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死中求活(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处坟茔。  

简陋的石头墓碑因为时间侵蚀变得斑驳,字迹有些模糊,但仍能看清上面刻着杨氏残魂几个字。  

坟包上长满了杂草。  

墓前还依稀残留着往日拜祭的痕迹。  

祝玉容站在墓前,眼神感伤,脸上残留着凄苦之色。  

“当年杨大哥逃了之后,我冒险将伯父伯母还有小妹的尸骨收殓,却是不敢对外声张,只好将他们合葬在一处。  

这么多年来,我每年都会前来祭拜一次,聊表心意。  

我知道这样做也不可能让逝去的人原谅我,但每次过来陪他们说说话,我心中就会好受一些。”  

坟墓里自然是什么都没有的。  

离杨家灭门过去了二百余年。  

万兽真人的父母小妹又是匆匆下葬,没有任何保存措施,这会儿早就与土地融为一体,连骨渣子都没有留下。  

万兽真人不知道祝玉容所说是真是假。  

这个女人实在太可怕了。  

他哪怕成了血海幡的器灵,拥有了四阶元婴真君的力量,也分不清她哪一句话是真,哪一句是假。  

他希望是假的,又害怕是真的。  

他眼神沉寂地看着墓碑,久久不言。  

在他脑海中能够回忆起的只有那场吞噬一切的大火,以及仓惶逃窜如同一条丧家之犬的自己。  

父母,小妹的脸上满是血迹,眼中满是仓惶恐惧,死死盯着他,张嘴想对他说些什么,但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然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梦中的想象。  

那一晚,他其实谁也没见到。  

他只记得大喜之夜,杨家府邸突然被人包围。  

一个趾高气昂的家伙走进来说杨家窝藏魔修,需要进行搜查。  

他上前理论,被一掌打成昏迷。  

等他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城外,长老气若悬丝,将在家族匆忙打包好的最后遗产交给他,告诉他赶紧逃。  

如果有机会要重振家族,要回来报仇,便当场坐化。  

当他再听到杨家的消息之时,已经是杨家私通妖族,藏匿魔修,在城主府修士前来调查之时反抗拘捕,嫡系族人,几乎全灭。  

杨家千年基业,几乎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对了,那个指认杨家罪行的证人,正是祝玉容,当时已经和万兽真人拜堂成亲的新娘子。  

“告诉我当年所有的真相,我可以不杀你。”  

万兽真人以为自己会悲伤,但站在父母小妹的墓前,他却蓦然发现丧失了悲伤的能力。  

或许在曾经日夜难眠的日子,在只留残魂,困守万兽魂幡中忍受孤寂痛苦之时,他便已经将所有悲伤痛苦全都消耗殆尽。  

祝玉容呼吸忍不住微微一促。  

她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这一句话。  

当年重山真君受人之托,针对杨家,却没有亲自出手。  

因此小瞧了杨家的千年底蕴,让万兽真人作为遗孤逃走。  

她为此时常在午夜梦回,被噩梦惊醒。  

又或者折转反侧,难以入睡,只因为她害怕她的杨大哥终有一日会回来复仇,让烈火吞噬她的身躯。  

所以她令人修建了这座坟墓,派人每年过来拜祭,就为了万一真有这么一日,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现在看来,她的决定是明智的。  

当年的杨大哥真的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令人颤抖的力量。  

“当年…”  

祝玉容的心思细密,只不过略作调整,便将当年发生的事情合盘托出。  

当然,只是她的视角。  

当年她无意中与杨明相识,并且互生好感,本是一场缘分,她时常感谢上天,赐予她一个完美的爱人。  

但一切都在大婚的那一天改变了。  

城主府的修士以缉拿魔修之名闯进杨家,见人就杀,她害怕地想要逃跑,却别人捉住,差点遭人侮辱。  

所幸有人认出了她的身份,留下了她的清白和性命。  

她被抓到那个名叫千狸真人的面前,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亲近熟悉的面孔倒下,害怕的全身颤抖。  

她以为自己也会死,结果没有。  

反倒是在城主府的支持下,以杨家未亡人的身份成了杨家唯一的继承人。  

后来她才知道城主府为何要留下她的性命。  

因为不久后她就代表杨家放弃了玄阳宗万灵峰的继承资格,还被重山真君强行纳入房中,顺便接手了杨家的千年基业。  

“…我知道都是我不好,如果不是因为我贪生怕死,不是我指认杨家的罪名,杨大哥和伯父他们也不会在死后仍旧遭受骂名。  

但我实在太害怕了。那是重山真君啊,他是东华天城之主,我实在不敢反抗他。  

我忤逆了他,不仅仅是我会死,我的家人朋友也会死。  

我不愿意连累了他们。  

后来我的家人们一个个去世,我也该随他们而去才是。  

只是我还想要等着杨大哥回来。  

我努力修行,我讨好重山真君,我突破金丹境界,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多活一些时日。  

我知道杨大哥一定会回来的,我想要活着,想要亲口告诉杨大哥,我其实没有那么坏。  

我不愿意留在杨大哥心中最后的样子还是丑陋的。”  

祝玉容泪眼涟涟,深情地望着万兽真人。  

“杨大哥即便不杀我,我也不会原谅自己。  

能够再见杨大哥最后一面,玉容的愿望已经达成,再无遗憾。  

只希望世间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