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章 明悟己心(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号府邸。  

会客厅。  

余闲令侍女上茶,笑着招呼两人。  

“别客气,当自己家就好了。”  

陪着闻人月过来的赵甲连道不敢,连屁股都只敢挨着坐一半,眼神中满是敬畏。  

赵甲在赵家族地当了二十年的太上皇,本来心里还有点飘。  

毕竟余闲一直没拿那份约束了他性命自由的血契要求他做过什么,给了他充分的自主权利。  

这些年更是对他不闻不问,好似忘了他这个人一样。  

没了约束,又被底下人讨好奉承惯了,他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高高的,曾经丢掉的尊严似乎也捡了起来。  

哪怕是曾经的客卿大人,他心中也没多少畏惧了。  

俗称好了伤疤忘了疼。  

但大典上余闲简单的一个露面,居然就主导了整个局势,三言两语间就决定了十几个筑基修士的命运。  

其中不乏比他修为高深的角色。  

赵甲当即大汗淋漓,如梦初醒。  

他之前居然还想接着吴老祖和自家老祖宗昔年间的情分,借着金丹之威让余闲把血契还给他。  

甚至隐隐还有把闻人月当人质的想法。  

但这样的人物岂是他能算计的他居然敢对客卿大人动歪心思,简直是找死。  

好在一切还未发生。  

赵甲反而看到了机会,如果他趁机拉上客卿大人的关系,岂不是说赵家还有重回上阳城的机会。  

赵家的荣耀会在他手上重新复苏。  

因此对于陪同闻人月来拜访余闲,他实际上比犹豫不决的闻人月更加热心。  

余闲对于赵家那边的情形其实已经不太在意了。  

不过到底住过多年,如今恰逢故人,他兴趣来了,便挑了些熟悉的人和事相问。  

但赵甲一开始来是想解除契约的,准备自然不足。  

在赵家,他是高高在上的筑基大修,旁人只管来讨好他,心态早已变化,哪里有心情关心几个普通舞女,一窝鱼,几处花草,坊市势力的变化。  

于是在答话几次卡壳后,余闲态度明显冷淡了不少。  

赵甲见状,更是坐立难安,只觉前客卿大人,现总管大人的压力比以前强得太多了。  

到底是和金丹真人平起平坐的存在啊。  

赵甲心里暗暗感慨,越发觉得余闲深不可测。  

“行了,你下去吧,我和月儿有些私事要谈。”  

余闲没了谈兴,挥手让赵甲退下。  

赵甲一脸尬笑地告辞。  

厅堂顿时沉寂下来。  

余闲看向一直低头沉默的闻人月,温和笑道:  

“月儿,怎么不说话,多年不见,连你也对我生疏了吗?”  

“余前辈。”  

闻人月抬起头,眼眶不知何时泛红,带着些许哭腔道:  

“师父走了,我没师父了。”  

余闲神情蓦然一呆,而后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娇媚的面孔,水润的眼眸静悄悄地望着他,忽的莞尔一笑,好似一朵牡丹花开。  

她是柳掌门,一个叫柳月茹的女人。  

“没了。”  

余闲低声重复一句,脑海中的画面忽的失去了色彩,莫名多了几分伤感。  

自他在凡俗界开始咸鱼翻身,这一路走来,与他有过负距离接触的女人,没有五十,也有三十。  

然而真正能够让他记住名字的女人却是不多。  

这是他第一次发现记忆中的名字也会黯淡。  

哪怕是身为凡人的福王妃。  

只要他不去关注,那么她就会以最美的形象活在他的记忆中,而不是去想她现在已经是一个七旬老妇。  

“我记得她还年轻,以她的实力,起码还有三四十年好活,若是突破筑基境界,更是有一百多年的寿命。  

谁杀了她?”  

余闲第一反应就是柳掌门被人害了,闻人月正是来找他帮师父报仇的。  

闻人月难掩悲伤,声音低沉道:  

“师父是忧郁成疾,不是被人害死的。”  

说着,她便说起了自那日余闲离开月真山后的事情。  

柳掌门得了许诺,暗自高兴,便开始全身心地重新投入到修行当中。  

有着余闲曾经的关照,月真派的收入早已不似昔日拮据,完全有能力供应柳掌门和闻人月两个准筑基修士的修行。  

所以不到三年时间,柳掌门就恢复了昔日的修为。  

又是调整了两年后,柳掌门服下余闲留赠的筑基丹,开始冲击筑基境界。  

但是很不幸,她又失败了。  

好在有着筑基丹护体,她没有损耗太多元气,只是修养了半年就又恢复了元气。  

原本她还想再接再厉,再次突破。  

但被闻人月拦了下来。  

“我本来是想用我的那颗筑基丹给师父服用,可师父说那是余前辈留给我的,她不能要,她说自己有办法。  

我真傻,师父说什么我就信什么。  

如果我早一点发现,师父或许就不会出事了。”  

回想起往事,闻人月忍不住落下泪来。  

“师父偷偷买了一颗护脉丹,便背着我强行突破筑基,这一次失败,彻底损坏了师父的根基。  

如果不是护脉丹护住了师父的经脉,她可能连命都没了。”  

“突破失败后,师父的精神大不如前,身子骨也一日不如一日,我想来寻前辈你帮忙,可师父以死相逼,不准我泄露出去半点风声。”  

“再后来,我突破了。师父那一天很高兴,还特意给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