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命不久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不能懈怠,也不能满足于此。”  

“皇宫里我没签到的地方还有很多。”  

苏秦收敛思绪,心里默默的想着。  

虽然以他的实力,逛遍皇宫不需要多长时间,但签到机会却是每日只有一次。  

需要一个一个来。  

“算算时间。”  

“大概半年才能将皇宫每个地方都签到一遍?”  

苏秦心里估测着。  

这一天,  

苏月芸让苏秦一起去与她和太子李生用膳。  

苏秦倒是没有拒绝,反正今日的签到机会已经用掉了,他暂时也没什么事情要做。  

很快。  

苏秦来到承恩殿。  

承恩殿乃太子在东宫内专门起居的地方。  

苏秦到了后,太子李生与苏月芸早就等候多时了。  

“三哥,快过来。”  

太子李生朝着苏秦招了招手,他面对苏秦一点没有身为太子的威严,反而非常亲和,如同真正的亲人一般。  

“三哥,最近宫里过的如何?还能习惯吗?”  

苏秦入座后,苏月芸关切的问道。  

虽然宫里什么都好,但却太过压抑冰冷,这也是苏成浩苏成愈两兄弟宁愿入伍从军的缘故。  

对于某些喜欢热闹的人来说,在宫里任职无异于身处监狱。  

因此苏月芸才有此一问。  

“过的如何?”  

苏秦脑海中迅速闪过先天灵液、长生诀、白玉真身、星辰牵引术等等诸多宝物,最后点头认真道:“非常好!”  

“三哥习惯就好。”  

太子李生微微点头,笑道:“我刚才还在和芸娘说,三哥你能不能适应宫里......”  

太子李生说到这,拍了拍脑袋,连忙道:“三哥,快点吃,今日的膳食可是宫里的御厨精心准备,平时可吃不着。”  

太子李生立即介绍起来。  

苏秦对此倒是没有什么要求。  

自从证得’罗汉‘果位后,他早就达到食气者神明不死境界,根本不需要通过进食补充能量。  

但不需要进食,不代表苏秦不能进食。  

就在这时。  

一位宫女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  

“殿下,陛下来了。”  

这话一出。  

太子李生神色微微一变。  

“父皇来了?”  

太子李生正准备起身迎接。  

只见唐皇已经大步走了进来,并且直接摆了摆手道:“不用行礼,朕就过来看看。”  

“遵旨。”  

太子李生赶忙给唐皇让座,自己坐到一边。  

“这位小兄弟是?”  

唐皇目光一转,望向苏秦。  

太子李生立即回答道:“陛下,他是芸儿三哥,最近才回长安,以前没见过。”  

“原来是苏家人啊......”  

唐皇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只不过,苏秦望向唐皇之时,眉头却是不留痕迹的一皱。  

因为苏秦清晰的感觉到,唐皇体内早就亏空到极致,按理来说,即便是上三境武者,也该死了才是。  

“是他吗?”  

苏秦余光扫了眼始始终躬身站在唐皇身侧的一位身穿紫衣的太监身上。  

以苏秦的眼力,自然看出这位太监乃是一品大宗师。  

并且还是肉身、神念皆蜕变的绝顶一品大宗师。  

“可惜......”  

苏秦只是余光扫了紫衣太监一眼,便不在多看。  

这位紫衣太监固然已经将肉身、神念皆蜕变完成,但却因为肉身残缺的缘故,终身都无法实现肉身蜕变。  

如果说,魔主或者张真人有那么一丝可能迈入一品大圆满,那么这位紫衣太监便已经彻底断绝了这个希望。  

“‘连命’秘术?”  

苏秦睁开真实之眼,瞬间洞彻了唐皇为何能在身体如此亏空之下,仍旧活着的原因。  

以唐皇的身体,应该早死了才是,但却被那位紫衣太监以一种‘连命’秘术拉了回来。  

也就是说,唐皇此刻消耗的并非他自己的生机,而是紫衣太监的生机。  

从某种方面来说,唐皇活了越久,紫衣太监余下的寿元便是越少。  

察觉到这些,苏秦倒是对紫衣太监高看了一眼。  

即便是至亲,能以命换命的也少之又少,更何况以紫衣太监的实力,根本不会有人能强迫他使用这种秘术。  

“但毫无意义......”  

苏秦微微摇了摇头。  

这种‘连命’秘术极为复杂,并且中间损耗极大,唐皇活一年,紫衣太监的生机便将消耗三年五年。  

并且。  

苏秦能看出,即便紫衣太监愿意以自身的生机帮助唐皇延命。  

但此刻的唐皇也活不了多久了。  

就在苏秦思索之时。  

唐皇已经坐下来了。  

“不错,生儿你这的酒倒是罕见。”  

唐皇眼神顿时一亮,正要喝上一口。  

“陛下,要保重身体啊......”太子李生心里一急,立即劝解道。  

“保重身体?”  

“朕的身体难道不好?”  

唐皇放下酒杯,眉头一皱,望向坐在一旁不说话的苏秦:“你是芸儿三哥,你来说说,朕的身体怎么样?”  

苏秦抬头看了唐皇一眼,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哦?”  

“你是什么意思?”  

唐皇饶有兴趣的问道。  

“你真想知道?”苏秦随意道。  

“自然。”  

唐皇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