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六章 农妇和牛(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势。  

众司农寺的属官们今日本想与蔡京闹一闹的,没料到却直接被蔡京请到了政事堂上面对章越的宰相威严。  

人在自己主场都有等心理优势,骤然到了客场气势则衰。  

何况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政事堂!  

司农寺的属官们看着手执相印的章越,心底都是忐忑不安,哪怕是熊本,蔡确二人也要面北对着章越。  

章越看着众人道:“诸位虽不开口,但我已猜得差不多了。朝廷改革役法的意思,我本是只传给蔡元长,熊伯通二人。但你们不信他们的话,质疑中书的决定,那好今日都到这里了,我便亲自与你们分说。”  

闻言众人不约而同地吞咽着口水。  

“先说说吧,你们为何不同意改役法?”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后。  

一名官员起身,此人乃司农寺丞舒亶,此人极有胆色,是新党中的少壮派。  

对方禀道:“启禀章相公,之前吕吉甫要改役法,要在天下推行手实法和给田募役法,都是先行编定拟成文字,在地方实行一段然后被罢去。”  

“至于不过两年又改役法,这不是令天下无所适从。下官以为无论是手实法还是给田募役法都是良法,朝廷若要恢复此二法,我等皆无异论!”  

章越没有说话,一旁蔡京则起身道:“手实法好坏我且与你不讲,给田募役法是朝廷拿免役宽剩钱买地方田亩,再以田招人应役。但如今役钱都供作朝廷在西边的军费,你又如何买田?还是与陛下说,解散几十万西军?”  

熊本看了章越一眼,附和蔡京道:“确实,一年一千八百万免役钱是西边军费的主要由来,如今朝廷与西夏不过小战,军费就已入不敷出,若他日大战又如何?”  

上首章越对熊本点点头。  

司农寺丞黄颜起身道:“启禀章相公,熙宁二年朝廷开始推行了吏禄法。过去吏俸极低,不仅中枢吏人的俸禄低,地方吏人也是俸禄极低,而地方吏人又掌管着国家刑律,但除了衣食供给外,几乎没什么拿到手的钱。这也是地方官吏贪污横行之故。”  

“熙宁变法后朝廷以加俸养廉,以重禄治贪。凡重禄的吏员,贪一钱则徒之。”  

“若免去五等户的免役钱,那么敢问相公这吏禄从何而出?”  

蔡京又起身道:“如今岁增吏禄四十一万三千四百余缗,监司诸州六十八万九千八百余缗,合起来不过是一百一十万,而朝廷一年收一千八百万贯役钱,减去五等户役钱何谈吏禄减少呢?”  

蔡京继续道:“我听说募役法推行至今,北方反对得厉害,但南方却不甚反对。”  

“主要的原因就是南方百姓富庶,只要能免去朝廷庸上加庸百姓就觉得方便。”  

“而北方百姓本就穷苦,五等户要缴助役钱及二成至五成不等的免役宽剩钱,无疑使贫者更贫。”  

“其中陕西苦甚,因为陕西本就在对西夏作战的前线,乡兵本就要服兵役,十分疲惫,而是募役法一下,乡兵并不免役还要缴纳助役钱和免役宽剩钱,那就是‘庸上加庸’。故陕西各路要求恢复差役法的声音最大。”  

“所以这一次朝廷选了陕西和两浙改革役法!”  

面对蔡京,司农寺官员又嗡嗡地说了几句。  

这时候章越道:“我说几句。”  

下面官员顿时息声,一片寂静。  

“仆问一下诸位,何为好的税法?”  

“征税必须财产比例征税,而免税或减税则必须按照人头来减税。”  

“朝廷征税每个百姓征一百文,对富人而言一百文就是一顿饭,对穷人而言一百文则是一条命。我说个故事给诸位听一听。”  

故事是一农妇不小心将农药倒入一袋面粉里但舍不得扔,就把表面一层倒掉,剩下的作了馒头给全家吃。结果丈夫馒头吃得多,丈夫吃死了。  

农妇埋了丈夫回来心想馒头面粉多会吃死人,就用面粉包饺子吃,结果女儿吃死了。  

农妇悲痛欲绝,心想人吃了有事,牛不会吧。于是她将剩下面粉喂牛吃,结果牛吃死了。  

为何农妇无事,因为她自己舍不得吃,将面粉都留给丈夫女儿和牛。  

对老百姓而言一袋面粉就是几条人命。  

所以按财产征税,不搞人均征税,减税则应该反过来,要按照人头来减税。  

人均减去一百文,那就不一样了。  

一百文对富人有减等于没减,但对百姓却不同了。  

而摊丁入亩就是这样的良法。  

章越将民妇这段故事将农药换成了砒霜,众人听后皆是沉默。  

章越凝重地道:“治国当以民为本!这是我为何要免去五等户税钱之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