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真-西决之王(6/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替补登场的鲍比杰克逊12分4助攻。  

国王队全队拿到29次助攻,每个上场的球员得分都不差,上场7人,7人全部得分上双…但这正是问题所在!  

时代华纳有线体育的解说员比尔沃顿赛后分析道:“国王队今晚的防守策略执行、进攻稳定性的保障做得都很好,但他们少了他们平时的灵性。  

他们平时总是有很狂野的表现,但现在很克制,可能他们是想要避免出现上一场那种不稳定的状态,但这不符合他们的球风。  

他们只派出了7人上场,稳定是很稳定,但变化变得不够多,被超音速队轻松压制了半场,末节放开了手脚,但已经来不及了…”  

东部决赛焦灼无比,西部决赛一路平推…  

超音速队现在是四支分区决赛球队最轻松的。  

没办法不轻松,3比0了,就连国王队球迷都觉得没希望了。  

国王队只有连赢超音速队4场,才能应该系列赛。  

但当今联盟,有哪支球队有能力连赢超音速队4场?  

张昊首战34分10板20助攻,第二战44分11板11中,第三战30分11板6助攻。  

国王队引以为豪的双塔,首战合砍43分19板11助攻,第二战合砍35分20板8助攻,第三战29分21板6助攻。  

两个人加起来,有效输出都没有张昊一个人高!  

现在,各大媒体、专家、球迷,都在帮超音速队考虑下一轮的对手是谁了…  

目标1:在接下来的西部决赛中,张昊总助攻数需高于克里斯韦伯。(张昊助攻总数:37,克里斯韦伯助攻总数:18,待完成。)  

目标2:在接下来的西部决赛中,张昊与搭档的中锋总得分需高于克里斯韦伯与王治郅总得分。(张昊与本华莱士总得分:130分,克里斯韦伯与王治郅总得分:107分,待完成。)  

目标3:在接下来的西部决赛中,张昊需带队淘汰国王队。(大比分超音速队3比0国王队,待完成)  

3比0了,打完和国王队G3的第二天早上,张昊忍不住再次看了下‘内线霸权’这个任务的进度。  

助攻差距,基本上是首战打出来的,得分差距,这个倒是张昊自己飙出来的。  

本华莱士G3抢到9个进攻篮板球,但靠进攻篮板球只拿到5分,也是见鬼了,但吃饼拿到6分,单场11分,很不错。  

大比分3比0,这个张昊庆祝,真不是靠他一个人。  

他是数据、表现最好的那个,但传出去的那些球,没有队友稳定投篮,以及出色的中转创造新机会,他也没有那么好的表现机会。  

毕竟不是停摆之前了,那时候禁止提前夹击,现在可以提前夹击,无球也没那么好打。  

况且就算打无球,也得有队友能及时传球的眼光和能力。  

‘这个任务,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很难的任务…但去年我把西决之王这个勋章拿到手了,只要队友还过得去,这个任务就不会很难。  

而且我的队友…还挺不错的,一个32岁的流浪汉控卫、一个39岁的被老东家抛弃的得分后卫、一个被自家中锋搭档打过的小前锋、一个落选秀矮个中锋…  

没办法,这些队友不能放出去祸害别的球队,只能我自己承受…’  

从一开始的自己都对‘西决之王’开启后的状态感到震惊,到现在,张昊已经慢慢习惯了自己西决的状态,球队也因此打得更好。  

比尔沃顿对于国王队的分析,单从理论上来说,没问题。  

但比尔沃顿没有考虑超音速队的能力,只是在说国王队没有打出该有的特点。  

国王队G3打得其实真没什么问题了,主场零比二落后来到客场,对手是超音速队,有张昊这个基本可以确定状态好出天际的球员…就跟原本时空里2011年季后赛第二轮的卫冕冠军湖人队遇到诺维斯基一样…遭遇的压迫感甚至还要更甚!  

连续丢掉两个主场国王队根本就不敢再有什么大胆的变化,只能期待着自己稳健的表现可以扳回一城,避免0比3落后。  

打得其实很好,7人出场全部得分上双。  

问题只是在于张昊的状态延续了下来,超音速队围绕张昊的状态展开进攻,打得比国王队还要更好。  

西决在张昊强得没边的统治力下,已经没什么悬念了。  

舆论普遍认为,超音速队晋级确定,也就比分是4比0还是4比1的问题,只要张昊保持这个状态,有这样一群队友,国王队没有连赢两场的能力。  

不是国王队不够好,而是张昊今年西决状态过于变态。  

另一边,东部方面,5月26号晚上7点到9点46分。  

经过了一场加时赛后,76人队主场以93比88击败公牛队,守住了第二个主场,将大比分打成2比2平,将进入天王山之战。  

常规时间两队打成了80比80平。  

加时赛中,艾弗森独得11分,率队拿到13分,公牛队,科比一个人拿到8分,没别的人得分了。  

艾弗森系列赛第二次拿到40,单场42分,公牛队得分最高的是科比的32分,常规时间24分,加时赛8分。  

防守,两队都做得很好。  

进攻端,76人队战术执行强,胡比布朗的战术看似很离谱,但艾弗森和邓肯实力够强,两人能很好的完成依靠巨星的战术,这和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