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泯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长生殿内。  

唐皇李生正在担忧藩王联军一事。  

就在这时,唐皇李生突然升起心惊肉跳的感觉。  

普通人虽然察觉不到天地元气波动,可随着方圆数十里的狂暴元气汇聚,仍旧会感受到一股压抑之感,如同被某头洪荒猛兽盯住一般。  

“怎么回事?”  

唐皇李生神色惊疑不定。  

“陛下。”  

刘公公的身形瞬间出现在唐皇李生面前,声音发颤道:“天地元气,天地元气彻底失控了......”  

刘公公的语气中流露出极大的惊恐。  

作为一品大宗师,刘公公自然对天地元气的感知极为敏锐,然而这一刻,他却是发现原本温顺平淡的天地元气,陡然开始狂暴。  

处于这样的天地元气包围之下,刘公公只觉得自己的九成实力受到压制,甚至这种压制力度逐渐增大。  

天地元气骤然汇聚狂暴,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心神压抑了点,会产生不安的情绪,但在已经承受天地元气洗刷肉身的上三境武者眼里,无异于天灾一般。  

不止是刘公公,整个长安城内上三境武者皆是如此。  

与此同时。  

右春坊前。  

苏秦手持九耀弓,眸光幽深,此刻九耀弓上的箭支已然彻底凝聚为实体。  

箭支宛如有着生命一般不断呼吸,吞噬四面八方涌来的天地元气。  

“差不多了。”  

苏秦双眼微眯,缓缓调整箭支,对准了以真实之眼与天人望气术锁定的位置。  

然后。  

崩!!  

苏秦左手放开九耀弓弦。  

嗡!!!  

仿佛石子投入湖面。  

充斥着惊天杀机的九耀箭支,化为一道璀璨的神光,以一种极为恐怖的速度,朝着某个位置疾射而去。  

这一刻,无论是皇宫内众多禁军以及武者,还是长安城中无数百姓平民,都见到的永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一道通天神芒自皇宫深处冲天而起,随后消失于天幕中。  

右春坊。  

苏秦微微松开九耀弓,将其收入系统空间内,思绪微微起伏。  

而随着九耀弓消失,原本骤然变得狂暴的天地元气,也缓缓平复下来,朝着四面八方蔓延扩散,重新回到方圆数十里中。  

“没想到,这九耀弓消耗竟然如此之大?”  

“若是连续射上数十箭,岂不是要耗费我一成神念了......”  

苏秦神色惊叹。  

九耀弓乃纯碎的神念秘宝,拉动九耀弓,不靠肉身,不靠真元,只需要足够的神念即可。  

“我能感觉到,刚才那一箭,不是极限,如果我继续蓄力,箭支的威能将会无限暴涨,但同样的,蓄力期间,我的神念消耗将会增加。”  

苏秦细细体会着刚才开弓射箭那一刻的感受。  

甚至苏秦觉得,如果蓄力到最后,将自身的全部神念耗尽去,所射出的箭支,绝对足以睥睨武林神话境,除了凝聚出微型‘领域’的七重天外,其他武林神话,根本不可能挡不住这一箭。  

当然。  

苏秦也不会真的这么尝试。  

要知道,对于任何凝聚出神念的武者来说,一旦神念耗尽,自身的实力必然大大折扣,苏秦虽然有种种底牌,哪怕神念真的耗尽了,仍旧有其他手段,但他也不会让自己身处险境里。  

“刚才拉开九耀弓时,汇聚而来的天地元气,完全就是强制涌来?”  

苏秦摸了摸下巴,脸上若有所思。  

正常来说,以聚元净土这种天地大阵汇聚的天地元气,都是经过大阵的重重‘过滤’,天地元气稳定可以让苏秦吸收。  

可刚才九耀弓牵引而来的天地元气,完完全全就是彻底狂暴了。  

藩王大军。  

“报,唐国军队开始撤退了,应该不打算与我等接触。”  

一位将士快速走入,单膝跪下,恭敬道。  

“退了?”  

“莫非唐皇他怕了?”  

安阳王闻言,嗤笑一声。  

唐皇李生越是这样,就证明对方越是心虚,越是没有把握。  

“唐皇的意思,大概是想汇聚所有力量,于长安城外与我等藩王一决胜负。”  

朔方王思索了会,开口说道,语气中浮现赞赏。  

即便站在对立面,朔方王也觉得,唐皇的这个选择没有任何问题。  

舍弃小部分疆土,换来实力汇聚,胜算增加,可以说,唐皇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事情。  

“可惜......”  

朔方王轻叹一声,望向不远处的淡漠男子,神色略带恭敬道:“有大人在,唐皇只能黯然落场了......”  

这话一出。  

其他九位藩王脸上浮现浮现笑容。  

淡漠男子同样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  

就在诸位藩王畅想着攻下长安城后如何划分唐国国库时。  

又是一位将士慌忙闯了进来。  

“外.....外面......外面出事了......”  

这位将士语气急促,透露着恐惧。  

“出事?”  

剑南王眉头一皱。  

此刻他们身处白万大军中,能出什么事?  

朔方王同样神色不解,在他看来,如今有着百万大军保护,在加上淡漠男子等几位绝顶一品在旁边,他们应该处于最安全时候,怎么可能会出事?  

只有淡漠男子脸色一变,直接起身,离开军营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