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偷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理由很充足,冯天魁赞许的看了一眼自己儿子。  

自从跟着自己到山西抗战,在血与火之间的战斗中,这小子成熟了很多。  

那天打穿插,他把自己两个跟班都带去了,打的非常好。  

有些抱怨,也是他让人在军中散布的。  

六十六把缴获日军的装备给十八集团军,国内抗战的局面很复杂,这件事很难大范围的保密,冯天魁笑了很灿烂,自己儿子也看懂在这种复杂的局面,把水搅浑了。  

“有进步?你对十八集团军怎么看?”  

“他们凭借拙劣的装备,敢跟鬼子刺刀见红,就是好军队。”  

“你得记住,不管川军也好,十八集团军也好,都是蒋某人的心腹大患,恨不得早日除掉,现在他蒋某人不敢亲自下场,就想方设法借助日本人的手。康泽那边,能和他周璇就周璇,周璇不了干脆脱身,做个纯粹的军人,反正你没有进入过他的别动队,职务是重庆行营任命的,康泽没有给你别动队的证件。”  

郑冲用力的点了点头,冯天魁又继续说。  

“周小山打的这几仗怎么样?”  

“漂亮,我没这个能力,六十六师在永州的训练,在对战日军时候非常有针对性,跟其他军队不一样,士兵们打起来很自信,周小山虽然在嘴上狂妄叫嚣,布置的时候也从不轻视对手。”  

儿子虽然能力比不上周小山那个妖孽,可是进步很大,还带着警卫团一个营,上前线跟鬼子干了一场,自从出征山西,好像开窍了,现在脑子并不比封萍和齐俊差。  

日军驻守石家庄的两个联队,隶属于108师团,整个师团是以日军第八师团留守在日本的部队为基干编成的,本身也不满编,二十师团东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甚至抽掉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加强到二十师团去了。  

六十六师打掉了日军十五混成旅团,击溃了二十师团,为营救二十师团,两个主力联队紧急调入了山西,其余各部队,现在分散驻扎在平津,保定等地,主要任务是静态防御,并且守护部分物资。  

本来石家庄这里,驻守着一个步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炮兵联队的大日本帝国皇军,可是河北实在没有什么中国军队的抵抗力量存在。  

步兵联队抽掉了,辎重联队和炮兵联队,虽说是两个残部,依旧有着近三千皇军士兵在石家庄以及石家庄火车站驻防。  

这么多日军士兵在一起。  

他们自己也能感觉比较安全。  

华北方面军今天收到了娘子关被攻陷的情报,并没有及时下发给石家庄驻守日军,他们不认为一二二旅会东进。  

他们对中国军队有着足够的了解,因为中国军队是战区制的。  

不管是六十六师也好,十八集团军也好,都是二战区的部队。  

一旦要跨战区作战,需要同时给两个长官部通报。  

双方沟通和批复计划,绝非三两天可以达成的。  

何曾料想会有这样一个家伙,胆大妄为,连战区不放在眼里。  

借口查清追击二十师团残部,从娘子关一口气不停歇,打了井陉还不算,在凌晨三点时候,就坐着火车,到了离石家庄火车站只有六公里的地方。  

不敢再往前了,往前就到南下的十字路口了。  

别说铁路需要扳道,周小山更担心惊动鬼子。  

司机的情报很清楚,周小山也路过石门两次,民国时期的城市都不大,石家庄一片平原,这个城市有城墙,并不完整,城里没什么战略要点,整个石家庄的日军,九成都在火车站。  

火车站分成两坨,一坨是外围东北方向的仓库,有着辎重联队的日军和几百辆汽车。  

楚天舒带领一二二旅侦察营,警卫营,直属连一排去偷袭,跟他身后的是822团和机炮营一连。  

周小山带领直属连二排,以及821团和机炮营二连。  

副旅长刘震川带领直属连三排,和823团,后面作为援兵。  

如果石家庄是趁夜袭取,而不是强攻。  

那么刘震川立刻汇同火车司机南下,带领823团以及旅直属部队,直属连三排,南下,进攻平汉线上的日军。  

火车停的老远。  

在夜色的掩护下,六十六师直属连两个排沿着铁路左右方向开进。  

很快到了月台边缘。  

摸哨,然后全副日军装扮的士兵替换,六十六师的活干的很漂亮。  

哪怕哨兵有三人在铁路月台,也苏海带着人搞定。  

至于罗亮身边的一排,偷偷的沿着铁路,猫在月台身下,想前方的鬼子巡逻队摸去。  

尽管日军非常放松,可是石家庄火车站毕竟囤积这么多物资,他们刚到月台边缘,解决了这边的哨位,就发现了两只巡逻队。  

七个人一组,其中一组,顺着铁轨和月台边缘你,正在往这边过来。  

好些士兵还第一次看见直属连一次性摸哨一个好几个人。  

猫在站外,紧张的发抖。  

只有周小山和几个射手,沉着的端着带消音器的G98,每人套住了一个对手。  

很顺利,直属连八个兄弟,趁着日军巡哨过来,一跃而起。  

把鬼子都拖下了月台,一刀毙命,声响都没发出来,又朝着前面那队背道而驰的鬼子摸去。  

苏海连忙挥手,又一队伪装的日军,及时跑到刚才的位置,列队完成,向他们这边慢慢巡逻。  

周小山跟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