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阴气入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有意思。”  

苏秦目光若有若无的扫过南明使团中靠后的几个人身上。  

这几个人非常不起眼,并且头微微低着,似乎深怕冒犯到皇宫里的某位贵人。  

但只有苏秦察觉到,这几人的身上,隐约间流露出一丝杀意。  

这丝杀意极为隐秘,深藏于心中,哪怕是赵公公这样的绝顶一品大宗师,也不一定能察觉到。  

但可惜的是,这群人遇到了苏秦。  

罗汉尊者的神念细致入微,虽然比不上佛门的‘他心通’神通,可这群人想要当面瞒住苏秦,无异于痴心妄想。  

“杀意?”  

“还隐藏了实力?”  

“这群南明使团,来唐皇宫别有目的啊......”  

苏秦眸子中若有所思。  

南明使团中混进这些人,明帝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这一切都是明帝的命令,也就是说,明帝或许准备对唐国出手了?  

事实上明帝有这打算也没错。  

如今唐皇老迈,虽然立了一位太子,但诸位皇子心思各异。  

朝局混乱。  

明帝如果这个时候不趁机出手,就枉为一代雄主了。  

两国争斗,可没有光明正大之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些人是准备刺杀唐皇?”  

苏秦心里猜测,但并不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要知道,唐皇身边有赵公公寸步不离守护,这些刺客杀意暗藏,若是不动手,赵公公或许不会发现。  

可一旦准备动手,泄露气息,以绝顶一品大宗师的能耐,这些人恐怕瞬息间就陨落了。  

根本不可能对唐皇造成任何威胁。  

唐皇如果真的这么容易被刺杀,早就死了。  

以明帝的手段,断然不可能这般浅显粗糙。  

“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真有南明的刺客大闹皇宫,只要不影响到东宫,便与我无关。”  

“外面闹得再凶,我只需要按时签到就行......”  

苏秦思索了会,便不在多想。  

以唐皇宫的底蕴,怎么可能连几位异国刺客都对付不了?  

接下来,等到苏秦再次回到右春坊时,便发现东宫的一位宫女早已在外面等候多时了。  

“苏公子,殿下让你去趟承恩殿......”  

这位宫女朝着苏秦微微行了个礼,低声说道。  

“我知道了。”  

苏秦看了眼天色,大概知道太子李生应该又是想要邀请他品尝御厨们精心准备的膳食了。  

很快。  

苏秦来到承恩殿。  

果不其然。  

桌案上早就摆满了香气四溢的美食。  

“三哥,快快坐下。”  

太子李生朝着苏秦笑了笑。  

几人吃了一会后,苏秦看了眼苏月芸,随意问了句:“这么多年,就没有诞下子嗣?”  

苏秦这话一出。  

苏月芸脸色一变。  

原本吃的正开心的太子李生同样目光一黯。  

“三哥,我身体不好,御医们也看了许多次,都没什么办法......”  

良久之后,苏月芸开口说道。  

事实上,苏月芸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诞下子嗣,早就引起朝堂群臣不满,甚至有专门的吏官出面弹劾。  

皇室最重视的便是子嗣延续,苏月芸作为太子妃,若是没有诞下子嗣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到太子之位的稳固。  

如果不是唐皇一力压下,恐怕这件事早就闹大了。  

“芸娘,你放心,肯定会有办法的。”  

太子李生望向苏月芸,忍不住安慰道。  

苏月芸闻言,微微摇了摇头。  

办法?  

若是能有办法,怎么可能拖到现在?  

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圣手御医看过,甚至连唐皇身边的那位贴身御医都亲自为苏月芸检查了一遍,最后得出‘阴气’入体太深,无力回天这个结论。  

幸亏那位御医只忠于唐皇,没有将此事乱传。  

“如果相信我的话,可以让我看一眼。”  

苏秦扫了眼太子李生和苏月芸的神色,漫不经心道。  

“给三哥你看一眼?”  

苏月芸满脸疑惑。  

他虽然非常相信苏秦,但连那么多御医圣手都毫无头绪的事情,苏秦看一眼有什么用。  

“芸娘,你给三哥看看。”  

旁边的太子李生仿佛想起什么,精神一震,立即催促道。  

他突然想起,前段时间,苏秦只是一眼就看出了唐皇‘命不久矣’的结论。  

虽然不知道苏秦那话是真是假,但起码唐皇当时并没怪罪下来。  

“好.....”  

苏月芸点头。  

紧接着。  

苏秦将手搭在苏月芸脉搏,其实他早就用神念一寸寸的扫过苏月芸身体,之所以还需要查看脉搏,无非是想进一步确认罢了。  

“阴气入体......”  

苏秦放下手,摇了摇头道。  

这话一出。  

苏月芸目光明显失落下来。  

旁边的太子李生心里同样轻叹一声。  

他非常清楚的记得,当年唐皇的那位贴身御医同样说了这么一句话。  

然后下一句便是‘无力回天’。  

然而。  

下一刻。  

苏秦却是轻描淡写的说道:“小问题。”  

在少林寺签到了快三十年,除了无数神功秘籍外,苏秦更是获得了很多医术药书。  

从某种方面来说,此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