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降临】(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三十七章降临“JUZ7703型防寒装备,原型是NASA使用的宇航外部作业太空服装备,我们进行了改造,更适合陆地作业。拆除了一些对射线防护的东西,以及一些生存和通讯装备也进行了弱化。  

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减轻负重。  

不过,它的防寒能力是一等一的!  

它可以抵抗最低到零下180度的低温!  

当然了,时间是有限,在零下180度的低温下,你们可以靠这套装备存活一个小时,最多了。”  

“我们特制的雪地防寒的运输车,车厢内可以搭载四名乘客——除了驾驶员之外。  

这是根据英国莲花公司的冰地概念车打造的,可以在零下70度的气温下运转。  

动力系统有两套,一套是燃料的,一套是蓄电池的。  

如果燃料出现问题,备用的蓄电池可以持续续航8小时。当然了,这是净数值,如果要维持车厢内的供暖和生存系统的话,那么续航能力可能会降低到5小时。  

对了,这个东西后面还有外挂的货舱,可以用来运输一些装备,载重不超过两吨就可以。  

在冰地上行驶,它的巡航速度在最大确保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可以最高达到每小时90公里。当然了,你若是拿它当法拉利开可不行,它的设计最大航速是每小时135公里。  

但我不建议你们这么开它,除非你们觉得自己的命不重要。  

当然了,驾驶它不需要你们来做,我们有专业的人员来操作。”  

负责介绍装备的,是一个看起来就很死宅的章鱼怪的技术人员。  

穿着毛衣,套着大褂,戴着眼镜,头发稀疏,同时手里端着一个马克杯,杯子里是热气腾腾的热巧克力。  

这个家伙的身边,瓦内尔也在,不过毛熊汉子并没有说话。  

陈诺打量着防寒服和这辆冰地车…  

防寒服的造型基本就是一个宇航服的改款,看起来就仿佛几个大水桶套在了一起。  

而冰地车…这东西的造型,陈诺居然看着有几分眼熟。  

随即他想起来,上辈子看到的那部电影小破球里,那种运输车就很相似。  

只不过眼前这个小了好几号,大概只有一个SUV那么大。  

不过更矮更扁平一点。  

“车轮是特质的,不过遇到极端的冰冻或者雪地,可以收缩车轮,放下四片类似于滑雪板的东西,替代车轮进行滑行。”  

技术人员介绍完毕后,看了看瓦内尔,耸耸肩膀:“差不多就这些了。”  

瓦内尔点了点头,大声道:“车辆是我们都需要用到的!  

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那个宇航服,只是作为备用!  

我们出发和进入的时候都不会用到。  

毕竟,根据窗口时间的计算,我们拥有一个半小时的气温回升时间。  

根据现在的计算模型预测,我们进入的时候,红圈内的气温会回升到零下50度。  

这是一个正常的南极气温,所以我们不需要穿戴这个几十公斤重的东西,我们会穿着正常的南极科考类的防寒服进入。  

弄上这些宇航服改造的家伙,只是给大家多一层保障。  

万一任务出现了一些变故,或者窗口期出现了变化,气温骤然降低。  

或者遇到不可测的变化,我们被困在了红圈内,无法在规定窗口时间内离开的话,我们就可以穿上这些东西,可以得到多出来的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些宇航服,我们会带上,装在冰地车的货舱里。”  

瓦内尔笑了笑,继续道:“接下来,就是教会大家如何穿戴上这个宇航服了,还有一些简单的操作需要学习。  

毕竟,这个东西,是在万一遇到变故的时候,用来可以救命的。  

我们要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穿上它,操作它,这样才能报名。  

要知道,如果出现变化的话…  

理论上,窗口时间一个半小时,加上宇航服可以保证的对抗超低温的一个小时。  

你们最多拥有两个半小时的生命时间!  

所以,就这么多时间了。  

我们要好好学习如何快速穿上它,使用它。  

仅有的两个半小时,别把太多时间浪费在穿衣服上。”  

意料之中的流程,陈诺没吭声,和船长一起站在人群的最前排,安静的看着。  

不过他脑子里却在思索着另外一件事情。  

冰地车,一辆车,除了驾驶员之外,还能搭载四个人。  

十二个能力者,刚好可以坐三辆车。  

那么可以判断出,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任务的安全。  

三个掌控者肯定是要分开的。  

每辆车上都保证有一个掌控者,这是最好的安排。  

那么,问题就来了:分车!  

“船长阁下,请允许我和您同车!拜托了!”  

果然,陈诺想到了这点后,身边立刻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扭头看去,是那个霓虹国的神宗一郎。  

这个年轻的霓虹国人,面色冷静,对着船长微微欠身。  

昨天没太注意,今天仔细看来,这个神宗一郎居然身材是霓虹国人里少见的高挑。  

大概因为人种原因,霓虹国的人,大部分身高都比较矮。  

而这个神宗一郎,目测应该有一米八了。  

当然了,这种场合,他也不可能穿着霓虹国的本土民族服饰——那种大褂加个武士刀的LOOK是没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