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器胚初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又两天。  

顾家村,一间收拾得很干净的土房子里。  

余闲盘坐在一个草蒲团上,面前悬浮着一把略见雏形的玉剑,约莫三寸长,通体一色,碧绿无暇。  

此剑正是余闲耗费三月,以心血,法力,灵识每日蕴养炼化的法器器胚。  

男儿梦想仗剑走四方!  

余闲也不例外,所以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第一件法器炼制成了一把剑。  

余闲咬破舌尖,今日份的舌尖血吐出,鲜血覆盖玉剑,血线蔓延而出,包裹着玉剑发出一阵红绿相间的光芒。  

就在此时,玉剑的剑身上浮现出一条条神秘的纹路,冥冥中,一股玄之又玄的联系出现在他和玉剑之间。  

余闲陡然明悟。  

器纹现,器胚已成!  

所谓器纹就是修仙者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出炼器材料自身的性能,将其自身的特点或融合或显露而出。  

一旦成功,法器上就会形成一道道天然的纹路。  

有人说器纹就如同灵符上的灵纹,都是天地规则的显现,谁若能够将其彻底领悟,就能成为炼器宗师,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  

“接下来,只需要纳入丹田日夜滋养,顶多两三年,这件器胚就能蜕变成法器了。  

虽然只算是最低等的下品法器,不过同样威力无穷。  

再遇到林家的那两个修士,只凭这件器胚,我就能正面将其二人格杀。”  

余闲手上把玩着小巧玲珑的玉剑,想起自己这三个月来为其呕心沥血,对老婆都没这么好过,不禁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可惜只是最普通的玉石炼成,拥有的能力比较单一,只有静心养气的效果,其实练成印玺式样更为合适。  

不过千金难买爷乐意。”  

余闲手掌一张,玉剑就化作一团绿光钻入掌心,顺着经脉落入丹田之中。  

“出门试试法器的威力。”  

余闲推门出屋,就看见小院中一個瘦弱少年穿着一身肥大的旧棉衣,双手裹在袖子里,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长板凳上,守在院子门口。  

听到开门声。  

少年赶忙站了起来,脸上挤出个笑容,朝余闲问好。  

“姐夫!”  

余闲回了个笑容:“青山,天气这么冷,不用一直守在外面。”  

“没事,我穿了棉衣,不冷。”  

少年脸上的笑有些拘谨,但也很淳朴。  

这少年是玉兰的亲弟弟,玉兰原名顾小兰,顾家村也正是玉兰的家乡。  

那一年恰逢旱情,田中粮食歉收。  

玉兰家负担不起一大家子的口粮,眼看这一家子都要被饿死的时候,玉兰这个姐姐就理所应当地被卖进了城。  

好在玉兰运气不错,被王府看中,还直接一跃成为王妃身边的丫鬟。  

谈及自己的家庭,玉兰并不怨恨他们。  

家中若不是没有办法,当父母的也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女儿,卖她也是为了给她找条活路。  

这几年玉兰在王府攒的银子,一大半都送回了娘家。在她的帮衬下,顾家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村中人都知道顾家有个女儿在城里的王府家做事,听说还有机会给王爷当小老婆。  

人人都说顾家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就连村长都对顾家很看重。  

余闲对此不置可否,也没兴趣喊什么男女平等,生来自由的口号。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要么他就帮这些穷苦百姓吃饱饭,然后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才对,要么他就闭嘴,不要妄自插手别人的命运。  

他要找个暂居之地,听到玉兰娘家人还在,就顺道过来看看。  

好在玉兰家人还算不错。  

比如这个在他面前十分拘谨的顾家小弟,当年顾家支撑不下去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顾家小弟那年刚巧生了一场大病,将顾家不多的积蓄用了个干净,还欠下一大笔债。  

对此,顾小弟一直心怀愧疚。  

在听到姐姐和姐夫来了之后,顾小弟就忙前忙后,跑腿做事一点不落。  

每次他炼器的时候,顾小弟就会搬条板凳守在院子外面,不让人来打扰他。  

哪怕他根本不知道自家姐夫每天都要把自己关在屋里干什么。  

“你忙自己的事去吧,我在村里随便逛逛。”  

余闲招呼一声,已经出了院门,脚步看似缓慢,可身后的少年却怎么样也追不上,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背影消失。  

顾家村的后山小树林。  

树上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被风一吹,细密的雪粒就簌簌往下落,好像沙子一样。  

就听到蓬的一声。  

一道绿光急剧闪过,水桶粗的大树哗啦一声往前倾倒而去,树上雪花落了满地,繁茂的枝叶随处散落。  

接着是第二棵,第三棵,第四棵!  

绿光好像一道无物不断的神兵,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它。  

最后去势不减,狠狠砸在地上。  

轰隆一声!  

冻硬了土地被开了个大口子,一个尺许宽,寸许高的大坑翻出,坑洞中间,插着一柄看起来温润轻巧的玉剑。  

余闲从树后走出。  

玉剑就仿佛受到什么召唤一般,嗖的一声自己拔了出来,化作一道绿色光影,好像鱼儿一样在余闲周围游荡。  

直到余闲嘴巴一张,玉剑就彻底化作一团光影被他吞下。  

“好剑!”  

哪怕只是器胚初成,其自身威力仍旧远超余闲想象。  

就以刚才的威势,就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