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跑不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推荐:巫医觉醒。  

刘牧樵留下了一个处方。  

一个中医处方。  

每一天吃一剂,调理身体的古方,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古时候是贵族人家享用的补方。  

延年益寿,增加身体各方面的机能。  

这样的方子,普通人吃不起,一剂上千元的成本。  

两个小时后,刘牧樵和苏雅娟离开了老人。  

老人不能打扰太久,一般的人见他,都是有时间限制的,15分钟必须走人。  

刘牧樵是唯一可以久坐的人。  

但是,刘牧樵还是会看准时间,从来不会超过两小时。  

与刘牧樵保持这种关系的人,一共有4个,3个住在京城,1个住在珲城,估计过不多久,这个老人还是会要回到京城的。  

这里,已经找不到过去的熟人了,村子也不存在了,都变成了工厂,一点影子都找不到的故乡,还有必要留恋吗?  

还是回忆中的故乡比较亲切。  

第二天早上,刘牧樵和苏雅娟坐上飞机,回到了津城。  

陈教练见刘牧樵回来了,心上的一块石头落地。  

他昨晚和助理教练分析了今天的对手,青山大学队实力不可小觑,有两个是俱乐部青年队的球员,一个是国青队的球员。  

俱乐部的球员都是前锋,一个11号,一个9号。  

国青队的是打后卫的,在国青队穿4号球衣,在青山大学队也是穿4号球衣,他是球队的队长,负责中场和后卫。  

由他组成的后卫,有钢铁长城之称。  

本来,他们完全有实力作为小组第一名出线,但是,足球充满着不确定因素,最后他们以第二名出线。  

“4号,9号,11号是他们的核心人物,这场球不好打。”陈教练对刘牧樵说。  

刘牧樵看了一些数据,也觉得,这场比赛确实不好打。  

关键是,清江大学队没有刘牧樵的话,这支球队就成了末流球队,毫无战斗力。  

刘牧樵想了想,还是坚持自己的战术,只是,现在不需要再故意隐瞒自己的实力了,也不能隐藏了。  

现在是来真的,一旦失败,就都玩完了。  

进不了8强,什么都不是。前面打得再好,也没有半点意义了。  

吃了午饭,刘牧樵不得不老老实实回到宿舍休息,陈教练和苏雅娟反复对他说,赛前一定要有好的状态。  

刘牧樵睡了一个好觉,连梦都没有做。  

比赛进入倒计时。  

两支球队互相见了面。  

刘牧樵特意看了几眼4号,9号和11号。  

11号身材大约1米8左右,身材匀称,是一个前锋的好苗子,特别是争头球有一定的优势。  

9号身材1米75左右,很强壮,冲锋陷阵也是不错的球员。  

4号只有1米7多一点,身材结实,非常好的后卫,这人短距离的冲刺速度一定很快。  

似乎对方也掌握了这边的情况,他们都朝刘牧樵看。  

不过,眼中都满是疑惑。  

刘牧樵个子不是很高,1米75的样子,也不很强壮,只有65公斤左右。  

他会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刘牧樵微微笑了笑,算是给对了一个招呼。  

比赛开始。  

都比较稳重,来回进攻、防守了几个回合之后,首先耐不过性子的是青山大学队。  

他们发动了一次有威胁的攻势。  

清江大学队球门险象环生。  

特别是11号的投球,两次被他顶上。  

刘牧樵也参加了防守。  

刘牧樵得球。  

他没有传出去。  

自己带球突破比较保险。  

果然,青山大学队的4号很厉害,他的速度不比刘牧樵慢,刘牧樵跑了几十米,竟然没有把他甩脱。  

前有敌人拦阻,后有追兵,刘牧樵的优势受到了威胁。  

不过,他还是突破了几个对手。  

可惜,陈斌和吕亮并没有追上来,他们的速度没有跟上,但他们在努力。  

刘牧樵做了一个假动作,猛然刹车,4号越过了刘牧樵,两个防守队员被跑错了方向。  

刘牧樵身边再也没有防守队员了。  

他从容地把追上来的陈斌。  

陈斌带球往前冲,两名防守队员飞身拦截。  

陈斌及时把球传回来了。  

球到了刘牧樵的脚下。  

还有20米距离。  

刘牧樵起脚怒射。  

皮球划着一道美丽的弧线,朝球门飞去。  

守门员愣住了。  

他没法判断球将飞向哪里。  

这是一个漂亮的香蕉球。  

球进了。  

1比0!  

看台上轰然一声喝彩。  

这个球太职业化了。  

即便是职业球员,也很难踢出这么好的球。  

时间,23分45秒。  

重新开球。  

进球之后,对方有了变化。  

一是,4号盯刘牧樵盯得更紧了。  

二是,他们打得更积极了。  

9号和11号突前得更厉害,他们急于扳平。  

这很正常,淘汰赛,就怕落后,一旦落后,急于求成的思想肯定会很严重。  

他们又打了两波很有威胁的进攻。  

刘牧樵积极参加防守,他重点防11号和9号。他们两个是青山大学队的主要得分手。  

不过,一有机会,清江大学队就会打反击。  

4号很强大。  

但是,刘牧樵善于跑,他满场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