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金丹中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处不想付出的家伙。  

突破金丹之后居然不肯交出神魂之力,他只好忍痛拿下,将三人收入万兽魂幡,勉强收回一点成本,仍是大亏。  

不过二十九位假丹真人便是二十九份天道灵气。  

按照一二三四五六七的神通升品规律,让他在三品神通的道路上都前进了稳定的一步。  

就是修行点给的少了点。  

不过主要是近两年的天道灵气提供给他的修行点越来越少,否则他早该突破金丹中期的境界才是。  

据他推测,这少了的修行点应当是抵扣了金丹神通修行的辅助灵物,所以才没有余力再供养他的修行。  

越是高品神通,需要的各种辅助修行灵物就越珍贵。  

大舅哥陈霄就曾告诉他,陈伊修行的金丹神通所需的那些灵物价值都是以极品灵石计算的。  

而他一路将神通修行到三品境界,却是什么灵物都没有用到,似乎是天道灵气在一定程度上抵扣了这些灵物。  

而三品的欺天神通已经步入上三品神通之列,具体威力连余闲都不敢确定。  

但根据他曾经对抗血咒的经历,他有信心,当他施展此道神通之时,那血咒再也找不到他的真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半个不沾因果了。  

至于隐匿气息的效果,那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一门纯辅助性,没有丝毫斗法能力的敛气神通,欺天术可谓是将苟道进行到底。  

其在下三品之时便能瞒住金丹后期,元婴真君不注意看他,都不会发现他的隐藏。  

如今已入三品,他自信就是丢到元婴真君的眼皮子下,都不一定能发现他的虚实。  

当然,这只是他猜测,他还没心大到真去元婴真君面前晃悠。  

但余闲相信这一天却是不远了。  

五年时间的野蛮发展,拥有近三十位的金丹真人存在的大同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方面就是大同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今后吸纳成员更加方便,不用像最初期时一样连哄带骗加威胁。  

坏的方面就是一旦被人针对,或许就是元婴真君的雷霆之怒,他根本没有丝毫抵抗之力。  

那个据说有化神尊者坐镇的大同会终究是假的。  

“唉,我老老实实为人族除妖,怎么就看不过去呢?”  

余闲叹了口气,想到最近传来的消息。  

望舒府城的府主大人已经注意到他治下出现了这么一个怪胎组织,并且有府主的卧底开始接触大同会成员。  

毕竟那个据说有化神尊者坐镇的传言还是挺唬人的。  

而且短短时间内就制造出这么多金丹真人,同样挺唬人的,没有一定实力背景谁也不相信。  

但没人知道那是某人的全部家当。  

所以哪怕是拥有玄阳宗作为背景的府主大人接触的第一步也是选择怀柔政策,以免为自己和宗门竖立大敌。  

所幸所有预备成员都被种下血魂引,背叛的代价无法承受,否则恐怕早就背叛了,哪能还主动报告府主卧底的消息。  

然而纸包不住火,大同会的虚实早晚会被人看破,到时候大同会想要继续发展就难了。  

任谁也不喜欢自己手底下突然出现一个不受控制,还在不断野蛮发展的势力。  

“玛德!”  

余闲眼中寒光一闪,打算做出一个违背祖宗良心的决定。  

“只要把事情搞大,就没人会注意这么一个藏在地下的组织。”  

正好金鹏妖脉最近几年损失了近二十位妖王,金鹏妖皇憋了一肚子气没处发泄。  

听说他几次到明月天城讨说法,与天城之主九月真君大打出手。  

但也正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导致九月真君不堪其扰,发话让手下人顺手调查一下,给金鹏妖皇一个说得过去的说法。  

这才有了望舒府主的下场。  

当然,望舒府主并不知道大同会就是金鹏妖皇发疯的罪魁祸首,只是调查的时候顺便注意到了大同会。  

不然的话,大同会可以藏得更久一点。  

至于他为何知道这么多,自然是卧底成了自己人,府主大人可无法许诺给卧底一个金丹机会。  

所以如果他再宰掉几个金鹏妖皇的嫡系血脉,保管金鹏妖皇发疯,不管不顾地发动大型兽潮,与明月天城来一场决战。  

到时候就没人有空调查大同会,一切精力都得应付兽潮为主。  

而他也能再争取一定的发展时间,甚至还能找机会与望舒府主合作。  

比如为府城猎杀妖王,一举两得,说不定还能混成半个官方机构,让玄阳宗事后给他背书。  

余闲越想越觉得靠谱。  

反正万妖山脉的兽潮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遍,他加速这个过程,也是提前将炸药桶引爆。  

至于说为此造成的后果…  

那是千百万人的无辜性命,是数不清的家庭破碎。  

余闲不由得沉默下来。  

尽管他知道一切都是不可避免,但他却不想去亲手推动事件的发展。  

曾几何时,他似乎也面临着类似的一个抉择。  

那一次,他选择的是等待,坐视一切发生。  

这一次…  

“尼玛的,心不硬,你修什么仙啊?”  

“可我是开挂的啊…”  

余闲自问自答,心中有了答案。  

走出半生,他那时不时出来蹦跶一下的良心终究没有丢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