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轰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太极殿上。  

随着十大藩王陨落,百万大军撤退一事传开,满朝文武皆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不是这位斥候早已经过重重验证,确定身份无误,才能进入皇宫,恐怕早就有臣子怀疑对方乃藩王们派出来的探子,想要混乱唐国视野了。  

“陛下,现在该如何是好?”  

有大臣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既然藩王大军撤退了,至少长安城是保住了,不需要面对百万大军兵临城下的局面。  

虽然场上众多大臣早就做好与唐国共存亡的准备,但能不死,谁会希望自己死?  

就在朝堂群臣满脸欣喜,神色振奋之时。  

唐皇李生猛然站了起来。  

“传朕令。”  

唐皇李生环顾全场,一字一句道:“调集大军,给朕一一将十大藩王的封地平掉!”  

唐皇李生心里虽然震撼与隐藏在皇宫里的那位真正的‘神佛’,但同时也意识到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今十大藩王皆身死,各自封地内必然会乱了起来。  

藩王们死的太突然了,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权力交接,这种情势之下,纵使是藩王的嫡长子,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稳定局势。  

如果这个时候,唐国一举横扫十大藩王封地,再配合唐皇李生之前想要实行的‘推恩令’,绝对可以一绝永患,彻底解决藩王之祸。  

“遵旨。”  

兵部尚书迅速理解了唐皇李生想要做什么,立即站出列,领旨准备调集兵马。  

藩王大军败退了。  

百万大军连长安城都没看到,十位藩王便在一道自天外而来的通天神芒下化为虚无。  

这个消息,几乎以闪电般的速度,朝着天下传递而去。  

天下诸国,江湖武林,但凡知道此事者无一不震动万分。  

一座竹林中,数道身影盘膝而坐,目光悠然,气息浩荡,竟然都是一品大宗师。  

“你们说,唐国的藩王大军为什么会败?”其中一位青衣老者开口,望向众人问道。  

“这......”  

众人相互看了眼,不明所以。  

唐国的十大藩王败退的实在太莫名其妙了,藩王大军甚至根本就没有与唐国军队厮杀过,然后就败退了......  

“听说,是藩王大军在距离长安城数千里时,一道通天神芒自天外降临,一举将十位藩王覆灭,由此导致大军群龙无首,不得不败退......”  

其中一位中年男子皱了皱眉,继续说道:“现在外面都在传言,李唐皇族得了天命,连上苍都在帮他们......”  

这话一出。  

剩余众人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实在是因为中年男子的话太过不可思议。  

“呵呵.....”  

“天命?你们还真信这个?”  

青衣老者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青老你的意思是,其中有隐情?”中年男子眼神一亮,立即追问道。  

事实上,他刚刚得知这件事之时,也是难以相信,但除了这个理由,有如何能解释的了那道自天外降临的通天神芒?  

“难不成根本就没有通天神芒,这一切都是唐国与藩王联手传出的假消息?”  

一位丰腴妇人突然猜测道。  

其他人闻言,顿时暗中点头。  

确实。  

他们也觉得什么通天神芒的太不可思议了。  

或许所谓的通天神芒完全就是编造而出,他们所有人都被唐国与藩王们骗了。  

“通天神芒确实存在。”青衣老者开口道。  

“青老,究竟有什么隐情,你就说出来,别卖关子了......”中年男子忍不住说道。  

“不是天命,是人为。”  

青衣老者说到这,停顿了会,继续说道:“我有一好友,在藩王败退的那天路过长安城,亲眼看到一道通天神芒自皇宫深处冲天而起,消失不见。”  

“再然后,便是十位藩王死于自天外降临的通天神芒下了。”  

青衣老者话语中若有深意。  

“青老你的意思是,那道通天神芒是唐皇宫里的某位存在打出的?”  

“然后横跨数千里,于百万大军中击杀十位藩王?”  

丰腴妇人只感到一阵莫名的荒唐。  

与青衣老者说的相比,她还不如相信唐国得了天命呢。  

“青老你的那位好友说的都是真的?”  

中年男子则是脸色极为慎重,立即问道。  

“自然是真的。”  

青衣老者肯定道。  

“难道唐皇宫里坐镇了一位武林神话?”  

有人深吸一口气,顿时反应过来,喃喃自语道。  

他们都是一品大宗师,当然清楚相隔数千里,于百万大军中杀十位藩王究竟有多大难度。  

除了武林神话外,再也想不到其他可能。  

“恐怕是这样......”  

青衣老者缓缓说道。  

“这可是一位武林神话啊......”  

其余人等相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骇然。  

蒙元。  

无尽草原。  

一位高大男子目光平静,始终望向浩瀚天幕。  

这位高大男子虽然只是站在那,却让人宛如面对这片天地的错觉。  

“国师。”  

“中原出大事了。”  

这时,一位精悍男子快速跑了过来。  

“唐国十大藩王造反,挥军百万,却在距离长安城数千里外,被一道自长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