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兼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在准备起身的周小山,被身后的手摁了下去。  

“姐夫,你太累了,看看我掐头的手艺怎么样?妈妈说我手艺很好,专门治疗疲惫和头疼。”  

“说吧,找姐夫什么事情,不要太贵,你姐夫打仗打成穷光蛋了!”  

周小山这个小姨妹,真是人小鬼大冰雪聪明。  

“不是钱啦!”  

不是钱更可怕。  

周小山怕了这思维天马行空装大人的小妞,她只是跟自己比较亲?  

身后响起银铃一样的笑声,卓家二小姐想起父亲当年嫌弃的满身铜臭的语调,现在在卓家已经不是事了。  

“我想跟着浩然去苏联,可是又想等着看外侄儿出生!”  

“嗨,我也希望你们早些走,早点把设备运回来,就早一些投产,因为第二笔交易的关系,也许会延迟!”  

“真的?”  

就这,根本就不是事。  

终于松了一口气。  

“即便是提前敲定,也没关系,我也可以让你们走第二批,帮我问问浩然,他想不想去大米粒坚读书,你也可以去!”  

“不行,我舍不得浩然去,也舍不得离开姐姐!”  

“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完了给我答复!”  

“可是我也想姐夫在旁边陪着姐姐!”  

“我也想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小姨子长大了,有婆家了,是兄弟的未婚妻,在这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让岳父母看见,嘴上不说,也不知道心里怎么想,被外人看见,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子。。  

陈浩然和卓青然的未来,他还是要尊重人家自己的选择。  

尽管小姨子人小鬼大,做事极有主见,确实觉得年龄太小了一点。  

周小山起身笑了笑,逃回房间抱着大肚婆睡觉去了。  

李宗仁在安徽,一呆就是十多天,康泽那个特务头子去查永川的事情去了,他浑身上下觉得骨头都松了二两。  

当着刘湘的面,班门弄斧,饶有兴趣的总结起了川军抗战胜利的秘籍。  

在他看来,国民政府除了腐败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蒋某人身上,而川军独立作战,最大限度的回避了这些问题。  

首先,他认为蒋某人军事素养很低。  

老蒋在日本陆军学校“深造”了几年,但只是个马夫而已。外行,但是却非要瞎指挥。比如凇沪抗战,把70万精锐大军投入进去,正好让武器装备精良的日本海陆空军有了用武之地。  

南京保卫战,更是既无必要,又无可能,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白白葬送了军校教导总队等淞沪回撤的精锐。  

重用庸才,汤恩伯,顾祝同,刘峙,因为他们效忠老蒋,  

麾下不仅草包多,大嘴巴也多,离心离德者故意出卖情报的更多,虽有军统中统等特务机关纠正,但是却被对入各个领导层,分化瓦解。  

最高消息还没传达到前线部队将领,对手已经知道并做好部署。  

李宗仁还是很敢说的,陈诚偶然路过,听着李宗仁在刘湘面前吐槽没收住嘴,那个心惊肉跳。  

李长官很感谢川军的礼遇,不仅跟刘湘敞开了说。  

同时跟郭勋祺,范绍增,唐式遵,潘文华和冯天魁也单独面谈了一次。  

最大收获,是他肯定了国民政府到处都是筛子的结论。  

国府一群的亲日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立的什么低调俱乐部,在鬼子占领南京以后,又蠢蠢欲动,变成公开的鼓吹中国必败。  

还真适合被周小山装一卡车炸药给他炸了。  

现在他就等着康泽审讯出结果,看川军的好戏了。  

川军之所以在太湖打的不错,是一是掌握了扬长避短致胜的秘籍,二是恰如其当的回避了让委员长瞎指挥的命运。  

刘湘麾下的五虎上将都愿意北上,李宗仁能感受川军将领为国殉难的决心。  

但是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流露出有被人当成炮灰的担心。  

他们不怕在对日作战中牺牲,只担心自己牺牲没有价值。  

李宗仁同意了刘湘的请求,冯天魁,郭勋祺,潘文华渡北上。  

他们自主选择战场,自己决定该怎么打。  

双方皆大欢喜,哪怕有陈诚,康泽在刘湘身边盯着。  

远在武汉的侍从室,也担心这两个地方诸侯合谋。  

趁着青岛,杭州陷落。  

国民政府决定下个月在洛阳召开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  

别说李宗仁,陈诚被点名参加,连刘湘和他麾下的五虎上将,也没有逃过必须到场参会的军令。  

冯天魁跟刘湘肯定不会忘了那个远在四川的小子。  

谁知道贺国光在安徽呆上瘾了。  

一直没走,还老生常谈。  

“甫公,这次好不容易你把周小山哄回了四川,干脆留在四川,我在重庆行营给他找个兼职!”  

这话一出,刘湘,潘文华,郭勋祺有点傻。  

怎么可能,七战区的二十三集团军还等着这小子做计划呢。  

沉不住气的范绍增,噗呲的就笑出声了。  

突然想起,不管是陈诚,还是李长官查阅到的作战资料,都没留下这小子指挥的痕迹。  

赶紧躲在冯天魁身后,转身就往外面跑。  

“刘总司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小山这样经济型人才,留在前线,就是巨大的浪费,我可以向军委会申请,让他统筹四川的赋税和征粮!”  

竖起耳朵听着身后贺国光提高声调的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