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一触即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唐皇宫上空。  

七道身影宛若神魔,高高在上,横立虚空,恐怖的气息弥漫,如同天灾一般笼罩在所有人心里。  

“青芒见过道友。”  

七道身影之中,青芒巫主嘴角含笑,朝着苏秦微微稽首道。  

至于其他六道身影,或是冷笑,或是淡漠,或是平静,不一而同的打量着苏秦。  

“这就是你们上宗大教的最后底蕴?”  

苏秦微微摇头。  

青芒巫主在这七道身影之中并非最强,其余六道身影的气息,皆幽深无比,不弱于青芒巫主多少,皆是半步陆地神仙的绝世强者。  

“道友看来有所依仗?”青芒巫主轻笑一声。  

就在苏秦拒绝他提议那一刻,青芒巫主便知晓苏秦应当有什么底牌。  

只不过,在青芒巫主心里,不管苏秦拥有何等底牌,在诸多底蕴全出的上宗大教联手之下,根本没有任何幸免的可能。  

苏秦拥有底牌,难道上宗大教没有底牌?  

相比于苏秦数百年积累,上宗大教传承了数千上万年,岂是苏秦所能比拟的?  

“此处不是交手的地方。”  

苏秦扫了眼面色凝重的唐皇等人,一步迈出,消失在原地,但在青芒巫主等人的感知中,苏秦的身形赫然已经出现在数千米的高空之上。  

“也对。”  

青芒巫主同样扫了眼唐皇宫,微微颔首。  

他们若是在此处交手,搏杀的余波定然会让整座长安城化为废墟,而长安城一旦覆灭,唐国必将大乱,对上宗大教接管大争之地并没有什么好处。  

其余六道身影也没什么意见,对于他们来说,早就将唐国视为囊中之物,自然乐得如此。  

等到七道身影同样消失之后,唐皇与苏月芸两人才微微松了口气。  

刚才那七道身影立于虚空之时,仿佛真的化身为浩瀚天地一般,纵使站着不动,也对唐皇苏月芸两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非气势上的压力,而是一种来自生命本质上的压力,仿佛那七道身影在生命层次上,已然彻底凌驾于寻常人族之上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半步陆地神仙纵使无法像真正的陆地神仙那般,一念间号令天地,但也窥得几分真义,其实巅峰神话所能比拟?  

“三哥,一定不能输啊......”唐皇握紧了拳头,低声喃喃道。  

唐皇虽然不知晓那七人的来历,但很明显对方深不可测,联手之下,明显已经为苏秦布置下了杀局。  

“三哥肯定会赢的。”苏月芸在旁边一脸紧张的说道。  

唐皇宫数千米高空之上。  

此时正有八道身影悠然而立,能够撕裂一品大宗师的罡风,在这八道身影面前,乖巧至极,根本无法靠近其周身百米。  

“我等皆以自封秘术沉睡数千年,道友想必不一定听说过我们。”青芒巫主语气温和,仿佛根本不是联手围杀苏秦,而是与其如同好友般交谈一般。  

“这位是雪神宫的雪祖,乃雪神宫两千八百年前那一代陆地神仙的亲传弟子,虽然冲击陆地神仙境失败,但一身手段,却是举世罕见,深得雪神宫那位陆地神仙真传......”  

青芒巫主望向七人中一位身穿白衣的女子,不急不缓的介绍道。  

“见过道友。”  

雪祖面带轻纱,与雪神宫其他老祖相比,雪祖则是普通的多,气息几乎完全收敛,根本没有泄露分毫,已然彻底做到返璞归真。  

“这位是雷神教的雷祖,在他那个时代,诞生了一位陆地神仙,而雷祖便在那位陆地神仙未成道前,与其搏杀过,威震海外数百年。”  

青芒巫主又望向一位男子说道。  

雷祖是一位身形高大的男子,他眸中似有雷霆缭绕,极为不凡,寻常巅峰神话哪怕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也会觉得双眸刺痛,甚至连神念都无法靠近分毫,可怖至极。  

“至于这位,则是黑源教的初祖了......”  

“还有药神宗的药主......”  

青芒巫主迅速将六道身影皆介绍了一遍。  

“药神宗......”  

苏秦望向那位身穿白袍的老者,摇头道:“你药神宗追寻丹道极致,何必来趟这趟浑水?”  

海外诸多上宗大教中,药神宗地位非常特殊,即便是雷神教、巫门这样传承万载的大教,面对药神宗,也不敢有半分无礼。  

这其中并非因为药神宗乃一位丹道陆地神仙留下的道统,底蕴深不可测,更是因为药神宗把持了海外绝大多数丹药源头。  

武者修炼,天资悟性固然重要,但丹药同样不可缺少。  

苏秦倒是没想到,向来不理会外界的药神宗,此刻竟然与青芒巫主等人一起联手而来。  

以药神宗在海外的地位,只要不愿意,青芒巫主绝对不敢逼迫。  

唯一的可能......便是药神宗同样看上了大争之地这块地方。  

“元气潮汐复苏之下,只有大争之地才会诞生千年灵药,甚至是传说中的神药,我药神宗想要炼制惊世大丹,非来不可。”  

药主望向苏秦,神色肃然。  

药神宗虽然沉溺于炼丹,但除了炼丹之外,还有其他诸多手段,作为一位丹道陆地神仙留下的道统,如果只会炼丹,恐怕早就被其余上宗大教攻破,然后将其所有丹师圈养了。  

“原来如此。”  

苏秦轻叹一声。  

哪怕是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