋鸭蛋,每天天刚亮就把鸡鸭蛋送到城里的菜市场,打出招牌,“假一赔十”、“坏一赔百”、“正宗的土鸡蛋土鸭蛋”、“张家村土特产”。  

生意特别好。  

工薪阶层那时候一年才挣2、3万,他就能够挣到7、8万。  

后来他在几个超市做生鲜,一年下来几十万很轻松。  

他老婆也是一个勤劳的人,生了一仔一女,一个上大学了,另一个在读高中。  

读大学的是女儿,13中的高材生,去年13中唯一的上了京大线的考试。她现在在京大大二。  

儿子也是学霸。  

所以,宋三乌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都说他家的基因好。  

这几天,来看望宋三乌的人络绎不绝。医院里对于探视管得很严,但保安人员经不起村民的哀求,一个晚上有几十人进来看望他。  

还有几个宋三乌不认识的人进来过,都提着水果。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句话已经有很多人说了。  

还有一句话说得更多。  

“一定是阴谋!”  

“是的,天禧地产要征收我们的地,宋大哥是他们最大的障碍!”  

“报了警吗?”  

“当然报了。”  

“有进展吗?”  

“还没有消息。”  

“我相信警方,最近,我们清江市出了一个神探,就是我们清水区出去的。”  

“你是说叶林局座吗?问题是,他怎么可能亲自破案呢?”  

就在担心叶林局座很难亲自破案的时候,叶林局座已经出手了。  

天禧地产公司的副老总和林经理被抓了,他们很快就招了,用汽车撞宋三乌是他们的预谋。  

这是一个大案。  

虽然宋三乌并没有死,但是,另一个人死了,一个无辜的人,就因为走在宋三乌旁边,那个中年女子不幸身亡。  

这个案子惊动了大人物,天禧公司的老总也被逮捕了。  

这个案子是叶林牵头破获的。  

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叶林领导的小组就破获了这个大案。  

叶林的名声又一次提升了。  

“叶局,神了你,你敢于直接就抓他们的副总,我们都为你捏了一把汗。”局里的同僚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