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七章 熟状(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当面取旨,一个是拟作熟状是一个为难的抉择。  

韩绛道:“陛下于免役法意不甚坚,若拟作熟状,怕是官家心有不快。”  

章越道:“正是如此才要拟作熟状,以表条例细则不可更改!”  

“度之啊,如此便没有余地了,改动役法这么大的事,官家不可能一点异议都没有,”韩绛犹豫再三,还是不能坚持道,“这已是最后一关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在这一步功亏一篑。”  

章越道:“丞相,我仔细看过了,其中并没有惹得陛下不快的地方。”  

“更何况这些细则已是权衡再三,官家从中改动任何一处都是不便。”  

韩绛看向条例细则,确实这里已是经过内部数度博弈,其中没有一点操作的空间留给天子了。  

韩绛道:“既是如此,在言辞上稍作润色,再给王相,元参看过。”  

章越将条例文字润色了一番后,让蔡京拿给王珪,元绛二人看过。  

王珪当然是一如既往地没意见。元绛也没有反对,毕竟之前都已经议论过了。但他却道:“条例细则是如此,但更动役法兹事体大,不当面取旨再拟吗?”  

蔡京则笑了笑道:“这都是按照陛下授意所拟,之前在殿上已是熟议过的。”  

元绛道:“大事当面取旨,小事则拟熟状,元长也是熟吏了,连这都不知吗?”  

眼见元绛贬称他为胥吏,不由令蔡京大恨。蔡京身为中书检正,虽是伺候相公们的,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却给元绛贬低为吏。  

蔡京低着头道:“元相看过无差错,就呈丞相押字了。”  

元绛道:“你是吩咐元某办事吗?”  

成为中书检正后只有蔡京给人脸色看,哪有别人给他脸色看“卑职不敢!”  

蔡京垂下头,元绛最后还是押字将熟状丢还给蔡京。  

蔡京将各个宰相画押的熟状交还给章越,并将元绛方才言语之事添油加醋了一番禀告章越,显是对元绛是怀恨在心。  

章越心想,元绛此人始终怀着异心,此后必定生患。  

不过章越眼下没有动元绛的意思,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道:“且由着他吧。”  

中书两相两参都花押后,章越却没有直接呈送官家,而是一连足足等了五日。  

直到一日朝政之事商议妥当后,官家对章越问道:“役法条例细则听说司农寺已经拟定,为何不见卿奏来?”  

章越立即道:“启禀陛下,确实已拟作熟状,但这些日子都在议夏国犯境之事,臣想过几日再呈陛下。”  

韩绛闻言看向章越心道,好小子又耍花招。  

官家失笑道:“也不差这些功夫!命人从中书取来就是。”  

不久熟状取来,官家审视熟状上役法条例,章越在旁道:“募役法改革后的免役法,其意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既是便民,朝廷又有所入。先从陕西,浙江推行,若无碍,则推行至天下!”  

官家听了没什么反应。  

但他仔细一想就会知道什么叫从募役法改为免役法,不就是沈括那差役雇役并行的一套吗?沈括当初因差雇并行被罢了三司使之位,如今重提此事,容易令官家想起不高兴的记忆。  

所以章越从头到尾都称作免役法,没提一字差雇并行,小心翼翼地绕开了官家不快的点。  

不过眼前官家最关心的当然是募役法改为免役法后,少了多少钱。  

一看收入从一千八百万贯减至九百万贯后,官家心底就不乐意了,但看到盈余仍有三百万贯以上时,又好受了一些。  

不过官家还是一阵阵肉疼啊,但免去的役钱,其实都是朕的钱啊!  

想到这里,官家又心生生反悔之意,但一看中书即已拟成熟状,驳之就是怕伤了相公们的面子。  

1住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