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一封家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走火入魔最无解的地方,在于所有的一切,皆发生在体内。  

内力暴动。  

筋脉错乱。  

气血翻腾。  

外人哪怕想要相助,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从下手。  

正是因为如此,即便是一品大宗师,面对走火入魔之人,除了硬着头皮,耗费修为,以元气大伤的代价吊住对方一条命外,别无他法。  

可这一切,对于拥有真实之眼的苏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真实之眼洞察一切气机,慧闻方丈体内的一切,自然也是在其观测之内。  

想要救回慧闻方丈,苏秦只需要按照真实之眼的提示去做就好了。  

毫无难度可言。  

...  

菩提院内。  

诸位院首以及慧闻方丈依旧在此处待着。  

慧闻方丈虽然以及彻底恢复了,但为了稳妥期间,准备在此修养一段时间。  

而其余院首心里有一万个疑问,自然也不曾离开。  

“方丈,刚才你可看清了究竟是我少林寺哪位圣僧先辈?”  

戒律院院首忍不住满脸好奇问道。  

刚才苏秦进入菩提院,容貌身形皆被遮掩,他们也只看到一道模糊的身形。  

但慧闻方丈作为与那位圣僧先辈唯一接触过的人,极有可能看到对方真容。  

“没有。”  

慧闻方丈摇了摇头。  

慧闻方丈说的是实话,没有隐瞒分毫。  

他确实没有看到苏秦的真容,刚才慧闻方丈全部心神都震惊于自己竟然恢复了这件事中。  

并且,即便慧闻方丈想看,也看不到啊。  

其他院首闻言,顿时默然。  

他们虽然不知道圣僧先辈为何要遮盖容颜,只能猜测有什么苦衷之类。  

“对了。”  

“一年多前,后山禁地发生异动,封印重新稳固,会不会与圣僧先辈有关?”  

就在这时,达摩院院首问道。  

这话一出。  

所有人一惊。  

虽然他们当时询问了从后山禁地中走出的五位圣僧,但五位圣僧坦言,他们一直陷入假死状态,根本不曾碰过封印。  

再说。  

封印乃‘驮阿’罗汉所留,那五位圣僧就算要碰,也碰不到啊。  

这件事诸位院首心里疑惑,但也只能不了了之。  

但此刻,达摩院院首重新提了出来,让其他人陷入思索。  

“好了。”  

“这件事不必再提。”  

慧闻方丈沉吟了会,开口说道。  

不管后山禁地一事是否与那位圣僧先辈有关,既然圣僧先辈没有主动承认这件事,便不是他们能够乱想的。  

涉及到九百年前‘驮阿’罗汉所留下的封印,其层次之高,已经远远超过场上众人想象的极限。  

...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过去一年。  

这一天,大雪纷飞,整座少林寺笼罩在一层银沙之中。  

藏经阁前。  

苏秦随意清扫着积雪。  

恭喜宿主签到成功,获得拳法‘光明拳’。  

“光明拳?”  

苏秦心里一动。  

光明拳乃少林寺绝学,号称拳法第一,曾经有个时期,少林寺受到诸多大宗围攻。  

当时少林寺那一代方丈以这门拳法,独斗数位一品大宗师,最终将诸多大宗挡于少林寺外。  

下一刻。  

关于光明拳的诸多信息尽数涌入苏秦脑海。  

片刻后。  

苏秦睁开双眼,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创立这门拳法的人,至少是经过一次蜕变的绝顶大宗师。”  

苏秦喃喃自语道。  

这门光明拳,其中包括的精妙,哪怕在苏秦看来,也是颇有意思。  

要知道,苏秦在少林寺签到了不知道多少神功绝学,高屋建瓴之下,能够苏秦有如此感受,可见这门拳法的恐怖。  

尤其是光明拳的最后一拳,更是涉及到至少数十种绝学的范畴,堪称纳百家于一身。  

“不错不错。”  

“又多了一个底牌。”  

苏秦比较满意。  

这一年来,苏秦一直按部就班以焚天魔火纯化内力和在少林寺各处签到。  

随着内力的不断纯化,苏秦愈发感受到武道修炼的艰难。  

除此之外。  

少林寺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不少事情。  

如达摩院院首跨越瓶颈,成为少林寺慧闻方丈外第二位二品武者。  

还有慧闻方丈经过数个月修养,再次准备突破事宜。  

按照苏秦的推测,这一次慧闻方丈应该不会走火入魔,不出意外,数年后,少林寺将多出一位一品大宗师。  

最后。  

这一年......  

是苏秦来到少林寺的第十五年。  

“十五年了啊......”  

苏秦抬头看天,轻叹一声。  

漫天飘雪洒落,仿佛永无止境一般。  

苏秦任由飘雪落在他身上,没有阻止。  

十五年前,苏秦为了躲避苏家那位大敌,迫不得已拜入少林寺。  

只是,连苏秦都没有想到,这一拜入,就是十五载。  

十五年前,苏秦不过是个弱不禁风,连九品都不是的苏家三少主。  

而十五年后,苏秦已然能够威震天下,即便蒙元那位国师,武当山真武一脉的张真人,也不一定是他对手。  

“年纪大了,就喜欢瞎想。”  

苏秦笑了笑,准备回杂役院。  

就在苏秦回到杂役院时,一位弟子找到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