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真-西决之王(1/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好的势均力敌的西部决赛,说好的可能会到最后一场才分出胜负的强强对决…结果首战打完,超音速队这是要横扫的节奏!  

第一场国王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直接被张昊一个人给干崩了!  

34102065的表现,只有4次失误…  

这表现简直无法更加残暴!  

美国各大媒体都在炒作这场比赛,当然,各家媒体方向不大一样。  

芝加哥联合报的专栏作家在他的文章中说道:“国王队反应太过紧张,有很多的夹击没有必要,才使得绅士拿到那么多助攻,国王队因此崩盘。”  

国王队名宿大O在接受采访时回怼:“他们大概是忘了76分是怎么出现的。”  

更多的媒体则是在遗憾——如果国王队防守端反应没有那么激烈,张昊说不定可以打破乔丹二年级季后赛创造的63分历史纪录。  

301020的超级三双,很让人震撼。  

还有一部分人注意到了张昊6抢断5盖帽的表现。  

部分专业的球迷重点去分析张昊在防守端的表现,发现张昊防守端打出了非比寻常的专注度、判断力、执行力。  

进而再去观察张昊的投篮、传球…等等各方面。  

最后,这部分球迷都分析傻了——如果基于张昊的身体条件、投篮基本功、技术,还有自家球队阵容、自家球队状态,以及面对的对手、对手的状态…等等所有因素…  

他们几乎无法想象张昊要怎么打才能做得更好!  

这些球迷分析得到的结论——西决首战,张昊进行了完美发挥!  

一个球员在比赛中完美发挥…一般是指某个球员打出了精彩的表现、带队拿下胜利。  

但和张昊这场比赛比起来,人们发现,之前以为的‘完美表现’,不过就是出色的发挥而已。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很快,这部分球迷的分析帖子在网上流传…  

张昊在西决首战中的‘完美表现’,成为了这场比赛最热门的话题,甚至要比超级三双、5乘以5的话题热度还要更高!  

301020的三双、5乘以5,总归能找到类似的表现。  

但史上最强‘完美表现’,这个噱头,就不一样了,话题性更强!  

目标1:在接下来的西部决赛中,张昊总助攻数需高于克里斯韦伯。(张昊助攻总数:20,克里斯韦伯助攻总数:6,待完成。)  

目标2:在接下来的西部决赛中,张昊与搭档的中锋总得分需高于克里斯韦伯与王治郅总得分。(张昊与本华莱士总得分:40分,克里斯韦伯与王治郅总得分:43分,待完成。)  

目标3:在接下来的西部决赛中,张昊需带队淘汰国王队。(大比分超音速队1比0国王队,待完成)  

‘韦伯首场26分,小郅郅17分,麻蛋,太早把比赛打花了,真是想不出大本钟到底是什么神仙打法才能在这样的一场比赛只拿到6分。  

贾巨头打了多久?10分钟,人家10分钟都7分了!打25分钟只拿到6分…香蕉你个芭乐!  

末节就该让他上去刷他个四五分才对啊!’  

张昊对本华莱士垃圾时间的刷分能力,也就这么高了。  

‘原来最佳状态是这样的…真的爽,连运球都感觉格外爽,这应该是错觉…反正就是很爽,青铜级西决之王就这么爽了,白银级?黄金级?该不会黄金级的时候我的状态可以好到带着加内特的队友在西决干翻任何对手?’  

忍不住陷入畅想中…  

‘不能大意,西决之王这个勋章很猛,但只是让我可以打出最佳状态,并不会带来投篮能力、技术能力、身体素质的改变,也就是对方没料到我的各方面状态能好到这种程度,首节被我拿到21分后慌了…’  

‘手感也只是到了好的地步,称不上火爆,第二节中段我打算用科比时间,中间也断掉了连续命中,对手的防守真的能形成有效干扰的话,我投篮还是会受到很大影响。  

也就是说手感火爆与否,还是得看运气…不过至少,打西决我不会有状态不好的情况!’  

‘越是这种状态,越不能飘,必须得冷静,克制,把这个优势转化为球场上全队的优势、赢了西决之后,再慢慢飘!’  

西决首战打完的第二天凌晨,张昊进入了学习模式,复盘了整场比赛后,努力的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不能飘。  

到了早上9点半,张昊和队友们来到国王队主场阿科球馆进行备战时,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台的专访。  

被问道对于自己昨晚的表现有什么评价的时候,张昊谦虚的应道:  

东部决赛精彩的强强对决、西部决赛张昊炸裂的个人表现,伴随着美国联邦调查局清廉调查报告中宣布对亚当席尔瓦实施逮捕,‘2002年西决G6事件’,正式翻篇。  

蒂姆多纳希参与黑哨、赌球的原因,是他沉迷赌博,老婆跑了、房子卖了、车也抵押出去了…还是要赌。  

什么都没了之后,连曾经作为骄傲的执法篮球场和棒球场的裁判底线,蒂姆多纳希也不要了。  

这事儿能这么快翻篇,主要还是被黑的超音速队赢了,裁判拿着哨子都没干得过超音速队。  

如果超音速队G6输了,那么明显的哨子下输了,最后抢七还输了…那这事儿,估计就真的难以翻篇了,毕竟不像原本时空里西决G6黑哨到了2007年才真正实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