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阴与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怎么回事?”  

慧闻方丈心里充满了疑惑。  

“这是......噬血老魔?”  

慧闻方丈靠近噬血老魔,神色微微一变。  

此刻噬血老魔虽然早就已经改头换面,但身上所散发的魔道气息,越是浓烈至极。  

当今天下,上三境武者虽然有一些,但每一位都是名声在外,更何况是一位上三境魔头?  

慧闻方丈仅仅思索片刻,通过噬血老魔身上的气息,便断定了其身份。  

“镇魔塔?”  

“噬血老魔......”  

慧闻方丈隐隐猜测到什么。  

就在慧闻方丈思索之时。  

就在这时。  

诸位院首也匆匆赶到。  

“方丈?”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为何我感觉到有魔道武者的气息?”  

罗汉院院首扫了眼场上,忍不住问道。  

其余院首闻言,顿时望向慧闻方丈。  

在他们看来,慧闻方丈最先赶到这里,应该要比他们知道的多。  

“我也比你们早不了多少。”  

“我刚来时,场面已经是这样了。”  

慧闻方丈苦笑一声,将心里的猜测说了出来。  

“什么?”  

“方丈你是说,这具尸体是噬血老魔的?”罗汉院院首微微一惊。  

“按照少林寺收集到的情报,噬血老魔不过是三品魔头,但眼下这具尸体生前的实力,远远不止三品,至少是二品,甚至是二品巅峰也不无可能。”  

达摩院院首缓缓说道。  

这话一出。  

场上众多院首勃然变色。  

他们关心的不是这具尸体究竟是不是二品巅峰。  

而是如果真如达摩院院首所说,堂堂二品巅峰,为何会死在这里?  

院首们早就已经查看了噬血老魔伤势,五脏六腑瞬间崩碎,击杀噬血老魔的存在,显然是一招致命。  

究竟是何人,能够瞬间击杀一位二品巅峰?  

并且,院首们从噬血老魔脸上残留的神色中,发现了一丝深深的恐惧。  

很显然,噬血老魔在死之前,是处于无比绝望状态。  

能够让堂堂一位二品巅峰无比绝望,连跑都跑不掉......  

众多院首心里发凉。  

“关于噬血老魔的实力,我恐怕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时,慧闻方丈从镇魔塔内走出,沉声道:“噬血老魔应该是伪装成下三境魔头,故意被镇压至镇魔塔,然后借机吞噬了塔内所有魔头的精血生机,实力突飞猛进......”  

慧闻方丈缓缓说着。  

其余院首们闻言,不断点头。  

确实,若是按照慧闻方丈这个说法,倒是能解释一些东西。  

只不过......  

最重要的事情却无法说得通。  

罗汉院院首问道:“方丈,噬血老魔究竟是为何死在这里?”  

“这......”  

慧闻方丈沉默了。  

这也是他最想不明白的地方。  

以噬血老魔的实力,即便是他,最多只能拖住,但是若是想要击杀,尤其是瞬间击杀,根本不可能做到。  

“难不成,是那位圣僧高人出的手?”  

戒律院院首猜测道。  

前段时间,魔佛传人大乱少林寺,正是因为那位圣僧先辈,才让少林寺渡过劫难。  

当时,包括慧闻方丈在内,所有人都认定了少林寺有圣僧级别的先辈暗中坐镇。  

现在。  

噬血老魔莫名其妙死在镇魔塔前,才让戒律院院首有此猜测。  

整个少林寺,恐怕只有那位圣僧先辈,才有此实力吧。  

“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慧闻方丈微微点头。  

“对了,这些弟子虽然昏迷过去,但却性命无忧。”慧闻方丈走到真智身前。  

“虽然气血被吞噬了一些,可未伤到根本,修养几个月就能恢复了。”  

慧闻方丈查看了真智身体,点头说道。  

“还不醒来!”  

慧闻方丈一指点在真智眉心,低声喝道。  

咚!!!  

仿佛洪钟大吕响彻在真智脑海。  

原本意识陷入黑暗的真智,顿时觉得有光亮传来。  

“方丈......”  

真智睁开双眼,看到慧闻方丈以及众多院首,下意识的要起身行礼。  

“莫要动。”  

“你气血亏空,需要休养。”  

慧闻方丈按住真智,开口说道。  

“师弟们,师弟们没事吧?”真智小声问道。  

“放心。”  

慧闻方丈脸上浮现笑容,“有圣僧先辈出手,噬血老魔当场身死,弟子们也无一人伤亡。”  

慧闻方丈语气中充满敬意。  

那位圣僧先辈数次出手,先于魔佛传人手下救下少林寺,现在又击杀了噬血老魔,此等恩情,足以让少林寺上下为其铸造金身,千百世膜拜了。  

“圣僧先辈?”  

真智神色一愣。  

在他意识陷入黑暗的最后时刻,确实看到有人来。  

虽然当时真智只能看到一道模糊的影子,但从其修长的身形来看,应该年纪不是太大。  

怎么可能会是先辈?  

只不过,真智纵使有这般疑惑,可看到慧闻方丈以及诸位院首一脸笃行的样子,只能觉得自己看错了。  

“好了。”  

“等过几天,你前往菩提院,领一颗补血丹。”慧闻方丈说道。  

补血丹乃一种专门补充气血的丹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