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心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推荐:巫医觉醒。  

常威不由得又认真看了一会刘牧樵的手术。  

突然,他的心脏“噗噗噗—噗”。  

乱跳起来。  

心悸!  

对,这就是心悸!  

这小哥的手术似乎有种魔力,它令常威主任心悸不已。  

常威认真看着,目不转睛,越看越着迷,眼睛都不愿意眨一眨,非常的吸引人。  

这样剪开!  

刀片还可以这用利用?  

越来越多的疑问。  

越来越多的惊喜。  

难道,我一直都没有做正确?  

我过去一直用的是错误的刀法?  

常威终于忍不住了。  

“这位小哥,你刚才的分离,为什么不用电刀?”  

“用电刀分离,就没有办法确认癌症组织与正常组织。这是忌讳。切忌,千万不要用电刀分离。”  

刘牧樵眼皮都没抬,认真在分离癌症组织。  

“似乎,你的手指比刀锋还锋利,分离时又快又准,我们可以练到这个水平吗?”  

“谁都可以。”  

刘牧樵回答得很干脆。  

“还有,你的刀法、剪法、镊子的用法,和我们略有区别,这有讲究吗?”  

“当然有讲究。这些基本技能,似乎是大同小异,但是,要成为高明的手术医师,就必须有纯正的刀法。如果你甘愿做平庸的手术医生,刀法、剪法等可以马虎一点,但是,想成为高明的医生,那就不行。”  

这几句话,如惊雷一般,所有的医生都魔怔了。  

原来,这就是精髓!  

这就是关键!  

刀法。  

剪法。  

镊子、钳子,等等,都有非常严格方法。  

这就和剑术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医生的方法,一是跟着老师学,二是平常自己的习惯,久而久之,不同的医生就有了不同的方法。  

刀法不同。  

剪法有异。  

最后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有的偏差大,有的偏差小。最后,不知不觉,有的医生水平高,有的水平低,在某个时期就遇到了自己的瓶颈。  

原来,我根本的问题就在这里啊。  

嗯,看来,前方的路还很远啊。  

翁庆生清醒过来之后,恨不得手舞足蹈,他太高兴了。  

找到了卡在瓶颈的原因,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谢谢。”  

翁庆生发自内心的感谢。  

“谢谢。”  

在一边观看的常威也不由自主,在内心深处喊了一声。  

喔!明白了。  

翁庆生借病人的目的原来是为了向这小哥学习啊。  

没错,这小哥是一个极好的老师,要向他好好请教。  

接下来,常威主任一边看,一边问,渐渐,他成了主要学生,翁庆生成了旁听生。  

翁庆生不忿。  

“你少问几句行不?”  

“做学问就是要不耻下问啊。”  

“你要脸不?你这叫下问吗?”  

“呃—我用词不准,但是,是一个意思,我不懂,当然就要问啊。”  

“病人是我的。”  

“好意思!病人是我们的。”  

“我向你们借了。”  

“呃——你也可以问啊。”  

“我喜欢静静地看,这样的收获最大。”  

翁庆生和常威两个吵起来了。  

他们吵,并不影响刘牧樵的手术。  

他也高兴。  

因为,他刚才的解答没有白费功夫,两位主任都领悟了手术技能的精髓,今后,他们的手术技能肯定提高一个层次。  

刘牧樵希望凡是跟他一起做过手术的人,都有所提高。  

实际上,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凡是和他一起做过手术的人,或多或少都学了不少东西。  

只是,有的人领悟得深一些,有的人领悟的浅一些。  

胡伯龙,杜小平,进步是很大的,他们都和刘牧樵做过几十台手术了,只是他们原来的起点比较低。  

现在,他们离一流好手并不遥远了。  

翁庆生和常威本来就是一流好手,经过今天这台手术,一流高手就彻底的巩固了。  

下一阶段,他们准备朝超一流好手迈进。  

当然,超一流好手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不仅要有坚强的毅力,还要有满腔的热情,更需要特殊的天赋。  

三者缺一不可。  

手术不知不觉又进行了半个小时,等翁庆生和常威回过神来,才后悔不迭。  

他们赶紧静下来,认真观看手术。  

手术做了4个小时。  

“小哥,你还没自我介绍。你是我遇到的手术天才——最有天赋的手术医生,你年纪应该不大,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你比我厉害多了。”  

常威看着刘牧樵那漂亮的关腹。  

“他是清江大学刘牧樵。”翁庆生介绍。  

但很显然,这种介绍,没什么价值。  

“他是胰腺外科的高手,曾经打败过滕策。”  

仍然没有价值。  

常威是肠道学科的好手,他根本就不认识滕策。  

“他是神经内科的专家,脑干穿刺和帕金森的手术治疗,癫痫的手术治疗,他有重大创新。”  

常威还是茫然。  

肠道专科和神经科隔行如隔山。  

“他本科才毕业,就被清江大学聘为教授级研究员。”  

“啊?”  

常威终于有反应了。  

本科生被聘为教授,那绝对是天才。  

“刘牧樵教授,我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