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章 功劳最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颂道:“丞相吩咐的事,下官这就回去办。”  

“还有一事,丞相推举来的考生黄裳,今已是中舍生了。”  

章越闻言一笑道:“确实有才华?”  

苏颂道:“确是人才。此番太学试诸科都是第一。”  

“那便好。当然我看他饥寒交迫,看着读书人份上,能帮一些就帮一些。他有这才华就最好了。”  

苏颂笑道:“大家都是读书人出身,看在都是一个祖师爷的份上,理当亲近。”  

听了苏颂的话,章越笑道:“说得是。”  

正说话间,一名内侍抵至中书道:“启禀相公,两万归义军和龙家百姓已归兰州,陛下请诸位相公相商善后之事。”  

章越道:“有劳了。”  

苏颂闻消息起身向章越道贺。  

章越受了,当即举步离开西厅。  

章越走到门前下意识地朝枢密院处望了一眼,但见冯京等人也是正好出门。  

这时候深秋天冷。  

随人给冯京正披上厚衣。  

章越遥遥向冯京行礼,冯京则神色淡漠点点头,然后负手前行。  

二人各走一边,泾渭分明地同往大殿而去。  

二人相隔十几米,仍遥遥说话。冯京道:“史馆,此番又是你赢了!”  

章越道:“不敢当,多亏枢相之前提点。”  

冯京笑了笑。二人走了半道,蔡确也从中书东厅步出。  

蔡确看了一眼章越与冯京的态势。蔡确与冯京如今是儿女亲家,二人关系极好,不过他也不愿得罪章越,于是坠了二人数步,不站到各自身旁去。  

冯京对章越道:“史馆还年轻,仆也曾年轻过,不过史馆却从未老过。”  

“我见过很多年轻人,说自己绝不会后悔,却从未听见过到了我这个年纪的老人,说不后悔的。”  

“史馆,良言一句,切切记在心底,凡事三思而后行。”  

章越知道冯京仍觉得自己没有错,于是道:“冯公,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有奇句可使整篇文章生辉,从兰州之捷再到归义军东归,仆事功至今,这些还不足以点缀吗?”  

冯京点点头便不说话。  

章越知道不是自己说赢了,冯京为官没有什么架子,面上很是肃然,说话虽不多但都在点子上。  

当然冯京也不会服输的,章越也不认为自己靠几句话以及一次次胜利就击倒了对方。  

几人到了殿上,片刻后王珪到了,几人都是向他行礼。  

王珪看向章越,这一次归义军顺利东归,必令他在御前说话分量又重了些许。  

王珪笑着说了几句话,都是明着捧人没营养的话。  

章越既不谦虚,也不回应,到了他们这个层次都更是返璞归真,有些地方大家就不装了。  

人生到了他这个层次,从马斯洛五种需求的角度而来,章越就只剩下自我实现了。  

至于别人尊重,安全感什么都不在此列,甚至后人评价,史书如何写自己也不在乎。  

而王安石,司马光也是一样。  

王安石常说别人都不懂自己,所以写了一首诗。  

我与丹青两幻身,世间流转会成尘。  

但知此物非他物,莫问今人犹昔人。  

所以平常人很难懂得他们的坚持。  

片刻后,官家御殿。  

此刻他神采奕奕地道:“归义军虽经屠戮,但仍有两万多人重归故土,朕实狂喜。”  

“数万百姓仍心念汉家,不惜前仆后继而返,亦令朕感动。”  

章越听了笑了笑,官家也是一位追求‘自我实现’的人。  

到了皇帝这个层面,天下事让他动心的,也只有中兴宋室,重现汉唐气象的执念了。  

官家看向章越道:“此事卿功劳最着!非卿远见卓识,千里调度,两万百姓焉能生归故土。”  

“这是何等明断!”  

章越道:“陛下,臣并无远见卓识,只知道一句话‘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顶点手机版网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