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最强最佳阵容(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之后还有‘低估论’,就让很多球员觉得不适了。  

8号到9号,NBA官方组织了最佳阵容、最佳防守阵容、最佳新秀阵容的投票。  

9号,公牛队客场85比92输给了骑士队,大比分变成了2比1。  

小牛队回到主场勇猛起来了,诺维斯基25投15中、其中三分球7中5,加上7中7的罚球,以60的投篮命中率、71的三分命中率、100的罚球命中率,准得令人发指的投篮表现狂砍42分,率领小牛队以119比115险胜国王队。  

国王队打得也很好了,韦伯20分10板7助攻、佩贾26分、道格克里斯蒂24分、王治郅18分3助攻、毕比12分5助攻。  

但无奈诺维斯基飙得那么猛,末节8中6狂飙15分,确实没法子。  

到了10号,休息了两天后,76人队回到主场迎来与篮网队的第三战,湖人队也回到主场迎来与超音速队的第三战。  

湖人队与超音速队的比赛。  

张昊和乔丹双双拿到27分,但前者22投10中、后者21投9中,投篮表现并不好。  

除了他们俩,也就卡塞尔拿到13分、本华莱士拿到10分,超音速队全队只拿到95分。  

而湖人队回到主场后打得更加暴躁,奥尼尔39分15板、皮尔斯22分、佩顿17分7助攻,湖人队全场拿到104分!  

104比95,湖人队拒绝0比3落后,将大比分扳成1比2!  

第二轮确实要激烈很多,骑士队、小牛队都避免了0比3落后,湖人队也不负众望的在回到主场后打出了一场漂亮的比赛。  

就篮网队很惨,被完克…  

首轮篮网队在整体实力强出步行者队那么多的情况下,差点被下克上,就已经暴露出他们面对单打能力强的球星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的缺陷。  

G2他们尝试堵死艾弗森得分,结果被艾弗森拿到11次助攻。  

95比88,76人队回到主场,稳稳的压制篮网队,将大比分打成3比0,取得3个赛点,半只脚晋级了!  

到了5月11号,NBA休赛日,今天,是选秀抽签的日子。  

中午,NBA官方公布了三个最佳阵容。  

最佳阵容第一阵,由基德、麦迪、邓肯、张昊、奥尼尔组成。  

只打了57场比赛,奥尼尔就入选一阵,人们感叹其统治力之余,还在感叹‘中锋无人’。  

最佳阵容第二阵,由艾弗森、科比、加内特、韦伯、诺维斯基、本华莱士组成,诺维斯基和韦伯得分相同。  

一阵和二阵,并列在一起,电视机前的球迷还真不确定到底哪个更强一些。  

这让球迷们很兴奋——今年的球星质量太高了!加内特、科比、艾弗森、韦伯,这赛季的表现居然只能屈居二阵!  

最佳阵容第三阵,由纳什、安芬尼哈达威、卡特、皮尔斯、佩贾、马龙、拉希德华莱士、杰梅因奥尼尔组成。  

卡特和安芬尼哈达威同分、佩贾和马龙同分、拉希德华莱士和杰梅因奥尼尔都被放到了中锋且同分。  

一阵,其实就张昊和奥尼尔票数远超其他人,其他人一阵球员,到二阵再到三阵,再到几个没有入选最佳阵容的球员,弗朗西斯、毕比、佩顿、马里昂、安德烈米勒、马什本、肯扬马丁、芬利、雷阿伦、安东尼沃克、迪瓦茨、王治郅、乔丹…  

得分都很接近!  

相比MVP选张昊就对了、最佳防守球员选本华莱士就对了、最佳新秀选加索尔就对了,到了最佳阵容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投票人有多纠结。  

正是因为这样的得分分布,虽然有很多球迷对自己支持的球星没入选最佳阵容感到扼腕,却觉得投票挺不错,这就是当前群星璀璨的最好证明。  

就纳什和拉希德华莱士,在搞出了‘玫瑰花园事件’后双双入选最佳阵容这件事…那一架,两人反倒是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度,比之前连续两年打进总决赛的热度都高…  

最佳防守阵容第一阵,由基德、道格克里斯蒂、加内特、邓肯、张昊、本华莱士组成,其中张昊和邓肯同票,加内特在前锋方面一支独秀。  

最佳防守阵容第二阵,由佩顿、科比、克利福德罗宾逊、马龙、奥尼尔组成。  

奥尼尔常年护框效率排在前几,虽然不如其他人努力,中近距离协防不积极,但护框非常好,被认可一次,挺不容易,打了10年了,第3次入选二防。  

最佳阵容被吐槽最多的,是中锋位置。  

本华莱士连续两年最佳阵容…  

要知道,90年代,中锋位置球员,就算拿到最佳防守球员,也很难说可以入选最佳阵容,哪怕是三阵,比如穆托姆博,两次最佳防守球员都没有入选最佳阵容。  

但本华莱士居然入选了二阵…  

这时候莫宁成为了球迷们心目中的痛——30岁,当打之年,又不是靠蹦靠跳打球的球员,却在巅峰期因为肾病滑落,这赛季打了70场比赛后,数据下滑到场均15分7板,这已经很惨了,但病又复发,无限期休赛,还得继续接受治疗,什么时候回来不好说了。  

最佳新秀阵容第一阵,阿里纳斯、贾森理查德森、巴蒂尔、加索尔、夸梅布朗。  

最佳新秀阵容第二阵,贾马尔汀斯利、理查德杰弗森、乔约翰逊、基里连科、艾迪格里芬。  

要说01届有多优秀,与9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