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尊者秘闻(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秘境,一种依附在虚空中的半位面空间,可以容纳活物,视作一个小世界也无不可。  

元婴境修士陨落或者坐化之时,元婴恰好与天地交感,元婴之中蕴含的稀薄的法则力量经过天地之力的汇聚,就有可能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秘境。  

因为元婴法域力量不同,秘境中的环境基本上都会走向一个极端。  

有的元婴真君擅长掌控水系灵气,法域也与水有关,那么形成秘境的秘境就会被水系灵气占据大部分,主修水系的修士在此便能如鱼得水,实力凭空增长数成。  

与之相对的就是其他修士会被压制一部分实力。  

也因为极端的秘境环境,极为适合一些特殊灵物的生长,这样的秘境又叫资源型秘境。  

还有传承型秘境,荒芜型秘境等等。  

不过这样的秘境容纳上限都不会太高,有的是筑基境界,有的是金丹境界,甚至有些小型秘境,只能容纳练气修士。  

而且大部分秘境都有开启时间,有的需要信物才能进入。  

关于秘境的研究,在玄阳宗内甚至有了专业的《秘境学说》。  

而黄沙秘境,则比这些常见的秘境更高一级。  

血海老祖一踏入黄沙秘境,就见到了苍凉大地,黄色的沙砾铺满世界,踩在脚下,还能感觉到细密的颗粒感。  

之前在秘境外看到的巨大石碑组成的碑林,还有残破的七层宝塔却是都不见踪影。  

他的运气似乎有点不太好,并没有直接被传送到目的地周围。  

“五行齐全,阴阳平衡,如果不是亲眼见证它的开启,我都会怀疑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余闲透过血海老祖的视野和感知,饶有兴趣的认知着整个黄沙秘境。  

“不过…太过脆弱了。”  

余闲有着血海老祖作为连接点,他能够随时元神降临这个秘境世界。  

但他感觉秘境像个狭小的玻璃罐子,他的元神则是个巨人,随便动弹一下,就能挤破这个罐子。  

这大概就是为何秘境最高只能承受元婴修士的原因。  

元婴之上的化神,已经能运用法则力量,足以破坏这个秘境的构造基础,从而使得秘境崩溃。  

血海老祖沉默地行走在大地的边缘处,似是打算用脚丈量这个世界。  

余闲没有催促他着急去找黄沙尊者的传承。  

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个秘境的价值同样巨大。  

“虽然空间脆弱了点,但各种法则的显现也更为清晰可见,难道这个秘境不是自然形成,而是黄沙尊者以某种手段创造出来的?”  

“化神修士居然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得对空间法则领悟到怎样的境界?”  

余闲一边感悟,一边思考。  

他如今已经是化神中期,哪怕只是初入化神中期,但与化神后期也就相差一个小境界。  

可他没有半分把握来创造出这样的一个秘境小世界。  

顶多就是造个临时小空间,类似于高档储物袋。  

“不对,如果单纯的以空间法则来创造秘境,这个秘境的模样绝不是这样子的生机勃勃。”  

“空间是空间,世界是世界,一者生,一者死。”  

“这里五行法则最为清晰,这也是整个秘境的基础,再辅以阴阳,自行衍化出各种法则,这才有了这个法则齐全的小世界。”  

“黄沙尊者一定是借助了某种外力。”  

“这绝不是化神境界能够做到的,而且如此完备的世界也不像是仓促间能构造出来的,莫非这就是化神今后的修行方向?”  

“法则互补,衍生小世界?”  

化神境界的主要修行是领悟法则。  

但如何修行,是单一深入修行,还是多项组合,法则互补,这都是他暂时无从得知的。  

天道老师虽然很厉害,一教一个准,但收费也贵。  

他提升境界的同时,就实在没有余粮再去关心其他问题。  

但余闲真正见到黄沙秘境之后,忽然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血海老祖蓦然止住动作,而后坐下闭目,不多会儿就被不断吹拂的风沙掩埋。  

与此同时。  

一道道无形的波纹自他周身荡漾开来,更为深入地解锁这个世界的奥秘。  

“呸呸!!”  

方源嫌弃地吐了一口沙子,一抬头就看到了竖立如林的巨大石碑。  

“我的运气看来还算不错。”  

“秘藏碑林!”  

“这里蕴藏着黄沙仙宗的万千功法,秘术,每个进入碑林的弟子都能在里面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功法,不过到了我这等境界,再去求取什么功法,无疑是舍本逐末。  

除非是传说中的…法则真解!”  

方源想起会长交待过的话,不由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妄念,踏入碑林之中。  

因为据之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玄黄神风塔正在秘藏碑林的中心。  

随着方源进入碑林,就好似触动了什么神秘的机关。  

唰唰!  

无数石碑按照特定的轨迹移动起来,面前景色忽的变化起来,随之响起的还有一道苍老沙哑的声音。  

“法不可轻传,现开启传法关。”  

“第一关——沙暴狂狼!”  

就见面前三只水牛大小,暗黄色毛发,拥有锐利锯齿,形似狼犬的妖兽凝聚而成。  

方源面不改色。  

他有万宝商会作为情报渠道,哪怕黄沙仙宗已经掩埋在历史中五千余年,但对于黄沙仙宗的基本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