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八十二章 版本不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绘,章越,章惇,曾布,邓绾等人一并至中书与韩绛,吕惠卿禀润笔费之事。  

一般翰林学士见宰相,必穿着尊重,必须手捧笏板脱鞋禀事。  

章越上次来政事堂,也是免去了脱鞋持笏之礼,因为他是端明殿学士。至于杨绘是翰林学士承旨,章越免了他没有不免的道理。  

但章惇亦如此,手上也不拿着笏板,穿着鞋便入了政事堂。  

章越知章惇拿捏得非常有分寸,韩绛是个厚道人不会训斥,吕惠卿则欠了章惇一个大人情,更不会如何。  

章惇自是倨傲惯了,杨绘与他互不对眼,章越对他则敬而远之。  

至于曾布和邓绾穿戴得规规矩矩。  

数人见了韩绛,吕惠卿,便说起润笔之事。  

韩绛也是任过翰林的人,深知润笔费在翰院的陋习。  

章惇陈意是取消润笔钱的陋规,杨绘则说了其他学士们的想法。韩绛决定上奏天子将润笔钱悉数作为公使钱。  

此事杨绘不太满意,他其实想将分作三份,一份归官员,一份归院吏,一份归公使钱。  

不过韩绛安排了,也只好如此。  

接着杨绘当着韩绛,吕惠卿二人的面便批评起了手实法。  

在杨绘眼底免役法已是够奇葩了,没料到手实法竟更进一步。  

其实杨绘这般高官不用说,在民间大多数官员,甚至老百姓眼底都是对手实法进行妖魔化了。  

但章越身在局中仔细听来,却觉得这手实化不能怪吕惠卿太多,不过大家对吕惠卿不信任有什么办法。  

一般前相公罢相后,新相公执政时期。  

因为前相公在位积怨甚多,打压异己势力太狠,所以到了新相公登位了,众官员都翘首以盼,希望他能刷新政治。  

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转而失望,甚至很多人都念起前相公的好来。  

从韩琦谢政,再到王安石拜参政时,从嘉右四友到百官哪个不是对他怀有期待。  

而王安石罢相后,百官对接替他进行变法吕惠卿本就没有多少好感,属于人望一直不高那等,如今王安石罢相近半年了,特别是吕惠卿提出争议颇多的手实法后,更遭到百官抨击。  

说到这手实法。  

熙宁三四年已是重造五等簿,是由司农寺的邓绾和曾布主持。  

按照每到闰年一造五等簿的原则,如便要再造五等簿。  

所以说吕惠卿在今年再造五等簿的基础上,提出了首实法,目的是从过去官员和户主说多少报多少户等,改为确实查证,告密悬赏。  

其中最遭人诟病的,就是鼓励举报,任何举报的人可以获得隐匿者三分之一的财产。这与汉武帝的告缗法如出一辙,当时告缗法是允许告发者得到对方二分之一的家产。  

此法由吕惠卿之弟吕和卿提出。  

杨绘道:“以往司农寺造簿是先定免役钱钱数,之后县里再至地方造簿,为了造簿,故而不少地方官吏升户等以适造簿。”  

吕惠卿则道:“我已在御前解释多次并无迹,下面的州县禀上来并无超升户等,甚至多有隐匿上等户而列入下户之举。”  

杨绘因此事与吕惠卿吵过不少次,吕惠卿怒了说这是根本没有的事,你不要一直揪着这事不放。  

杨绘道:“邓中丞亲口与我承认,怎会子虚乌有?”  

吕惠卿怒瞪邓绾。  

邓绾解释道:“先量以州县户数再定役钱,不过是莫约之数,至于估与估不准则在于州县官员,至于州县所报是否详实,并非是司农寺所定。”  

三司对地方的状况是捉瞎的,先是估计一个数字,让下面官员去报,然后几个官员各自报一个数,最后取一个平均数。  

邓绾费了老大劲解释清楚实情是这般。  

吕惠卿道:“所谓首实也是让民户先自报,以此厘定明年的免役钱数。说到底还是之前的五等丁产簿多有隐匿,书手与户长相互勾结,以至于隐瞒无实,检用无据。”  

“故而这才造簿清查!”  

杨绘则道:“户等之事模湖知之便可,何必如尺椽寸土,鸡豚家畜均预陈报?又何来不实者可许赏告?”  

吕惠卿的手实法最大的争议,从原先民户自报,官府确认,到了民户自报到赏告追查。  

还有一个就是查得太细,弄的百姓人心惶惶。一只鸡一只鸭都不放过,都要仔细汇报。  

章越心想,这手实法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然和实然的差距,说白了就是主观到客观,理想到现实的问题。  

以宋朝之落后的官僚体系和统计方式,能承载这手实法吗?  

不过吕惠卿则是铁了心要推行此法,  

杨绘道:“此法真乃商鞅之术,一旦手实法流世,则百姓之间,甚至亲属之间,则相互告密。”  

“昔商鞅有言,用善则民亲其亲,用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之者,善也,别而规之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  

杨绘批评这手实法最大的问题,会导致亲属之间相互告密,这会破坏儒家传统的亲亲相隐的制度。  

但话说回来,吕惠卿也知道执行层面的下层官吏靠不住,所以就靠百姓之间的告密。  

可鼓励百姓告密,又会使社会风俗败坏,人人自危。正如商鞅就鼓励告密揭发,朝廷使用奸民而不是善民。  

杨绘与吕惠卿争了数句后不合而去。  

众人觉得没意思亦陆续离开,章越到府后得知韩绛心腹让他退衙后过府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