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七章 放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面罢去俞充泾原路经略使之职。  

章亘听了诏书心道,这也太大胆了。  

若换了一百年前,唐朝藩镇的节度使接到这样的诏书,这还不得当场杀了使者,起兵造反。  

至于也要编个由头,让俞充去城外参见,再当场拿下,这才是万全之策吧。  

需知如今环州城中的文武官员之前都是听命于俞充。…。。  

不过使者宣读完圣旨后,俞充二话不说,当场交出了印信,左右文武官员这一刻仿佛突然都不认识了俞充一般,无人出言一句。  

俞充也是非常理所当然地配合。看到俞充被带走,文武官员们都是装着没有看见,甚至没有半点目光上的对视。  

随后俞充跟着这名使者如同牵羊般,离开行辕,在城中寻一地看管。  

次日同知枢密使,六路行枢密使韩缜,以及秦凤路经略使蔡延庆率军入城,同时接管环州城中的数万大军。  

韩缜处置军务自是繁忙,城中文武官员见了韩缜皆战战兢兢。  

此人凶名在外,是比俞充更难伺候的主。  

章亘进入行辕拜见韩缜,蔡延庆,想到昨日坐在这里的还是俞充。而昨日那些冷漠兵将文官们,个个都是屏息静气地坐在廊下,手拿历子等候庭参。  

每一个被叫到名字的官员前往拜见韩缜时,都是满脸紧张。  

也有人被带出节堂后,整个人都如同虚脱了一般。  

章亘本是行枢密院属官,直入堂中拜见。  

韩缜见了章亘对下首之人道:“这位郎君你可知是谁?”  

下首的男子见了章亘,笑道:“莫非是章丞相的郎君,老夫第一次便见得便如此亲切。”  

“当年老夫身为转运使跟随章丞相平青唐,收取熙河时,可谓是鞍前马后啊。”  

章亘不用猜也知此人是秦凤路经略使蔡延庆。  

他道:“原来是蔡漕帅,家父也多次说过,得漕帅率先在熙河路改革将兵法,之后又是力排众议出兵救援河州城,挽回了战局。”  

蔡延庆闻言大笑道:“这是老夫生平最快意的事。”  

韩缜笑道:“人家是虎父无犬子,章签院可比你的几个儿郎强多了。”  

“正是,正是。”  

方才庭参的官员都是一副汗出如浆的样子,若他们耳听韩缜,蔡延庆你一言我一语地捧章亘的话,那不知如何羡慕才是。  

官场和投胎一样,有的人一开始便是地狱难度,而有的人则是简单模式。  

韩缜对章亘道:“俞公达被罢职,被押回京师受审,官家让老夫暂代环庆路经略使一职!”  

章亘心道,这权力着实了得啊,他起身道:“恭贺知枢!”  

韩缜忍不住得意地道:“这是令尊对老夫的器重。”  

韩缜猜对了,这破格之举,正是出自章越手笔。  

是他在天子面前大力建议的。  

领兵将领,若没有地方实权,则处处受制,根本无处施展。所以经略使都要兼任该路首州的知州,然后才是兵马都总管之职。  

而环庆路经略使俞充被罢后,章越直接让韩缜兼领环庆路经略使,这也是突破常规之举。  

原来韩缜要通过六路经略使来节制各路兵马,现在他自己率领一路,同时还节制其他五路兵马。  

换了以往,皇帝都要睡不着了。  

但章越为何敢如此放权呢?  

其实这也违背了他的初衷,但他突然想到历史证明,文臣领兵虽经常不太靠谱,但正应了那句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他还真没见过几个纯文臣领兵,会造反的。  

章越遍数史书,好像还没有一例。  

最接近也就是曾国藩了吧,但人家最后也没敢反。  

中央集权的目的是收权,然而收权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放权。  

既是如此,我何不逆向思维,大胆放手放权给前方帅臣呢?不过章越却没有将庆州知州之职给韩缜。  

蔡延庆道:“不过西夏遣使与本朝议和怎么办?”  

但见韩缜蛮横无理地道:“朝廷议朝廷的,咱们打咱们的。”  

蔡延庆道:“章丞相的意思,莫非是边打边议和,边议和边打不成?”  

二人同时看向了章亘。  

而章亘则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1住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