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洞天后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多一分把握。”  

昊天道尊想了想,还是决定劝一劝这位心急的天水道友。  

毕竟再怎么着急也不差这点时间吧。  

一个世界岂是那么好吃下的。  

一个不小心,让天意死灰复燃,与本土洞天世界抢夺天道权限,不亚于自身走火入魔,出现第二元神。  

即便事后能够镇压恢复,但也难免元气大伤。  

在这种隐患下,就算只是吃下了一个普通小世界,都得静修个千八百年的,让两个世界完全融合,文化,生物,意识形态上完全趋同于洞天世界,完全没有隐患后,才会继续后续的修行。  

听到昊天道尊的担忧,余闲自信一笑。  

“道友多虑了,我乃是以力证道,天意纯粹唯一,如臂指使,莫说玄尊界的天意已经大损,便是完整的天意到了我的主场,也无反抗之力。”  

昊天道尊还想再劝。  

这种年轻人,年少成名,一路无敌,多半觉得世间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到自己。  

哪怕是他畏之如虎的合道大劫,在他眼中,也不觉得多么可怕。  

可惜他已站在灵界巅峰,想要再给他挫折磨炼,已经是难上加难。  

虽然他不认为天水道尊有多少合道的成功率,但他还是愿意相信一次,因为他心中也希望人族再出一位合道仙尊。  

“道友莫要再劝,若是错了,我还能有机会再来,除生死外,再无大事。”  

余闲坦然面对可能的隐患。  

“说起来,我还有事情想要向两位道友请教。”  

“虚空宇宙,如当年的绝灵界一般的绝地不下双掌之数,如玄尊界这般的准绝地也是双十之数,更别说至今没有个准确数字的普通小世界,为何道友会让它们堂而皇之的存在。  

以道友们的修为,如果愿意多位道尊同时出手,想要助一位玄尊成就洞天之位,也非难事。更别说还能吞噬世界,以求进境?”  

余闲一向是搞不懂的就问,从不会觉得为此羞愧。  

无知从不是什么该羞愧的理由,由自卑中衍生出的故作傲慢才是。  

自己不懂,又不肯拉下脸皮来问别人,那么就只能一辈子活在自己的世界,最后怨天尤人。  

其实能够得到答案属于大赚,没人愿意回答,那也不伤自己一根毛发。  

不是每个人都生来活在聚光灯下。  

有时候,你的狼狈,并无观众。  

对于余闲的问题,昊天道尊没有觉得什么不对。  

虽然这属于道尊群体中的常识问题,但谁让余闲窜的太快,人家道尊突破几千年后还在巩固修为,然后再一步步涉足道尊的世界。  

结果这家伙一下子就快要和他平起平坐了。  

以力证道真就这么厉害?  

以前的那几个以力证道的道尊也没有这么猛啊?  

怀着对人生的怀疑,昊天道尊耐心解答。  

于是余闲对于灵界道尊的悲惨印象再一次加深。  

首先,为何不帮助其他玄尊突破道尊,这其中有着各种理由,但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九道尊的诅咒。  

每次新生一个道尊,就有一个老的道尊转世真灵,否则族群道尊数量超过九数,引来不详,没有人愿意承受。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老道尊是人格多伟大,才愿意无私帮助后来者成道,没有把他们的路堵死就算他们尚有人性了。  

毕竟洞天道尊,理论上已经没有寿元威胁。  

虚空雷劫虽强,但在一个世界的体量面前,威胁就不那么大了。  

只有量劫才是道尊的劫难。  

所以老调重弹,昊天道尊的贡献不言而喻。  

是他的存在,才让人族顺利发展至今,没有陷入九位古老道尊一直统治人族的事情发生。  

一个杜绝了上升渠道的族群,自然也就丧失了未来。  

余闲适当的肯定了两句昊天道尊的贡献,果然惹得昊天道尊笑声不断。  

他这头老黄牛为人族兢兢业业,遭受了多少非议,还是年轻人思想开放,能够理解到他的苦心。  

接着就是道尊为何不爱对世界出手的原因了。  

他们的寿元没有时间的威胁,限制他们的只有自身的潜力和上限。  

但这种上限,理论上也会被时间冲破。  

毕竟洞天世界一直在追求成长当中,在无尽的时间中,它总会成长到道尊的极限。  

虽然大部分道尊等不到这个极限,就会被后来者顶下去。  

况且不是以力证道,洞天世界的核心权限被灵界天道占领,注定了一辈子给灵界打工,又怎么可能有机会合道成功,成为整个灵界的小股东。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何必冒险去攻略小世界,成功了不过是为自己节省了一点时间,失败了就可能洞天陷落,万一付不起灵界天道的税金,自己可能身死道消。  

但道尊存在,差这么一点时间嘛。  

风险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因此各族道尊,真灵,始祖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偶尔攻打某个世界,也是心血来潮,不一定想要成功,可能就是要为自己漫长的生命找个乐子。  

这才是诸多虚空世界存在的原因。  

不过余闲从来是抱有怀疑权威的精神探寻真理。  

哪怕昊天道尊说得很有道理,也符合逻辑,但他总觉得这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管是绝天界,还是玄尊界,都给了他一种人为操纵的感觉在里面。  

如果他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