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一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葵花宝典?”  

苏秦思绪起伏,神色颇为无奈。  

早在少林寺苟着的时候,苏秦便听闻过葵花宝典这门邪功了。  

事实上,从其他方面来说,葵花宝典绝对凌驾于江湖武林中绝大多数功法之上。  

但想要修炼葵花宝典,得有个前提。  

欲练此功。  

必先自宫。  

并且,修炼葵花宝典,还有一个最大的隐患,便是由于肉身残缺,终身无法完成肉上的蜕变。  

唐皇身边的那位紫衣太监便是如此。  

当然,即便有着如此大的缺陷,葵花宝典依旧无愧于邪功之名。  

毕竟,肉身蜕变的绝顶一品大宗师,纵观天下,又有几位武者能够触摸到?  

与其担忧这些,还不如先掌握强大的实力再说。  

“可惜......”  

“浪费一次签到机会......”  

苏秦微微摇头,心里有些惋惜。  

如果按照一天一次签到机会来算,苏秦余下的寿元还有九百七十多年,总共还能签到不到四十万次。  

用一次少一次。  

“不过,葵花宝典我虽然用不上,但里面对于阴性内力的运转,倒是有些可取之处......”  

苏秦何等眼光?  

以他现在的境界,不知道超过葵花宝典创始人多少,仅仅随便看了一眼,便察觉到葵花宝典这门邪功真正可取的地方。  

“不错不错。”  

“总算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苏秦微微点头,准备返回右春坊。  

接下来几日,苏秦基本上都在感悟眉心祖窍那尊象征着如来神掌完整传承的金身佛陀。  

月光洒落。  

苏秦盘膝而坐。  

“如来神掌共有九式,如今我只能感悟其一式,至于其他八试,暂时感悟不了。”  

苏秦揉了揉眉心,心里默默的想着。  

事实上,苏秦也清楚,并且眉心祖窍那尊佛陀金身不传授他剩下的八氏。  

而是以苏秦目前的实力,承受一式如来神掌,便已经是极限,至于更多,基本不可能。  

就仿佛瓶子里只能装一碗水,结果你想让他装十碗水、百碗水,唯一的结局便是碗被撑爆。  

“不急。”  

“慢慢来。”  

“反正我最多的就是时间。”  

苏秦倒没有贪多不厌。  

如今他所掌握的绝学神功太多了,即便参悟不了如来神掌,也能参悟其他。  

再说,哪怕只有一式如来神掌,就足够苏秦参悟许久了。  

“不过,唐国不愧为诸国之中的强国,皇宫里面除了两位绝顶大宗师外,一品大宗师竟然有这么多......”  

苏秦目光一转,遥遥望向整座唐皇宫。  

这段时间,他在签到的同时,也将唐皇宫的底蕴扫了个遍。  

整座唐皇宫,共有二十三位一品大宗师。  

这是何等恐怖的数量?  

要知道,任何一位一品大宗师,都能建立一座天下武道大宗,纵横一方。  

但唐皇宫居然有二十三位?  

并且这还仅仅是皇宫里一品大宗师的数量。  

在大唐边境军伍之中,肯定还有其余一品大宗师镇守。  

保守来算,唐国的一品大宗师不下于三十位,甚至可能接近四十位。  

只是苏秦转念一想,却又觉得正常了。  

或许分散至整个天下来说,一品大宗师稀少无比,但若是将世间所有一品大宗师都汇聚在一起,数量恐怕会非常可观。  

唐国占据了广袤富饶的中原之地,坐拥无数修炼资源与人口,培养一些武道强者再简单不过。  

当然,即便是如唐国这般强大,极限也就是培养一些一品大宗师,至于绝顶一品乃至罗汉尊者武林神话,根本培养不出来。  

第二天。  

太子李生让人询问苏秦,是否跟他们一起出宫回苏府。  

苏秦思索了会,点头同意。  

他也有段时间没有回去了,现在正好看一眼。  

片刻后。  

苏秦便于太子李生和苏月芸汇合。  

苏月芸气色明显好了许多,显然苏秦开出的那副药方效果不错。  

几人聊了几句后,便走出东宫,准备前往玄武门离开皇宫之时。  

“恩?”  

苏秦突然停下脚步,望向迎面走来的南明使团。  

“三哥,你怎么了?他们是南明的使团......”  

苏月芸还以为苏秦好奇,开口解释道。  

然而。  

还没等苏月芸说完。  

这群缓缓走来的南明使团陡然暴起。  

“杀!!”  

刹那之间,冰冷刺骨的杀意弥漫扩散,笼罩而下。  

“不好!”  

“有刺客!”  

太子李生顿时大惊失色,本能的挡在苏月芸身前。  

“保护太子。”  

“保护太子!”  

而这个时候,太子李生这些年所培养的一些心腹反应过来,纷纷将太子与苏月芸围住。  

“不堪一击。”  

南明使团中的一位神色冷酷的男子拨出长刀,刀光一闪,直接将太子的众多心腹震倒一片。  

“得抓紧了。”  

这位冷酷男子心里陡然升起紧迫感。  

虽然此处属于皇宫防守的空白地带,但他们闹出这么大动静,最多五个瞬息,便会有大量禁军赶到。  

也就是说,他们最迟也要在五个瞬息内击杀太子。  

否则,大量禁军抵达,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