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一十六章 解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越看陈洙称赞自己,连作出好学生的乖巧状,呐呐躬身行礼。  

陈洙更是满意指着章越对陈襄道:“吾擅相人,令徒不仅仪表出众,且有大贵之象,为将要封侯,为官要拜相。”  

陈襄听了更高兴了,但是口头还是要'贬低'几句:“过誉了,就是不成器的小辈罢了,以后思道要替我多管教。”  

“不敢当,不敢当。”  

陈洙与陈襄你一言与我一句,章越听得出显得是二人确实多年交情,不是普通官场上利益来往的交情。  

最末陈洙对陈襄低声说了几句,陈襄点点头这才引着章越告别。  

章越躬身行礼。  

陈洙又称许道:“令徒年纪轻轻,礼数进退皆是不凡,日后必成大器。”  

章越明白当面这样的夸赞之词,九成是看在引荐人的面子上,若是当真就太蠢了,最要紧的是临别的那几句话。  

陈襄与章越告辞离去后,二人离开陈府,陈襄看小道旁四处无人低声对章越道:“我考一考你''专'的异字是什么?写在我的手心。”  

这当然难不倒章越,他当即在陈襄手心写了一个'耑'。陈襄低声对道:“解试时赋题第二句里需含一个'耑'字,切记。”  

章越闻言不由一愣,这是要自己?  

不是说只是单纯的行卷么?  

原来这就是方才陈洙最后叮嘱陈襄的话。老师拉自己至此是为了此意。  

莫非孔乙己研究回字的四种也是这个意思。  

章越想到这里不由想问,用这个字不会令其他考官看出什么来么?  

“记住了?”  

章越道:“学生记住了。”  

陈襄点点头道:“甚好,切记回去不要与第二人说,回去要需勤用功,不许存有侥幸之心。”  

“学生晓得。”  

章越从小道经过时,正好路遇两名士子正好看见从陈府小门出来,不由露出羡慕之色,他们也是趁着门还没关快步上前。  

但方才给章越他们开门的老仆却碰地一声将门关紧,令二人碰了一鼻子灰。  

这两名士子捶了会门,先是好言相求,见毫无动静后,立即露出愠色。  

他们朝章越与陈襄离去方向吐了口唾沫。  

“别看了。”陈襄面无表情地对章越言道。  

“是。”章越答道,当即与陈襄离去,不再回顾。  

得知考官人选后,考生们找各种门路或忙着行卷。这就显得不少考生之前行卷的好处,如今等考官确定他们再上门去就可以称之温卷。  

至于之没行卷的或来不及的只能大叫后悔。  

无论是见到考官还是没见到考官的考生,都觉得考官收下了自己的卷子,可以令自己在这一次解试中胜算大增。  

有的没有找到机会,就整日在考官家旁蹲守,都是抱着万一的心思。  

反正太学里几乎没几个人安心就学。  

一直到了解试前三日,国子监试考官皆入考场开宝寺,这股行卷的风气才平息下来。  

众人这才安心在临考前三日捧起书来读。  

这几日国子监是没有课的,不少家住汴京的太学生都回家备考。  

欧阳发也来看望章越,送了文房四宝等好些东西,还有几样荷包书袋等手工之物。  

章越看几件做工似并非坊间买来的,不由问欧阳发道:“这不是你所买的吧。”  

欧阳发笑道:“三郎果真慧眼如炬。”  

章越道:“那替我谢过嫂子。”  

欧阳发迟疑道:“这也不是我家娘子作的。”  

“那是?”  

欧阳发道:“你也不必问了,我是替别人转赠的,具体是谁你也别猜,我也不会与你说,对了,可不许说不好,否则日后…嘿嘿。”  

章越笑了笑道了个好字。  

等欧阳发走后,章越将几样手工之物拿来仔细看了,不由言道:“看来我家将来这位娘子的女红,实在不怎么地。”  

章越说到这里,想到欧阳发的话忙左右看了看,见无人方才放心。  

“真是的,哪还有不让人说得道理,我偏要说几句。”章越自言自语道。  

范祖禹,黄好义都回家去了,故而斋舍里只剩下章越,黄履,孙过三人。  

孙过明显有几分底气不足的样子。他是属于行卷时拉不下脸,但读书时又静不下心。  

太学里平日私试公试,黄履都不如章越和黄履。章越虽说诗赋不行,但经过外挂与勤学苦练,已经连续数月在太学的诗赋考试里拿到了优,至于经义策问更一直是强项。  

黄履则是没有多少用功,已跑在很多人的前面。这几日众人去考官那行卷,连章越也被带去走门路,但黄履却在斋舍每日读书,该干嘛干嘛。  

平日众人刻苦读书,黄履则是平常用力,如今到考前众人争去行卷,黄履转而用功读书。  

反正大家去干什么,他就反其道行之,而且丝毫不慌,也没有考前紧张的情绪。  

章越则宽慰了孙过几句,但临近解试时,孙过也是压力大得惊人。  

这一夜众人都是睡熟了,孙过竟是躺在床上手舞足蹈。惊得章越和黄履都被他吓醒,二人冲上去将孙过按在床上。  

过了好一阵孙过这才平复,章越与黄履方松了口气。章越向黄履问道:“要不要请个郎中?”  

黄履道:“以往他也犯过一次病,本要替他请的,结果他说费钱即是罢了。”  

章越讶异道:“此事我竟是不知,那等解试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