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楚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两幅赵佶放一边。  

又打开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  

盒子里卷着一幅画。  

朱晨阳小心翼翼地卷开画。  

首先第一眼就是毁画不倦隆隆盖满的铃印。来自清宫。数一下7个,加上其它收藏者的铃印,一共12个铃印。  

这是一幅许道宁的画。很多人对这个画家很陌生。  

北宋画家。活跃于北宋中期。擅山水,师法李成,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人称能得李成之气,时人曾有“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之说,可见在当时影响颇大。  

像郑板桥,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所以产量很大。所以,郑板桥的画现在存世很多。许道宁也干过卖.....药。客人买一副药,送一幅画。很骚的操作。买一赚一的好商家。所以,他的画产量也很大。所以,他的画从北宋传到现在也有几幅。  

《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渔父图》这些世界级别的珍贵的画作分别被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和日\1本藤井有邻馆。  

这个人还有个骚操作。在市井闹市间每每发现谁谁长得相貌丑陋,就到小酒馆铺开纸,取来笔墨画那个人寻开心,围观者有认识那个人的无不放声大笑。如果恶作剧中被作弄的人不知道的话,大家伙儿乐呵乐呵也就罢了,有时候恰巧被人家察觉,人家当然不乐意了。有点涵养的损他两句拉倒,可是有时遇上脾气大的,往往会“为其人殴击之,至碎衣败面竟不悛。”、  

被人家打得衣服破碎,面孔流血,满脑袋是包应该有所收敛才是,但是许道宁“竟不悛”,依旧我行我素,满不在乎,改不掉这种整蛊耍戏人的癖好。这是个古代版作死小能手。  

所谓,诗人多好酒,画家多怪癖。很多大画家行为举止或颠或狂,或古怪或奇异,令常人所无法理解。如近代的张大千嗜冰如命,狂吃十余只螃蟹后吃掉四杯冰淇淋险些丧命;齐白石非常吝啬,家里的各种柜子经常锁着,一斤重的钥匙串儿常常带在身边;唐云好茶,可以把喝剩下的茶叶捞出来,淋上麻油当凉菜吃。  

画家的怪癖具有“遗传”性,近代画家的老前辈们——古代画家的怪癖更是五花八门,有些诡异行为令人匪夷所思。  

这一幅许道宁,大概率也是薄仪的时候流出来的。薄仪退位仍居住在清宫,直到张玉祥将他赶出清宫。这段时间,他经常把清宫的物件偷出去卖。  

将这幅许道宁放在一边。  

继续拆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卷了两卷画作。  

朱晨阳小心翼翼地卷开画作。  

是两幅肖像画。  

高宗像。高宗皇后像。清高宗就是隆隆。  

作者朗世宁。  

这是个洋画师。意大利人,康熙五十四年来华,随即入宫,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设计,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故先后受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的重用。属于‘大内高手’。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不用问,问就来自清宫。  

一共清点了102幅字画。300多件瓷器,其中不乏清官窑。  

拆开一个油布包。一个箱子。  

打开箱子。箱子里很多竹简。有些竹简残破了。有些竹简断掉了,有些竹简有些碳化了。不过,都编了序号。在每一张竹简上糊了一张纸片,纸片上用细毛笔写了序号。破译的时候按照序号排序就可以了。  

如果竹简混乱,没有序顺,光给竹简排序就是一项极大的工作量。给竹简的破译增加很大的难度。  

每一次,竹简的出世都会考古界的轰动。  

为什么?  

因为,竹简是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文字载体。因为种种原因,距今越远,历史越模糊。特别是先秦的历史,  

经过小政的焚书坑儒,再加上,项羽火烧阿房宫,把先秦的历史烧得差不多了。后人对先秦的历史是连蒙靠猜的。所以,每一次竹简的出土。都是改写,纠正历史。将尘封的历史重新显现出来。比如,清华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长沙仰天湖楚简,战国帛书等。每一次竹简的出土,都会震惊考古界。  

戴着白手套数了一下,一共1207片简。  

将竹简放在一边。  

继续打开了一个箱子。  

里面有一个石像。  

椭圆形,漆黑外表,部是个恐怖的兽面。  

这是个镇墓兽啊。  

“镇墓兽”一般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形象恐怖,  

一般是一对。没猜错的话。还有一个。  

果然,在旁边的一个箱子里找到了。  

继续‘开箱’。  

下一个箱子开出了一个陶制猫头鹰。猫头有点夸张的眼睛瞪出来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只陶鹰尊,氏族的守护神,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这可是一件国宝。  

这件陶鹰虽比不上陶鹰尊,不过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接下来在箱子里开出陶牛,陶狗,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