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规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赵一霖意犹未尽。  

可惜,孙涛走了,还把秦科长也带走了。  

邹医生吓得够呛,他突然发现,赵一霖原来这么生猛。  

赵一霖把孙涛骂得狗血淋头。  

当然,孙涛并不是灰溜溜的走的,走时给了赵一霖狠话。  

“你赵一霖有本事今后不找我!”  

然后带着秦科长走了。  

赵一霖很庆幸,因为孙涛走的时候,忘记说取消今天的评估。  

虽然他走了,但是主考官还在,宋百年并没有走。  

他不走是有原因的,作为临床科室,孙涛,赵一霖,他都不能得罪,还有一个人,他隐约感到也不得罪,这人不是别人,而是实习生刘牧樵。  

“继续吧,算了,我也不问你了,你就直接做吧。”宋百年说。  

直接做,行家用眼睛看更实在。  

“安定10毫克。”刘牧樵对麻醉师说。这是他第一次用麻醉师。  

何巧是麻醉科的主力医生,今天因为孙涛要看手术,所以,她大材小用,来执行一个最最简单的麻醉。  

平常,就是护士推一针,病人眨眼睡着就完事了。  

万一有不睡的,再10毫克,反正死不了人。  

何巧推完安定,病人的睡眠又加深了一步。  

刘牧樵迅速做准备,他想在第3次推安定前做完手术。所以,一直到进针前,总共才用了5分钟。  

还没看穿刺,宋百年就已经不淡定了。  

这是实习生吗?  

刚才所有的准备,都是专业培训之后,又要经过很多年的实践,才可能达到这种熟练程度。  

刘牧樵熟练得可以和手术室的高年资护士相比。  

刘牧樵望了一眼宋百年,“我开始了。”  

针尖在颅骨孔外停留了三秒钟,接下去,刘牧樵把针推了进去,在进到3厘米的地方减慢了速度,他似乎真的拐了一个弯,接着,又快速往里推,到了6厘米处,刘牧樵似乎在“听”,慢慢,慢慢,往里推进了7、8毫米。  

刘牧樵停止了推进。  

“到了。”  

“你‘听’到了?”  

“是的,这里是病变组织,很多的细胞,啪啪,很清晰。”  

宋百年摇摇头,“不可思议。”  

刘牧樵开始取组织,取了三个部位,放进了活检瓶里。  

刘牧樵轻轻地抽出穿刺针,邹医生迅速上来收拾器械。  

“就这样结束了?”  

宋百年恍惚在梦中,他内心在呐喊,怎么可能?  

加起来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还是在没有抢时间的情况之下,最快,刘牧樵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做完。  

宋百年不知道是怎么离开神经内科的。  

他受到的刺激不小,自己最少三个小时做完的活检,他仅仅只需要10分钟,真他马的太令人费解了。  

不,我不承认,这是不可能的,从理论上就不可能!  

可是,宋百年又不得不承认,刘牧樵真的完成了穿刺活检,并且,还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不可能。  

得坚持这个结论。  

理论上都不可能的事,怎么可以在实际中实现呢?  

他梦游一般来到了医院小会议室。  

“怎么样?失败了?”孙涛急切地问。  

“成功了。非常成功。仅仅用时15分钟,还有潜力,10分钟就行。”宋百年还恍惚在梦中。  

“成功了?这小子!”  

“怎么可能呢?”  

“可是,你亲眼看到了,他成功了对不对?”  

“是的,非常成功。”  

“他真的能够‘听’到?”  

“是的,他从开始就在‘听’,他还感染了我,使得我也认真听。”  

“你听到了吗?”  

“没有。”  

秦科长一直在旁边听。  

最后,他问:“立不立项?”  

孙涛眼中一道阴毒的光芒,缓缓说:“不,立!”  

“立,还是不立?”秦科长没听懂。  

“当然不…立!”  

秦科长一头雾水,他不问了,改个时候在问他。  

宋百年回到了神经外科,他坐在办公室里发呆,一坐就是两个小时。  

“宋主任,明天的穿刺活检按计划进行吗?”另一治疗组的主治医生问。  

“不做!”宋百年大声喝道。  

怎么回事?  

这个主治医生吓了一跳。  

这是怎么啦?  

平常的宋百年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科室里的活检基本上都是他做,他也十分乐意做,对人,也是和蔼可亲。  

磕错药了?  

主治医师还想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明天做活检的这个病人,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至少,术前谈话的问题,禁食的问题,术前用药的问题,这些都应该在今天准备好。  

“主任,真不做吗?”他小声说。  

“是的是的是的!!!”宋百年大声吼叫。  

主治医生赶紧跑了。  

一定是受到了重大刺激。  

一打听,哦吼,原来是一个实习生刺激了他。  

地位不保啊!  

宋百年这几年确实风光无限,在省神经外科学会,他做到了常务理事,一旦晋升主任医生,很可能是副会长。  

确实,一个穿刺高手,不仅仅是努力就行的,还得有天资,还得有机会,还得有资源。  

98.7%的成功率,造就了宋百年。  

赵一霖被请到了院长办公室。  

院长姓皮,五十多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