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四十七章 待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府三司的官员各坐幕中闲聊。  

官员们只能与同幕中官员闲聊,不可隔幕聊天。  

当年宋太祖因为厌恶宰相赵普与枢密使李崇矩交结,所以才有了这个规矩。  

似章越暂时兼管着枢密院实是破天荒之事。  

章越王珪率中书先行向天子禀事,其中议论内容就允许沈括向萧关进筑的方案。  

议事时吕公著取代了孙固位置,对沈括提上来方案,中书同意过的方案进行质疑和反对。  

吕公著认为计划太过于激进冒险。  

这也是意料之中。  

平时议事过程中就是要‘红红脸,出出汗’,这也是异论相搅的目的。  

就和夫妻相处一样,平日经常小吵,就多半不会有问题。若夫妻之间一直不吵架,那么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  

不过殿上议事这已是最后流程,章越与官家早就在留身奏对中敲定了。  

吕公著的反对对最后结果不起任何影响。  

禀事一直到了辰正结束。  

官家让章越留身奏对。  

今日章越在留身时,官家面前详呈自己在定力寺中所撰写的为相任期后两年的‘改革’方略大致。  

同时还有官制详定司两年之成果——官制沿革和官员数目出入。  

为什么要设立官制详定司?这就是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组织臃肿的问题。  

宋朝的问题尤重,一开始承袭五代官制,地方官制基本都是打着节度使幕职官的名义,后来又分本官,差遣,馆职等等。  

最后就是冗官现象严重,导致了政府效能极其低下。  

所以任何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进行裁撤合并新设部门。  

所以说作为有为之君的天子,从章越任相之初便提出了元丰改制的方案,现在到了要落地的时候。  

章越照例赐坐喝茶,然后一一向天子陈述自己主张。  

这就是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