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抉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二十二集团军孙震,跟坂本旅团,不是第一次交手了。  

当初在太原城外,二十二集团军遭遇就是坂本旅团和第5野炮联队。  

鬼子的炮弹,毒气弹,跟不要钱的往阵地上砸,  

阎老西又把自己的炮团撤走了。  

仓促拉上战场。  

装备,炮火,差距巨大。  

更要命的是鬼子枪法,掷弹筒很准。  

攻击也非常有章法。  

缺乏情报,没有战场准备,连防御工事都没有时间构筑的二十二集团军,匆匆赶到战场,被坂本旅团打了个落花流水。  

部队只差一触即溃了。  

再次遭遇这个对手,望远镜里看着膏药旗竖起在阵地上,孙震恨得压根痒。  

出来混,迟早就要还的。  

临沂之战,不仅仅是为了增援庞炳勋。  

同样是二十二集团军的复仇之战,眼看着66军重炮团,炮弹不要钱的跟鬼子砸过去。  

二十二集团军的弟兄,已经饥渴难忍了。  

偏偏郭勋祺安排的攻击序列,他们排在了最后。  

他一直看着手腕,最后时间每一分钟都是煎熬。  

时间一到。  

面对24师副师长吕康,孙震迫不及待的呼喊出来。  

“吕康,吹响冲锋号,老子今天要为我二十集团军山西死伤的将士复仇!”  

随着号声响起,正北方向的孙震,几乎把所有的轻机枪都集中在了冲锋的前列。  

他亲自抄起一挺捷克式,冲了上去。  

24师是孙震起家的部队,他如今任然亲自兼任师长,虽说只带出了一个旅,其他两个旅的兵是27和2师的。  

他这个集团军副司令,仍然兼任这个混编师的师长。  

哪怕是按照周小山打仗的命令,所有校级以上的长官,都统一戴着督战队标志。  

在洪洞整军的时候,他每个师都呆过不短的时间,川军弟兄对这幅面孔熟悉的很。  

集团军副司令亲自冲出去了。  

几个副师长,旅长都不敢招呼战斗队形了。  

指挥士兵一窝蜂的往鬼子阵地上冲。  

庆幸的是,鬼子完全被吓蒙了。  

西面,西北面的喊杀声冲锋号不断,喊杀声刚刚响起。  

阵地里的防御方向也随之移动。  

正北面的攻击又来了。  

这些川军疯了。  

没有章法,没有队形,突前的机枪时不时喷射出火焰。  

尽管负责北面防御的指挥官,嘴里喊着开火。  

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上一个小时,还在想着攻陷临沂,建功立业,一转眼,坂本支队被重重包围。  

巨大的落差,武士道也无法接受啊。  

这个方向布置的日军本身就很少,两个中队还调走了一个。  

剩下的士兵们射击水平连平时水准的十分之一都没能发挥出来。  

敌人太多,川军蓝灰色的军装,看起来也是黑压压一片,哪怕颤抖着双手,也能击中前面的中国军人。  

倒下去一个人,几个人,几十个人,并不能阻挡对手进攻。  

一转眼,悍不畏死的川军,已经冲到离阵地只有二十米左右的地方,连手榴弹都扔进了战壕爆炸。  

阵地上的鬼子转身就逃。  

他们甚至忘了教程里面教授的一边逃跑,一边要回头开枪射击。  

重机枪手,甚至把九二式重机枪也丢了。  

跟着战壕里士兵一起疯逃。  

根据任务地图,孙震只需要占领鬼子外围构筑的临时阵地。。  

一口气冲垮对手第一道防线的士兵,兴奋的很。  

眼看着想要继续像里面冲。  

孙震吼了起来。  

“二十二集团军弟兄,停下来,服从命令,就地防御!”  

看瞅着士兵亮出个屁股,让川军随便捅,士兵们哪能在夹杂的枪炮声中挺清楚这道命令。  

哪怕战前看过了任务地图,明白只攻击到这个位置。  

打落水狗的机会,谁也忍不住啊。  

“停止冲锋号,旅团长,立刻命令士兵就地依托战壕防御,马上向郭军长发报,我们已经到达预定位置,鬼子在后退收缩,请求下一步任务。”  

刚才的冲锋,孙震发现倒下去几十个弟兄,可是鬼子在阵地上,也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没有吃亏。  

但是不过瘾。  

接下来,二十二集团军任务,是扎住口子,不要让鬼子从自己这个方向突围,至于进攻,他要等着郭勋祺的命令了。  

孙震有些按捺不足自己的兴奋。  

板垣征四郎,却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  

该死的川军,一个旅团就把你们引出来了,脸呢?  

你们不是只会打大仗的吗?  

趁着第5师团正在跟庞炳勋决战,你们就从背后下手,算什么武士,有没有军人的荣誉。  

“师团长,川军要致我们于死地啊,北面和西北面,东南面和临沂城,东面和北面,几支中国军队的结合处,正在重叠,他们想把坂本支队,留在临沂城下!”  

“坂本君,你应该庆幸,他们不是围三缺一,我不知道甫系川军这次的指挥官是谁,按照大汶口战场的报告来看,绝不是同一人,如果他们围三缺一,那才叫危险,引领着我们朝着唯一可以突围方向,一脚踏入陷阱!”  

板垣征四郎松了一口气,继续说。  

“坂本君,你立刻询问前线指挥的大队长,联队长,迅速查明,前方部队可能的番号,以及那个方向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