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姜玄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隆轰隆!  

就跟轰炸机一样,火焰过处,人群一大片一大片的炸开。  

这还不算完,血肉变成最好的燃料,气焰循着血肉燃烧,眨眼间就燃起熊熊大火。  

这下子前方人流挤进去多少,火焰就烧得多高。  

简直如同妖火一般。  

凡俗与筑基修士的差距实在太大,根本就不是数量可以弥补的。  

但若是另一方也有筑基修士,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就在此时。  

身处上空的林真只是轻轻一招手。  

“风来,云聚,雨落!”  

足有亩许大的雨云凭空凝聚而出,雨水呼啦啦落下,很快就将火焰熄灭。  

连练气修士都能以一招小云雨术唤来雨水,何况林真这样的筑基修士。  

老者怒瞪着天上的林真。  

这下他终于按捺不住,脚下一踏,体表浮现出一套黑色战甲,背后一对气血羽翼腾的一下张开,人就飞空而起。  

即便他是主修炼体的修士,辅修灵术,但二阶体修,气血凝罡化翼,早有了肉身飞行的本事。  

“老夫先取你性命!”  

老者一爪抓来,迅如闪电。  

林真却不慌不忙,一道金光挡在身前,人已远遁百米。  

“林家的金鳞剑!”  

老者眼见掌中一道血痕出现,很快又痊愈,不禁咬牙切齿。  

林真淡淡一笑:“姜家体修之术独步上阳,肉身可挡法器,晚辈若没有这金鳞剑,怎敢与前辈较量。”  

金鳞剑乃是中品灵器,和林家老祖手中的斩龙剑本是一脉相承,都是用一条金蛟的遗蜕打造而成。  

斩龙剑用的是蛟龙的龙骨,而金鳞剑则是蛟龙的逆鳞。  

金鳞剑剑锋最锐,最是克制体修这种肉盾。  

“若不是老夫的明王甲留在了姜家…”  

老者心中暗恼。  

他年近大限,来越国坐镇不过是尽自己作为姜家人的最后一份职责,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明王甲自然留在姜家给其他人更好。  

而他只是随身带了一套上品法器的玄铁甲。  

毕竟一个凡俗王朝,他就是什么法器都不带,也足以一手镇压。  

谁曾想会遇到这么一个意外。  

老者不由看了眼身下寝宫。  

林真敏锐地发现老者的目光,笑道:  

“前辈很在意寝宫里的东西,不过前辈上来了,就不好再下去了。”  

空中金光一闪。  

两人已经再次交手。  

下方。  

没了老者的阻拦,只剩下一只银狼面对人潮汹涌。  

它眼见人群如恶鬼般涌来,不由得眼神惊恐,呜咽一声,尾巴一翘,身形再次缩小,从后方狗洞爬走。  

而寝宫前的阵法则是先被破禁符破开,又遭如此多血肉腐蚀,早已坚持不下去。  

乱军只是略微冲击,留下几具尸体,空气中的血色网格就好似短路一样熄灭。  

“封王!封王!”  

第一个冲入寝宫的是一個武道宗师,他面色狂喜,脚下如飞,几个腾挪就打开了寝宫大门。  

而后一股浓郁的血腥气就扑面而来。  

腥风扑面,武道宗师却感觉自己好似喝了琼浆玉露,体内血气骤然间增长数成,真气也不受控制的快速运行起来。  

“天材地宝!”  

武道宗师的脑海中忽的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他被本能驱使着往寝宫内部冲去。  

而后就见到一方冒着气泡的血池,池中泡着十几个人,都露出了一个脑袋,闭着眼,面色看起来有些痛苦。  

一个身穿皇袍的英武中年凭空悬浮在血池上方,他闭着眼,一道道血线自他身下连接在下方血池当中。  

他似乎在抽取底下人的血液。  

而自己闻到的血腥气正是从血池中传来。  

宗师咽了咽唾沫,如此诡异的场景,让他的贪念不自觉一收,慢慢地,谨慎的向后退去。  

但就在此时,身后的大批乱军已经冲了进来。  

乱哄哄的场面似乎要将沉睡的人惊起。  

不好!  

宗师心中大骇。  

唰的一下!  

虚空中,仿佛有一双眼睛蓦然睁开。  

宗师形容不出来这双眼睛的感觉,因为当他看到的第一眼,他已经死了。  

先是一具尸体倒下,而后就像瘟疫一样传染过去。  

身后冲来的乱军一个个倒下。  

空气中一道道血色丝线像蛛网一样蔓延出去,十米,五十米,百米,三百米…  

好似没有尽头,没有极限一般。  

直到五百米范围内。  

一张血色大网悍然张开。  

血线落在地上的血肉尸体上,如同一根根吸管,血肉化作白灰,汇聚到寝宫深处。  

哗啦啦!!  

血池翻滚着,血水越来越浅,一直被泡在血池里的人瞬间被抽空了浑身血气,变成一具具枯朽的干尸。  

血池最下方,一具满是血痕的干尸逐渐变得饱满起来,最后化作一个面色红润的中年男子。  

男子看了眼气血旺盛,血脉精纯,却是眼神呆滞的皇袍中年,喃喃自语道:  

“老夫以魔道邪法续命,妄图夺舍后裔再续大道,眼看就要成功,死而后生,却遭遇大变。  

这便是老夫的人劫吗?”  

一道人影重重砸下寝宫,破开一个大洞,正好落在男子面前,赫然正是与林真激战的老者。  

此刻他的玄铁甲已是千疮百孔,膨胀的身形也缩到原来的大小,甚至更加瘦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