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开腹大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推荐:巫医觉醒。  

进了手术室,病人已经休克,正在抗休克治疗,血浆已经输上了,正在合血,一次就申请了10个血。  

一次申请10个血,要惊动血站站长的。  

大出血!  

极度危险的病人。  

副主任医生谭毅已经在铺巾了。  

胡伯龙在洗手。  

还有两个医生在帮忙。  

护士在忙碌着。  

蒋薇薇和刘牧樵进来稍晚,也穿好了洗手衣。  

“血压怎么样?”  

胡伯龙急迫地问。  

“再开一条静脉通道!”  

“在打,但是打不进。”  

“那就考虑做静脉切开!”  

胡伯龙在和护士对话。  

刘牧樵几步走了过来,“让我来!”  

他一边说,一边伸过手,要护士让给他来做静脉穿刺。  

护士差点要呵斥刘牧樵了,我护士还打不进的针,轮得到你医生吗?但随即想到,哦,对了,他是谁呀,他是刘牧樵!  

刘牧樵最先出名就是静脉穿刺。  

刘牧樵接过针头,眨眼之间就建立了静脉通道。  

“嗯,不错啊!不到一分钟就成了,有两下子啊。”  

胡伯龙第一次见刘牧樵静脉穿刺。这虽然只是一门小技术,但也是一门地地道道的技术啊,不佩服还不行!  

“试试徒手止血?”谭毅问胡伯龙。  

“好,现在血压太低,不好动刀子,你试试徒手。”  

患者腹部有个开放性伤口,谭毅刚好能够把手探进去,在里面摸索了一会,一点效果都没有。  

“我来试试。”  

胡伯龙接下来开始了徒手止血。  

他把最可能损伤的几支血管都摸索了一遍,根本就没有找到出血点。  

徒手止血也只能是试试,在理论上讲过,但是实践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徒手止血——这种腹腔内,没视野的地方做徒手止血,有时候还出现新的出血点。  

当然,有时候也能做到,那多半是在看到了出血点,在出血点部位,或者是出血血管的上游掐住止血。  

现在这种情况下,要徒手止血,大多数的情况也就是试试而已,没有谁会指望达到目的。  

胡伯龙也是在无用功。  

刘牧樵和蒋薇薇都洗好了手,只等血压稍微稳定一点,就立即开腹。  

但是,从胡伯龙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可能要冒险开腹了,即使血压不上来,他也要强行打开腹腔。  

也许这是唯一的机会。  

“麻醉师,我要开腹了。”  

麻醉师很犹豫。  

这种情况下,麻醉师是很难决策的。  

休克的情况下,怎么麻醉?  

当然,也可以不麻醉。但是,等会抗休克成功,中途怎么麻醉?  

“让我试试。”一个声音来自于胡伯龙的身后。  

“你?”  

胡伯龙看着刘牧樵。  

“是的,给我试试吧。”  

上次,他徒手止血成功过一次,给他试试?  

“你放心,我只需要3分钟。”刘牧樵补充一句。  

上次,孙涛也只给了他3分钟。  

“好吧,你试试,不过,腹腔里有很多血管,你轻柔一点。”  

刘牧樵没有多说,走到患者右前方,把手探进了腹腔。  

一分钟后,刘牧樵说:“我抓住了血管破损处,血止住了,但是,我也不松手。”  

嗯,果然,血,没有继续增加。  

“好,稳住,我们一边抗休克,一边准备开腹,你别松手就行,病人有救了。”胡伯龙脸上露出了喜色。  

腹部损伤,最怕就是怕止不住血,止住了血,命就捡回半条了。  

“加快输液速度,再催一下化验室,尽快送血过来!”  

过了10几分钟,输上了血。  

“血压60/30Hg。”麻醉师说。  

“可以做麻醉了吗?”胡伯龙急着想开腹。  

只要开腹止住了血,修补了血管,内脏,患者才算度过危险期。  

“我用复合麻醉,你们准备好吧。”麻醉师懂得胡伯龙的性格,他比较愿意冒险。  

在医疗上,有时候,冒险是成功的关键。很多危重病人,遇到敢冒险,敢担当的医生,那是患者的福气。  

近年来,由于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医生不愿意冒险,也不敢冒险,不少的患者就因此失去了机会。  

胡伯龙亲自开腹。  

刘牧樵认真地看着。  

上次,一个阑尾炎,刘牧樵还把伤口划得歪歪斜斜,毛毛躁躁,深浅也不一致。  

现在看着胡伯龙一刀划下去,不得不惊叹。  

好手艺啊!  

一刀从上到下,笔直的,深浅也一致,整整齐齐,看着都舒服。  

我什么时候能练成这么一手好手艺呢?  

第二刀,胡伯龙切开了脂肪筋膜层。  

第三刀,切开了腹直肌鞘。  

今天开的口子不是腹部正中线,而是偏左。考虑脾脏、胰脏、左肾和左侧的肠管受伤可能性大。  

切开腹直肌鞘时,仅仅是在上面轻轻地划了一线,没损害半点肌肉,连血也没有。  

好手艺!  

刘牧樵心里不由得又赞叹了一句。  

然后是撑开肌肉。  

最后,切开了腹膜。  

这个过程,胡伯龙仅仅用了3分多钟。  

四刀!  

上次那个阑尾炎,刘牧樵到这个步骤,整整用了30分钟,差距不是一点点啊。  

谭毅接过吸引器头,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