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十章 相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大妇,也可以成全了你的贤名!”  

听了此话,一直盛气的鲁氏便偃旗息鼓了,吕氏坐在椅上眉头紧锁,她一直争来争去,不就是担心这外室日后母以子贵,与她翻脸吗?  

鲁氏道:“官人,谁知道这些,天下忘恩负义的人多了。那些小门小户的女子…”  

吕公著道:“小门小户可比大户人家知忠义,感恩德的多。”  

鲁氏想了想道:“也好。这外室要入章家也成,但在孩儿面前只能降居自称是乳母,而且必须由二娘来亲自教养读书,此外室…此乳母不得插手。”  

“二娘你看如何?”  

吕氏想了想便不说话了。  

黄昏之下。  

一辆马车缓缓驶至章府侧门。  

一位身怀六甲的女子在两名女使的搀扶下缓缓下了马车,她牵着一名孩童的手缓缓步入章府。  

这女子便是苗氏,她生平从未想过有这么大的府第,这么多庭院,这么多林木花草,若非有人带着路,她早已迷了路。  

一路上所遇的下人女使对她都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  

苗氏摸着肚子默默地道:“孩儿莫慌,这是你爹爹以往住的地方。”  

一旁的女使道:“娘子,此处宅第。当年丞相带兵平了熙河,官家赐给章家的。”  

“原来如此。”  

“大娘子和太公太夫人都是在里面等着。太公太夫人都是忠厚人,而大娘子出自高门,规矩很多。”  

“要紧的规矩之前都教过你了,其他慢慢再说,以后这便是你的家了。”  

“我的家了。”苗氏怔怔地言道。  

堂内章实于氏夫妇都坐立不安,而吕氏昨日便是回了章府,此刻神情无比清冷地坐着。  

章越和十七娘则在侧室中听着消息。  

不久两名女使搀扶着挺着肚子的苗氏带着一个孩童进了门,看到这一幕吕氏嘴唇一动,而章实欲站起身来看个清楚,却被于氏一把拉住坐下。  

苗氏缓缓进了屋子,没朝着章实于氏,反而是对着坐在一旁的吕氏携子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  

“奴婢苗六娘见过大娘子。奴婢代全家谢过大娘子救命之恩。”  

吕氏本是绷着脸,听到了这一句‘奴婢’,脸色稍缓道:“起身吧。”  

吕氏打量苗氏见一脸朴素,知是良善女子,心底偏见少了三分。  

旋即苗氏又对着章实夫妇要磕头,于氏起身忙道:“你挺着肚子,规矩以后再补。”  

“是。”  

左右立即给苗氏搬来椅子。  

此刻章实已是忍不住对苗氏一旁的孩童道:“孩子,让我看看你。”  

苗氏对一旁的孩童点点头道:“过去吧!”  

那孩童懵懵懂懂地点点头走向了章实于氏。  

章实盯着看着了好一阵方道:“真像,真像!”  

于氏也是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掩面大哭,经于氏这么一哭,章实也是不住大把大把地落泪。  

一旁的吕氏也是摇头,默默垂泪。  

苗氏也是泪盈于睫。  

隔壁屋子的听消息的章越也是说不出话来,十七娘对章越道:“官人,你已是尽力了。”  

章越点了点头。  

重阳过后。  

鄜延路大败,鸣沙城破的消息已是传开。  

百姓皆知伐夏两路兵马大败而归的消息。  

从高遵裕一路的鄜延府的将士,有五万京营人马,此役近半没于西北。  

当高遵裕平安无事地返回遭到了汴京百姓拦道大骂。  

高遵裕遭到了百姓丢掷的瓜果鸡蛋的问候,羞愧得无地自容。  

天子读了章直遗表后大恸,下诏自责。  

事后汴京城中各大寺庙,大作法会,皆焚钱山,并设下道场。  

由各大僧众告慰亡魂。官庶皆往各处道场献菊,以托哀思。  

从汴京,永兴军,至陕西各路到处都有人设下白幡,而阵亡将士的家属拿着旧衣,为西军阵亡将士招魂。  

王珪,章越二人率众宰执主持祭祀典礼,一时汴京百姓皆有哭声。  

而在章府中人人惦念着章直生死时,终于有了章直的消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